和孩子一起成长
汉朝元朔年间,皇城里有个姓王的大富翁,家私百万。待人也很和善。有一天午夜,大雪纷飞,他出去摆放停当他的马车时,却发现有一个纸箱摆在他家的门口。他打开一看,原来是个婴儿。他见四下无人,便抱回他的古宅里去了。
第二日,他大街上贴满了寻人启事,又过了七天,也不见得有人来认领,他便将这婴儿收做他的养子。他想到这婴儿放于那日,正好我出去收拾车子,这孩儿与我实则有缘,便叫了实缘。然而他又祖姓王,便叫姓了王。
王实缘日渐长大,整日不得学习,只是爱打架,老王看了如此,只得把他送去军校,隔了几年果然中了武举,当上了朝廷的命官,此时王实缘的生活还是一帆风顺。
但是却当他当上一名小校,事情就发生了转变。原来有人看上了这老王的万贯家财,加上近几年来老王还节俭,家产更多了。便有人杀了他,打碎抢了他的金银财宝去也。
虽说那实缘被老王心疼长大,有些失了礼数,对别的人恶声恶气,却对这老王一厢情愿,有什么事都要听他的,护着他。一听他养父被杀了,便满腔怒火,辞了职,带了两个心腹手下去找那几个贼人报仇。
此时这事儿也传开了,官府也下了文碟,派了黄都头和几百兵来处理这桩事。那带头的都头正是实缘的好朋友,见了他正在管这事儿,便又分了他五十个兵,叫他追随着车轮印去抓了贼,他则顺着脚印带着剩下的100余人,去抓剩下的贼。
实缘等人追了一天一夜,却追出州界,追到了一座山旁。大伙儿都累了。其中一个官兵道:“ 王公子,要不在此休息一下?”。他们便在山脚下停下来,却不知那伙贼子也是声势浩大,总共有50余人分两路跑了,一路带着白银,一路带着黄金和珠宝,拉着大车跑。其中一个贼首叫做沙仁樊,是这伙的头。他看着山脚下休息的众军。道:“各位老兄,我们去袭击他们一次,虽然不可能杀完所有的追兵,倒也可以把他们拦一会。”
而另一路带着银子的也在一路上将银子埋掉了,每个人留了二百余两。那都头赶上后抓了他们,但却也找不出证据,只是收了那银子,只得又放了他们。
之后他们又本这边过来,到了深夜,他们与沙仁樊汇合。次日五更时分,他们便发起了袭击。打得那五十多个军士抱头鼠窜,其中有四十多个当场被杀,只剩下七个。他们和王实缘和两个心腹小校逃了出来。
夜晚那七个军士道:“王公子,咱捉贼寇肯定是做不到了,但是我们却已知道那贼寇的下落,可以再求救兵。”可实缘却认为好不容易追上他们,等官府再派来兵,却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去了,众人意见不一,只能就此分道扬镳。他又和那两个心腹小校上了路,不敢进攻,只能紧紧的跟着他们。
追了半个多月,一个心腹小说:“ 王兄,这样追下去也不是办法,我们可以走到他们前面去,等他们住进我们住旅店,一睡觉,便刺杀他们。”王实缘觉得也好,他们便加快速度,不久便超过了那一大群的人马。
第一次因为他们选错了旅店而没有碰上那群人;第二次他刺杀失败了,因为他们被一个贼人发现了,他们三个被痛打了一顿,多亏了他们三个都带有暗器才得以逃了出来;第三次刺杀的时候,他们又被发现了。
那个沙仁樊说道:“你那王实缘,有本事与我斗上三百合,大战一场,看到底是你那引以为傲的剑法牛,还是我的流星锤牛!”王实缘听说,也不搭话,只是挥剑砍去。
两个人才战了30余合。王实缘便是力尽手酸,使个虚晃一招,往后退去,众贼人趁机围了上来,而他那两个随时跟随的好朋友也不知去向,此时他也没了法子,只好被大众给抓了去,捆了。
那贼头说:“你这小子武艺倒也不错,你便做个手下。”实缘不肯,那头怒道:“不肯, 我就把你捆着,跟我们走一路、颠簸一路,看你到底肯是不肯。”说完便又去睡觉了。
实缘在黑暗中暗暗的静想,他到底该怎么办?他忽听的一个声音说:"实缘,你若肯入佛门,我便肯救你。"
实缘心里立刻回答道:"不用了,谢谢,我只要报得这杀父之仇,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关系。"
那声音又道:"我便知道你是个忠孝之人,听好了。我乃大慈大悲如来佛祖,我在天上已看了你这一程,决心帮助你。但是你可愿意皈依佛门呐?"
实缘想,他常听人说佛是大慈大悲的善者,知道他不会骗自己,便说道:"我愿意。"
佛便说道:"好,好好。后日之清晨,事情必见分晓。"
实缘继续等着那声音,却不再说话了。实缘听得此事心里已安,便也睡了去。
果然到了后日清晨,那些强盗路遇了一个老头,那老头聪明,能言善辩把众人说的心服口服,每个人听了都自愿归入佛门,实缘在一旁都看得呆了。
等众强盗都去附近的寺院剃度之后,老者笑着对实缘说,我佛如来是不是很厉害。然后就带他去了金龙寺,刚开始实缘觉得佛教没有那么厉害,但当读完众多心经之后,他突然觉得好神奇,就又读了金刚经和其他的经卷,最后他就成了一个万事皆可弃的高清之人。可是因为他是凡人,寿命也已尽,他已经150多岁了。
一天,如来把他召上大殿说:“这一世你过得很圆满,我便赐你又一世,愿你修成正果。既然你叫实缘,便把你变作石猿,做个石猴子去吧。
从此,花果山上多了一块大石头。
祝亲爱的你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