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怡
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五家村坐落于雨城区市区以北27千米处,东邻名山区蒙顶山,西靠芦山龙门镇,北临成都邛崃天台山,南到碧峰峡生态风景区,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四川十大古镇之一的上里古镇所在地,为昔日南方丝绸之路从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也是当年红军长征曾经过的地方。
据现存于上里镇白马泉景区内的明弘治十八年(1505)雅州罗绳白马泉渊泽侯碑记载,上里初名“罗绳”,取其昔日古道上的驿站、关隘之意,是巴蜀平原通往外民族地区的关卡之一。明初建置时,沿陇西河流向每十里建一场,因罗绳处于上十里,故名“上里”。后因实行保甲制,这里是水东乡第五甲的口子,所以又叫“五甲口”。明末清初以来,韩、杨、陈、许、张五大家族聚居于此,几乎垄断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行业,成为上里的望族,“五甲口”又逐渐演变成了“五家口”。至今民间仍有“韩家银子、杨家顶子、陈家谷子、许家女子、张家掟子”之说。银子,是说韩家世代经商,积聚了大量钱财;顶子,是说杨家诗书传家,世代官宦;谷子,是说陈家田产广阔,粮食丰足;女子,是说许家的女儿品貌双全、勤劳善良、持家有方,各户争相聘娶;掟子,普通话叫拳头,是说张家有习武传统,个个骁勇善斗。
五家村不仅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的重要驿站,也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这里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至今仍保留许多完好的明清风貌吊脚楼式建筑和红色遗址遗迹。有始建于唐贞观元年(627)、诏封于宋乾道元年(1165)的渊泽侯白马泉,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的立交桥,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的二仙桥,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清廷赐挂“卫守府”火焰边金匾的“华居”韩家大院;有1935年红四方面军驻扎近半年之久、代号为“认真”“德城”“紫光”“崇安”的4个政治部留于村内的红军石刻标语。
五家村曾是“联川进藏茶马古道之驿”,商贸繁盛;又处“罗丘秀萃二水环抱之地”,环境清幽。村庄紧依磨子岗,西对18座四季常绿的馒头式小山丘,俗称“十八罗汉拜观音”。村内白马河、黄茅溪在上里古镇场口汇流进陇西河,远山翠峰、溪流纵横的田园秀景与小桥流水、石板小路的明清风格民居,共同构成了完美和谐的五家村,宛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卷。
五家村的建筑格局具有以民居为主的空间特色,以上里古镇为中心,以明清时期为主要建筑风格,民居保存比较完好。古镇占地约10平方千米,镇内老住宅、街坊、铺面等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街道均为石板铺成,建筑群房屋为木制楼阁。古镇街道主要呈“井”字布局,寓“井中有水,水火不容”之意,因老式铺面多为木结构,故以水制火孽,祈愿小镇平安。街面为前店铺后住宅,房屋毗连,错落有致,木楼青瓦,穿斗木结构;二层建筑则有木栏挑外廊。街中心有宽展的戏坝子,并配套有二重檐歇山顶戏楼,是川中场镇不多见的巧妙设计。住宅房屋构架为典型的川西民居,院落仿清代官宦人家多进四合院,隔曲线硬山风水墙;梁柱饰镂空木雕雀替斜撑挑檐,门窗裙板刻空格或浮雕花鸟虫鱼人物图案,石雕础柱和勒脚石板圈镌迎风花蜜篦,古朴典雅。
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的韩家大院坐落在上里古镇中心位置,七级台阶入正门,带龙门子,院内呈品字型布局,使用木料以银杏、桢楠、红豆、红杉、檀木为主,为川西民居特色,至今保存较完整,已列入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所有门窗裙板、枋檐都有木刻装饰,浮雕花鸟虫鱼人物图案,有二十四孝、八仙过海、大禹耕田、济公炼丹等故事,有习武习文、宴饮行乐、疆场厮杀等场面。其工艺考究,先分件雕琢成型,图案线条清晰、精美,人物体态匀称、活泼,堪称木雕精品;再镶嵌入预先琢好的槽内,天衣无缝有如整块。窗棂雕刻花鸟祥云等图案,石础柱、勒脚石板或镂空雕或浮雕,整个建筑的石雕、木雕图案无一雷同。
五家村有古桥近10座,大都有200年以上历史,一桥一型,没有雷同,包括平水桥、踏水桥、石拱桥……可谓一桥一风景;桥边有塔或碑,应了“桥似弯弓塔似箭”的形容。其中,以二仙桥、高桥最负盛名。二仙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高卷拱单孔石桥,卷拱设计独具匠心,凸显清代桥梁建筑成就。桥面两侧有石栏,正中雕有龙头、龙尾,桥头宝塔塔壁刻有文字,描述先后3次建桥过程。桥身倒影水中恰似一轮圆月,与周边绿树、河水、田野、山峦相映成趣,充满诗情画意。该桥是雅安市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石拱桥之一,为桥梁建筑史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高桥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为三卷拱桥,桥下东西两端各有一人行通道,桥上桥下皆可通行。该桥营造规模较大,构思新奇,建筑风格独树一帜,被称为“清代立交桥”。据“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资料记载,原桥西5米处有建桥碑记载高桥落成始末,现已不存。桥上扶栏书刻红军标语一幅,为1935年红军途经上里时所刻。高桥作为革命文物的载体,具有历史性和革命性双重文物价值。
台前广场俗名“台子坝”,这里既作为场镇乡民的文化娱乐和商贸活动中心,又隐含“井能吞水”之意,有重要的防洪作用。五家村有3处台子坝,其中一处靠河系长方形广场石板地坝,一面古戏台名为群玉楼,三面街坊围拱挑檐长廊,屋内为饭店、商铺、茶坊;占地约600平方米,广场地势开阔,如遇夏季洪水暴涨、河道不能主动排水时,广场宛如一口深井,能将洪水最大限度地蓄吸。其余两处台子坝,一处在韩家大院前面,另一处在二仙桥桥头。
五家村上里古镇及附近有明代的舍利塔群,清代的药王塔、文峰塔、建桥塔,塔上雕刻佛像、祥云、花木,雕工精湛考究,体现了此地当时文化艺术的繁荣。位于上里古镇入口的文峰塔,又称字库塔,是地方儒雅文风的标志性建筑。字库塔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石质,空心,楼阁式设计,五层,通高10米,正方形基座边长1.7米,塔身为正六边形,从下至上逐层内收,宝瓶形刹尖。塔上刻有红军标语,保存完好。塔下有字纸炉,为上里古代官宦、文人燃烧字纸用。
五家村有白马泉寺,原名天公寺,距古镇4千米。白马泉寺始建于唐代末年,位于龙头山麓的南方丝绸之路古道旁,与天台山一脉相连。寺内现存的巨石石雕观音、唐代凿挖的古圣井尤为罕见。此外还存有明代的钟亭、照壁、石雕兽、佛道两家的石刻香炉等。白马泉,原名“龙渊”,相传唐僧西去取经,曾经过白马泉。唐僧进庙膜拜,白龙马等候于寺外,因口渴饮用泉水,故得名。白马泉属天然恒温间歇泉,始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宋乾道元年(1165),因川西连续3年大旱,附近州县官民到此求雨,巧遇泉池涨潮,潮声如骏马奔腾,随之风云交加,天降甘露,解除旱情,禾苗返青。奏章上述,朝廷敕封为“渊泽侯”,自此白马泉名声大振。现已被开发为旅游景点,建有白马泉公园。寺内另有一“喷珠泉”石刻,为长方形红砂岩碑刻,碑体通高1.25米,宽0.5米,厚0.19米,庑殿顶;碑正中阴刻“喷珠泉”三字,书法遒劲有力,挥洒自如,右侧阴刻“大清同治十二年十月”,左下侧阴刻“建南使者黄”。据考,该碑刻为时任雅州知府黄云鹄手书。
上里镇是雅安市境内尚存红军石刻标语最多的乡镇,其中有很多在五家村境内。1935年6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会师后,党中央决定兵分左右两路北上。张国焘拒不执行这一决定,于1935年9月中旬从阿坝地区擅自率领红四方面军(包括红一方面军的红五、红九军团)挥师南下。红四方面军虽然是在张国焘错误的南下计划指引下进入雨城区的,但在此期间,广大红军指战员走遍了全区的山山水水,他们一边打仗,一边做群众工作,以“认真”“德城”“紫光”“崇安”政治部的名义在石碑、石坊、石壁、石柱、石桥、石坎等上面书刻了许多宣传标语和口号。通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领导群众,建立了地方苏维埃政府和群众组织,开展打土豪、分土地等一系列革命活动,在雨城区播下革命的火种,留下珍贵的革命遗迹,其中以五家村红军石刻标语为典型代表。红军离开后,上里当地群众用石灰和泥土将其石刻标语覆盖保护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将覆盖物去掉,使这批珍贵的革命文物恢复原貌。如今,当年红军长征时留下的石刻标语仍保存完好,并于2003年上里古镇开发时,集中在古镇平水桥边复刻成一道碑林。
每年农历腊月时节,五家村都会开展“年猪祭祀”“杀年猪,喝旺汤”等年猪节活动。年猪节已传承百年,由农家传统的过新年、杀年猪、看大戏的喜庆场面演绎而来。
年猪节时,家家户户将自家的年猪抬出比试,评选出年猪王。村民请戏班在戏楼唱戏,观看祭祀师将年猪王祭天,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购年货、喝血汤、看大戏、过年节,五家村处处挂满大红灯笼,美食、表演应接不暇,到处都洋溢着欢乐、热闹的气氛。川剧变脸、吐火表演,《贵妃醉酒》《拜新年》等经典剧目,古筝《梦里水乡》、琵琶《茉莉花》等国乐在群玉楼戏台接续上演,瞬间唤醒记忆中的年味;茶马互市巡游还原再现茶马古道重要驿站的魅力,活动现场笑语欢腾。
古镇、古桥、古塔、古牌坊,构成了水墨上里古色古香的景色,吸引着众多游人。不论是“韩氏家规十八条”里面的勤俭持家、俭以养廉、俭以养德的故事,还是红军石刻标语播下的革命火种,再或是塔、桥文化中对中华优良传统的标记与尊崇,都记录和展示着五家村浓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