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盛放 陶红 摄
“冷艳争春喜烂然,山茶按谱甲于滇,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山茶花,属于云南,又不仅仅灿然云南。山茶花,绽放时,绚烂多彩;凋零时,她的花瓣依旧相互依偎,紧密携手,象征团结与友爱。承于此,2018年6月,以繁荣云南民族文化、培厚文学艺术土壤、见证并记录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发展为己任的《民族时报》“山茶花”文化副刊绽放云岭。历经5年多的阳光雨露和风雨滋养,以及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作者、读者的关爱和支持,独属云南的“山茶花”愈显魅力。
希望“山茶花”好一点,再好一点,更好一点!这是我们的心声,也是我们的行动。2024年,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在新的起点上,要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我们带上希冀与期许再出发,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今天起,《民族时报》的“山茶花”将“合乐而歌”,让我们的广大读者不仅能欣赏到优美而有故事的文学艺术作品,更能聆听到声情并茂的音频版本,一起沉浸于民族特色浓郁的文化芬芳里。
让我们一起,听,山茶花开的声音……
蝗虫俗称“蚱蜢”“蚂蚱”,以庄稼叶子和蔬菜叶子为食,算作一种害虫。入夏后,居住在云南地区的哈尼族群众迎来了他们独特的节日——“阿包念”。
“阿包念”是哈尼语,意为“捉蚂蚱节”,时间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后第一个鸡日或猴日。哈尼族群众为何为一种普普通通的害虫而设个节日?这和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关。哈尼族主要聚居于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湿热的气候适宜农业生产和茶叶生产。哈尼族群众居住的村寨,大多为青山绿水、森林水田所环绕,所以每到夏季,蚂蚱较多,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茶叶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前,当地的传统农业水平低下,基本靠天吃饭,所以时有蝗灾发生。于是,哈尼族群众便专设了一个“捉蚂蚱节”。而后,这种生产习俗也沿袭下来。尤其是近年来,当地水稻生产发展较快,而盛夏时节正值水稻抽穗生长的关键时期,各种害虫卵也都孵化成虫,特别是对禾本科植物危害极大的蚂蚱,更是亟需在形成蝗灾之前设法捕杀。于是,各村各寨便形成了一种共识:举办“捉蚂蚱节”,男女老少动员起来,抢抓农时,共同消灭农业害虫。
“捉蚂蚱节”到来这天,各个村寨的哈尼族男女老少穿着下田劳动的衣服,手中拿着一截竹筒,纷纷来到田间捉蚂蚱。捉蚂蚱既是一项力气活,也是一项技术活:既要眼疾手快,看到稻秧、水草上的蚂蚱,便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手捉住,然后放进竹筒内。一时间,水田边、池埂上、草丛中,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孩子们欢快地在池埂上跑来跑去,发现蚂蚱多的地方就大呼小叫,呼朋引伴一起捉。有的因跑得过急,脚下一滑,失足摔在水田里,溅起一片片水花,同时也引出一阵阵的笑声。在大人孩子心中,“捉蚂蚱节”既是一种传统习俗,同时也带有一定的节日喜庆成分。一截竹筒装满后,人们便来到空地处,打开竹筒,倒出部分蚂蚱,对蚂蚱进行处理。村寨中的长者还要面对大片的水田进行“宣判”,列举蚂蚱的种种危害,警告它们今后不得祸害庄稼。
日落时分,人们将分插在各处的蚂蚱和竹筒内剩余的蚂蚱一并带回村寨,油锅热炒或拢火烧烤食之。
蚂蚱肉质松软,味美如虾,油炒、烧烤后,香松酥脆,别有风味。村寨中懂些医术的老者,还会将捉来的蚂蚱焙干、研磨或煲汤,制成各种“土药”,用来治疗破伤风、痉挛、百日咳、支气管炎哮喘等病症。
来源:民族时报
作者:钱国宏(作者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策划:陶红
监制:杨燕明
播音:马新焕
校对:李明
编辑:陈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