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小战士孤身干掉20余名越军,越军至死没发现他在哪

文摘   2024-12-09 00:00   广东  
1979年的中越边境,烽火连天,战鼓雷动。在这片被硝烟染黑的土地上,有一位年仅19岁的傣族小战士,他的名字叫作岩龙。他就像一头矫健的猎豹,在密林中穿梭,用他那精准的枪法,书写了一段传奇。
岩龙自小在傣族的山村里长大,那里的山水养育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1978年,他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人民解放军。初入军营,岩龙面临着语言不通的困境,但他没有退缩,而是用他那双聪慧的眼睛,去观察、去学习。
他记住了班长的每一个手势,用这些简单却充满力量的符号,与战友们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训练场上,岩龙更是如鱼得水。他深知,要想在战场上保家卫国,就必须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岩龙都坚持不懈地训练着。他的身影在操场上穿梭,汗水洒满了每一寸土地。
步枪射击、机枪操作、投弹技术,他样样精通,成绩斐然。战友们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称赞他是“真有两下子”。
然而,真正的考验,在1979年的那个春天到来。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号角吹响,岩龙和他的战友们踏上了战场。他们面对的,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越军。但岩龙没有畏惧,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守护祖国,保卫家园。
在一次进攻任务中,岩龙所在的部队遭遇了越军的顽强抵抗。高地之上,越军的机枪像雨点一样倾泻着子弹,战友们纷纷负伤。岩龙在枪林弹雨中滚进了一个小山谷,藏身于茂密的草丛之中。他紧紧握住手中的枪,心中充满了对战友的担忧和对敌人的愤怒。
太阳高悬,酷热难耐。岩龙藏在草丛中,一动也不敢动。他又累又渴,浑身无力,但眼神却异常坚定。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倒下,战友们还在前线奋战,他必须做点什么。于是,他狠狠地掐了自己一把,让自己清醒过来。
趁着敌人松懈的空档,岩龙悄悄摸向了敌人的堑壕。他像一只幽灵一样,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穿梭。他看到了那些狰狞的越军面孔,听到了他们嚣张的叫喊声。但岩龙没有害怕,他缓缓举起了手中的枪。
“砰!”一声枪响,打破了战场的寂静。一名正在疯狂射击的越军机枪手应声倒地。紧接着,岩龙又换了一个位置,又是一枪,副机枪手也倒在了血泊之中。岩龙就像是一个无形的杀手,打一枪换一个位置,让越军摸不着头脑。
越军阵地开始乱作一团。他们不知道这个神出鬼没的枪手在哪里,更不知道他有多少人。他们只能盲目地朝着草丛扫射,企图将岩龙逼出来。但岩龙就像是一条泥鳅一样,滑不留手,总是能在关键时刻躲过敌人的子弹。
就这样,岩龙一人一枪,在敌后战场上展开了游击战。他利用地形和草丛的掩护,不断地变换位置,给越军以致命的打击。他的子弹是有限的,但他的智慧是无限的。他每一枪都打得精准无比,每一枪都带走了一个敌人的生命。
越军被岩龙打得晕头转向。他们不知道这个枪手在哪里,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开枪。他们只能被动地防御,等待着岩龙的下一枪。而岩龙却像是一个幽灵一样,无声无息地穿梭在战场上。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孤胆英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岩龙已经转战了三个多小时。他的子弹也快打光了,但他的心中却充满了喜悦。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为战友们减轻了压力,为祖国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当他撤出前线时,越军仍然没有找到他的踪迹。他们至死都不知道这个神出鬼没的枪手在哪里。
岩龙回到了部队,将自己的经历告诉了战友们。战友们听后都惊叹不已,纷纷称赞他是真正的英雄。连长更是高兴地拍着岩龙的肩膀说:“岩龙同志,打得好!我要给你请功,而且要请大功!”
然而,命运却总是喜欢捉弄人。就在岩龙即将荣获一等功的消息传来之前,他在追击残敌时遭遇了伏击。他和好友石忠祥走在部队最前面,却不料被敌军埋伏。一梭罪恶的子弹穿透了岩龙的胸膛,他倒在了血泊之中。
年轻的岩龙就这样走了,他还没来得及看到自己荣获一等功的荣耀,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他躺在一片美丽的山岗之上,南望便是他誓死守护的边界线。他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激励着后来者继续前行。
岩龙的故事在中越边境传为佳话。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什么是真正的孤胆勇士。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五师边关岁月
原广西边防五师始建于1979年4月,由参加自卫还击作战的42军负责组建,负责靖西、那坡边境防御作战任务,于1992年12月撤编,改称边防五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