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三条2024年11月09日 星期六
1981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行业上游产业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水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制造商和组件及零部件制造商。其中,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主要包括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机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等。新能源行业中游作为整条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主要包含氢能、光伏发电、风电和水电等能源供应商。新能源行业的下游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加氢站、充电桩和输变电等公共及个人应用领域。自我国于2020年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以来,为了推动传统能源向新能源的有效转型,有关部门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和举措。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市场机制改革,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长期以来依赖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然而,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风险。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其中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术进步,新能源技术,特别是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效率持续提高,同时成本也在快速下降,使得新能源逐渐成为经济可行的替代方案。在这一趋势下,中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尤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已成为世界上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取得了显著增长。到2023年末,可再生能源装机再创新高,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的一半以上,彰显出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的强大动能和坚实足迹。水电占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例降低。2023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突破33万亿千瓦时。其中,水电发电量12858.5 亿千瓦时,同比降低49%。太阳能发电朝着主力能源形式快速跨越。2023年,我国太阳能发电量5841.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6.7%。其中,光伏发电量29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7%,占我国发电总量3.3%,排在第五位。风力发电业成为除太阳能发电外我国能源转型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23年末,我国风电发电量8858.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民力发电累计装机量:2023年,装机容量达到44134万千瓦,同比增长20.7%。新增装机7937万千瓦,同比增长59.3%,创历史新高,其中,陆上风电新增7219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718.3万千瓦。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量:装机容学达60949万千瓦,同比增长55.2%,新增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超过2亿千瓦。核能发电累计装机量:装机容量为5691万千瓦,同比增长2.4%。新增商运核电机组2台,新开工核电机组5台。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57吉瓦。发电量434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近5%。生物质能发电累计装机量:并网装机容量约4414万千瓦,较上年增加282万千瓦。2023年上网电量约1667亿千瓦时。近年来,中国光伏发电行业一路“高歌猛进”,新增并网规模呈现倍速增长趋势,且行业星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各省新增装机规模差异显著,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在地理分布上各具特点。因地制宜,结合我国各区域自然条件、用电特性等性质,针对性发展不同类型光伏,既充分利用西部资源发展大型光伏基地,又在用电负荷中心推广分布式应用,双轨并进共同推动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光伏新增井网容量大幅增加。2018-2023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井网容量始终保持增长趋势,2023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井网容量达608.92GW,新增并网容量达216.30GW,同比增长首次超过100%,高达147.45%。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新增井网容量分别占比55.48%和44.52%。2023年新增井网光伏发电容量达到了216.3GW,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新增了120.014GW,分布式光伏系统则新增了96.286GW。全国范国内光伏发电井网容量普遍增加,不同省份之间差异显著。2023年,山东、河北、江苏、河南、浙江五省位列全国五大光伏发电并网省份其中山东省以5693万千瓦的并网容量位居榜首。我国风力资源丰富,有较好的发展风力发电的资源优势。2023年,中国陆上、海上新增风电吊装容量齐增长,发电量和风电利用小时数再创新高。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风力发电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陆上、海上新增吊装容量双增长。2023年,全国新增装机14187台,容量7937万千瓦,同比增长59.3%,创历史新高。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7219 万千瓦,占全部新增装机容量的91%,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718.3万千瓦。2012年以来,我国风电装机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20%左右。风电发电量占比提高。2023年,全国风电发电量8858.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2%。风电发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首次超过10%。风电利用小时数再提高。2023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并网风电利用小时数2225小时,同比提高7小时。新能源行业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占比不断提升,作为新能源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新型储能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增强了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也推动了整个新能源行业的创新发展。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技术呈现规模化、多元化发展态势,为新能源产业的持续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新型储能市场快速发展,技术结构优化升级。2023年,中国储能累计装机功率约为83.7GW,已投运装机超3000万千瓦。其中,新型储能贡献最大(占比59.4%),累计装机功率约为32.2GW,同比增长196.5%。抽水蓄能占储能装机总量的39.9%,累计装机功率约为50.6GW,同比增长10.6%。锂离子电池储能占绝对主导地位。2023年,中国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7.4%,铅炭电池储能占比0.5%,压缩空气储能占比0.5%,液流电池储能占比0.4%,其他新型储能技术占比1.2%。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全球首座非补燃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百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百兆瓦全钒波流电站、商业化重力储能电站,全球规模最大的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300兆瓦/1500兆瓦时)、全钒液流储能电站(100兆瓦1500兆瓦时)、液态压缩空气储能电站(60兆瓦/60兆瓦时)、铅电池储能电站(100兆瓦/1061兆瓦时)等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均在我国开工、投运。中国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市场,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对全球的贡献显著。中国通过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正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发展。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汽车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其销量的增长将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促进能源结构完成转型。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2013年至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稳步攀升至1465万辆,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470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自2020年起增长尤为迅猛。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49.5万辆,占全球份额64.8%,预计2024年有望增长至1180万辆,首次突破1千万辆。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2018年至2023年中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不断增加,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5.51%。2023年底,中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达到859.6万台,同比增加65%,包括公共充电桩(272.6万台)和随车配建的私人充电桩。公共充电桩包含直流充电桩120.3万台、交流充电桩152.2万台。截至2024年7月,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进一步增加至320.9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143.1万台、交流充电桩177.8万台。- 跨区域高压技术:能源集中地与使用地错位,跨区域高压技术高速发展
中国的新能源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而用电需求则集中在中东部,需要增强跨区域输电能力,特别是特高压技术,以实现电力的有效输送。2024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电网投资规模预计将超过5000亿元。在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下,预计新能源产业将持续向好发展。目前,金上一湖北、陇东一山东、宁夏一湖南、哈离一重庆800干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武汉一南昌、张北一胜利、川渝1000千伏特高乐交流工程以及1000千伏特高压,北京西站、石家庄站、天津站扩建工程等10项特高压工程正在全面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通道有序布局,电网主网架持续完善,为大规模新能源消纳、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稳定供应奠定坚实基础。- 风电出口:风电出口势头强劲,海上风机或成行业发展突破口
近年来,中国风电产业正以强劲势头拓展海外市场,出口容量保持高速增长,其中,陆上风电主导外销格局,海上风电初露锋芒。风电机组出口总额屡创新高。在政策改善和技术创新推动下,2024-2025年有望迎来海上风电装机小高峰。中国风电机组出口总额总体上升,增长率呈现周期性涨跌幅。2024年5月,中国风力发电机组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亿美元,截至2024年6月,中国风力发电机组出口总额达到179.2百万美元环比增长37.38%,同比增长284.32%。中国风机出口量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年新增出口671台容量为3665.1 MW,同比增长60.2%。其中,陆上风电机组出口667台,共计3651.6 MW;海上风电机组出口4台,共计13.5 MW。- 大型储能:大型储能项目或将成为常态,储能企业展开出海竞速
随着储能市场的日渐蓬勃,国家大力支持大容量的新型储能项目,大型化是配置灵活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必经之路。同等规模下,储能器件的大容量可以减少单体电池使用数量,降低单体电池一致均衡的难度,从而降低电池发生热失控乃至起火的概率。储能电池产品正向大容量发展,300Ah+电池展开出海克速。为顺应未来储能市场规模更大、容量更大趋势,储能市场主要集中在300Ah+大容量电池上展开竞速。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瑞浦兰钧、南都电源、鹏辉能源、海辰储能、赣锋锂业近30家国内电池厂商已相继推出300Ah以上容量的电芯产品。- 交通运输新能源化:交通领域新能源化助力高效消纳,出租网约&商用车领域发力在即
发展新能源行业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在当前我国新能源供需即将失衡的大背景下,除跨区域能源调配外,提升下游新能源应用场景消纳力度,成为了推动新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中,交通领域作为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其能源结构的转型对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出租网约车和商用车领域,提升新能源渗透率显得尤为必要。交通运输部门温室气体排放量每年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3%,内陆运输则占到该部门排放量的72%,而在这部分排放当中,69%来自公路运输,2%来自内河航运,1%来自铁路。此外,到2050年客运需求预计将增长79%,货运需求将增长100%。与飞速发展的乘用车,出租网约车行业相比,商用车领城受载重、续航、采购成本、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因率限制,其新能源渗透率较低,但近年来保持持续增长趋势。截至2024年6月新能源渗透率突破16%,从组分市场来看,轻卡、轻客的电动化渗透率提升较快。随着城市配送、倒短、被建工程和市场环卫等应用场景的快速提升新能源商用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轻卡在城市内部物流领域的需求迅速增长,而重卡则在城际物流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出租网约车的电动化趋势日益明显,2016年新能源车占出租网约车新车的比例仅有12%,而2023年底其渗透率已升至87%,一线城市甚至已达100%水平。作为公共出行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租网约场景下的高新能源化不仅大大减少了破排放量,同时也极大程度上带动了整个新能源产业链条的发展,如何针对出行网约场景下的需求,进行特导化针对性匹配,成了新能源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更多精彩,请关注锂电那些事新媒体,你的鼓励就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