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中国电镜网官方微信
电镜网为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旨在促进显微学领域学术交流,发布电镜学会官方通知与信息,并选择性发布与学科相关的人文风情,地区发展介绍。
快速抗原检测(胶体金法) - 仪器:无需复杂仪器,主要依赖试剂盒(试纸条)。 - 原理:通过鼻咽拭子样本与试剂反应,检测病毒表面抗原。 - 特点: - 15-30分钟出结果,适合门诊初筛。 - 缺点:灵敏度较低(约50-70%),可能出现假阴性,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 核心仪器: - 核酸提取仪:自动提取病毒RNA(如磁珠法提取仪)。 -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扩增并检测病毒特异性基因片段(如甲型H1N1的HA或NA基因)。 - 原理:将病毒RNA逆转录为DNA,通过扩增和荧光标记探针检测。 - 特点: - 金标准方法,灵敏度>95%,可区分甲流亚型(如H1N1、H3N2)。 - 耗时2-4小时,需专业实验室和操作人员。 等温扩增技术(如LAMP) - 仪器:恒温扩增仪(如LAMP仪)。 - 原理:在恒定温度下扩增病毒核酸,通过荧光或浊度变化判断结果。 - 特点: - 比RT-PCR更快速(1小时内),无需复杂温控设备。 - 灵敏度接近PCR,适合基层医院或现场检测。 病毒培养 - 仪器: - 细胞培养箱:维持恒温(33-35℃)和CO₂环境。 - 生物安全柜:用于病毒样本处理,确保操作安全。 - 原理:将样本接种到MDCK细胞中,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 - 特点: - 灵敏度高,但耗时3-7天,仅用于科研或疫苗制备。 血清学检测(抗体检测) - 仪器: - 酶标仪(ELISA):检测血液中IgM/IgG抗体。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更高灵敏度的抗体定量检测。 - 原理: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判断近期或既往感染。 - 特点: - 用于回顾性诊断,不适用于早期筛查(抗体产生需5-7天)。 二、其他辅助设备 1. 采样工具: - 无菌鼻咽拭子、病毒保存液(如VTM管)。 2. 生物安全设备: - 生物安全柜(二级以上)、防护服、N95口罩等,确保操作者安全。 3. 样本运输设备: - 低温转运箱(2-8℃保存样本,避免RNA降解)。 三、检测方法的选择与比较
采样规范性:鼻咽拭子需深入鼻腔2-3厘米,旋转停留10秒,否则可能影响准确性。 假阴性风险:早期感染(症状出现<24小时)或病毒载量低时,建议复测或结合PCR确认。 生物安全:甲流病毒属于三类病原微生物,操作需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中进行。 若有疑似症状(如高热、咳嗽、肌肉酸痛),建议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病情选择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