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腊勐】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让文明之花开遍腊勐

文摘   2024-11-04 17:33   云南  
2024年以来,腊勐镇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使精神文明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良性互动,让文明之花开遍腊勐。
建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体系一是抓实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标准化建设。腊勐镇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五有”标准,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10个,覆盖率达到100%,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均配备所(站)长1名,副所(站)长2名,成员4名。其中,镇级实践所和大垭口村实践站,属于站所共建,位于大垭口新村活动室,其余9个村实践站通过整合会议室、农家书屋等建在村委会;目前11个所(站)基本实现了“五有”标准。二是服务阵地不断拓展。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整合优质资源,拓展延伸松山书屋、松山大战遗址纪念园、松山干部教育基地、滇缅公路、惠通桥、党员活动室等为活动阵地,不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质扩面、提档升级。三是志愿力量不断涌现。腊勐镇以文明实践为载体、以志愿服务队为支撑,不断健全辖区志愿服务体系,将党员、小组长、三老队伍、团员、大学生等力量充分整合,围绕理论宣讲、社会治理、文化文艺等建立结构合理、作用发挥明显的7+N志愿队伍,共吸纳志愿者960人。

坚持不懈用思想凝心铸魂。一是学深悟透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六学联动”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普法强基等宣传宣讲活动200余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坚持价值引领开展多重宣传。通过党员大会、户主会、火塘会等方式,组织“五老人员”、返乡创业人才、乡土文化人才等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家风家教、移风易俗等内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1000余场次,以接地气的语言将文明新风精准“滴灌”进百姓心田;进村入户发放移风易俗相关宣传资料6000余份,扎实推动文明新风入脑入心。三是新媒体强化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充分利用“铁血松山”微信公众号平台,不断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确保线上宣传既有热度又显温度。推送《腊勐镇开展“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宣传引导活动》《腊勐镇长岭岗村运用红白理事会:开展移风易俗 破除陈规陋习》《我们的节日——端午》等宣传报道、公益广告50余条。并通过村民微信群等向群众广泛转发转载孝老爱亲、厚养薄葬等移风易俗宣传内容,将先进典型事迹、移风易俗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形成浓厚舆论氛围。
助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一是志愿服务直入人心。腊勐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护‘苗’健康成长”“老有所依”“学雷锋”等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提供关爱陪伴、文娱活动、健康咨询、政策宣传、环境卫生等志愿服务。2024年以来,全镇先后组织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次,服务群众4万余人次。二是立规树德滋养新风。充分发挥“一约四会”(即村规民约和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作用,常态化开展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有效遏制了孝道式微、厚葬薄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三是榜样典型引领风尚。腊勐镇持续开展道德模范、云南好人、新时代好少年、“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10次,积极发挥可感可触、可敬可学、能评能议的榜样力量,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
供稿:王德莉
免责申明: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王德莉
审核:张翠枝
关于铁血松山:
该微信由龙陵县腊勐镇人民政府管理。关注本账号您将能及时收到腊勐镇的精彩信息,随手畅享腊勐。
如何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875—6880303
投稿邮箱:lmxcyouxiang@126.com 
扫描二维码加入我们:


铁血松山
展现腊勐经济发展新面貌,传递松山旅游新资讯,腊勐人民热诚欢迎您的到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