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展览
通过集中展示何绍基
书法作品、古籍文献150余件
结合“意极平原”“锋藏篆分”
“筑学金石”三个单元的叙事
全面介绍了何绍基的书法艺术成就
何绍基
(1799—1873)
湖南道州人,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猿叟,又作蝯叟。道光十六年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何绍基是清代晚期继阮元、包世臣理论鼓吹之后出现的首位重要书家,书法会通颜鲁公、大小欧阳、李北海、苏东坡诸大家,晚年更遍临汉碑,故能自成一体,其书法被誉为“有清二百余年第一人”。
楷书 安得壮哉联 清道光十五年(1835)
纸本 337厘米×51.3厘米×2
湖南省博物馆藏
楷书 黄庭内景玉经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
纸本 20.6厘米×10.7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临《道因碑》册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
纸本 27.4厘米×52.1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楷书 读书延年横幅 清道光十四年(1834)
纸本 29厘米×131.5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楷书 初未有不联 清
纸本 180.5厘米×30.5厘米×2
湖南省博物馆藏
行书 论书语轴 清
纸本 127.5厘米×62厘米
长沙市博物馆藏
行书 集《争座位帖》字长联
(注:行路为上联、得师为下联)清
纸本 168.5厘米×45.5厘米×2
湖南省博物馆藏
行书《画史会要·孙位》语轴 清
纸本 201厘米×44厘米
杭州博物馆藏
僵梅卧柳之庐 清
纸本 59.3厘米×168.6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行书 黄庭坚《题摹燕郭尚父图》轴 清
纸本 156.2厘米×81.7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行书《小言赋》八屏 清
纸本 236.5厘米×57厘米×8
西泠印社藏
隶书 行路读书龙门联 清
纸本 174.9厘米×24.8厘米×2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藏
隶书 黄庭坚《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其一)轴 清
纸本 128厘米×63.5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隶书 驾言游好联 清
纸本 106厘米×28.5厘米×2
湖南省博物馆藏
临《张迁碑》册页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
纸本 27.4厘米×52.1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临《礼器碑》册页 清同治三年(1864)
纸本 计8开选4开 42.7厘米×29.5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篆书 节录梁孝元帝《金楼子》四条屏 清
纸本 172.2厘米×45厘米×4
湖南省博物馆藏
篆书 蠹斋横幅 清
纸本 61厘米×152.5厘米
绍兴博物馆藏
篆书 金钟翠竹联 清
纸本 133.5厘米×30.5厘米×2
湖南省博物馆藏
行书《文心雕龙·宗经》语轴 何凌汉 清
纸本 125厘米×27.5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行书 鲁丕《举贤良方正对策》轴 何绍业 清
纸本 127厘米×34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楷书 雨外琴中联 何绍祺 清
纸本 169.5厘米×31.5厘米×2
湖南省博物馆藏
临《兰亭序》卷 何绍京 清同治八年(1869)
纸本 26厘米×90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行书 节录《庚子销夏记》轴 何庆涵 清
纸本 137厘米×28.5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兰石图 何绍基 清咸丰六年(1851)
纸本 32厘米×121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种竹日记》册 清道光二十七、二十八年(1847—1848)
纸本 27.5厘米×22.4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何绍基日记 清咸豐戊午己未 咸丰八年(1858)
纸本 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藏(中国香港)
诗文草书手稿册 清
纸本 13.8厘米×24.7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何绍基墓志拓本 清同治十三年(1874)
青石拓本 44厘米×64.5厘米×3.5厘米
长沙市博物馆藏
何绍基 旧藏顾莼画梅 清
纸本 170厘米×65厘米
西泠印社藏
文献资料 浙江图书馆
颜真卿,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名臣、书法家。他的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开始学习褚遂良的书法,后拜师张旭,获得了他的运笔技法和书法精髓,创“颜体”楷书。他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又和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
颜体,具有丰腴雄浑、磅礴大气的特点,运笔上为用笔肥厚、内含筋骨,洒脱雄健、浑厚有力。总统来说,可以圆转、平正、均匀、疏朗四个词来概括:
1、圆转。颜体的起笔,为圆转藏锋,带有典型的蚕头形状,在有的竖画时带有弧形,方中见圆,给人圆润的感觉,具有向心力。
2、平正。颜体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既有筋骨,也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给人四平八稳、不显漂浮的认知。
3、均匀。颜体在处理左右结构的字时,会左右均衡,和谐得当,不会对比明显。
4、疏朗。在书写时,颜体采用外紧内松的方式,多呈包围之势,给人疏朗大度的感觉。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