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灵活机动战术写好新闻稿
杨慧敏
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我一直在国家税务机关负责综合资料和税收宣传工作,其中一项任务是将单位新近发生的典型人和事,及时反映给系统内部刊物或新闻媒体,确保部门整体工作实现“报纸上有名儿,电视上有影儿,电台上有声儿” 。由此,我就成为税务机关名副其实的新闻“记者”。在报刊编辑记者和省、市局有关部门领导热情指导、鼓励和帮助下,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和历练,自己写作水平渐有长进,所采写新闻稿件质量有所提高,稿件采用命中率达到了93.3%以上,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单位领导、同事们的好评。
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认真谋划,精心选材,定向发力,反复推敲,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典型事件、人物通讯等,需要作者深刻领会领导意图,熟知社情民意,了解掌握所报道单位和报道对象基本情况,将大量的材料综合梳理,然后聚焦其“闪光点”,进行深耕细作。这些年,每当接受单位领导交办的采访任务,我首先深入现场了解实情,静心构思打腹稿,挑灯夜战写初稿,反复推敲改成稿。记得我刚到县税务局的一天上午,局里召开离、退休干部座谈会。会上,一位叫徐金奎的原税务局副局长,退休后不是安居在家享清福,而是主动当起税法宣传员,利用集贸市场义务宣传税收政策法规,教育人民群众依法照章纳税。一个退休干部离开税务机关后,不图晚年享清福,而是把余热无私奉献给自己挚爱的税收事业,老徐的故事深深感动了我。那一天,会议结束后大家多是忙着吃午饭,而我却主动找到徐金奎了解情况。由于老徐家住磁县花管营乡南左良村,下午他还要赶回家去。因此,我不好意思再更多打扰他。翌日,早晨一上班,我在征得局领导同意的情况下,与人教科副科长路银平一起,乘车前往磁县花管营乡南左良村进行采访。从成安县城到磁县南左良村大约200多里路程,当时由于路况不太好,汽车一路点簸,尘土飞扬,两个多小时后才到达磁县南左良村,找到徐金奎后我们简单说明了此行目的,接着便找到村干部进行座谈,然后又到他宣传税收的集市上向群众了解有关情况,紧张忙碌了一个下午。那天,我们返回成安县局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由于收集的素材多而且事迹新颖,加之准备工作充分,写起材料来可以说应心得手。当晚,我忘记了白天旅途奔波的劳累,仅用了1小时40分钟时间,将近3000多字的人物通讯一气呵成。之后,我又进行了认真核对、修改和删节,最后将稿件压缩到2600字左右,题目定为《莫道桑榆晚 晚晴也生辉》。稿件发出后,很快被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河北税务报》、《邯郸日报》、邯郸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采用。年终,该通讯报道被河北人民广播电台评为经济类好新闻二等奖。
1992年12月的一天,我参加县税务系统年终工作总结表彰会,当我拿到县局关于表彰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名单时,发现其中有一对夫妻,直属分局干部杨好文和县局监察室干部姚莉。夫妻二人身在同一个单位,能在工作上互相勉励,比翼齐飞,双获模范,这里面肯定有鲜为人知的故事。会议结束后,我找到这一对夫妇了解有关工作、生活和家庭方面的情况,然后又深入到他们各自所在科室同领导进行座谈,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在掌握大量翔实的材料后,我利用两个晚上时间写出了《夫妻同登领奖台》的新闻通讯,稿件交局领导审阅后即发往新闻媒体,一周后,该新闻通讯被《河北经济日报》、《河北税务》杂志、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相继采用。年终,该通讯稿被河北人民广播电台评为经济类好新闻一等奖。通过采写这两篇人物通讯,使我认识到对报道的对象不仅要精准选材,而且要深入细致采访,抓住“一招鲜”,聚焦“闪光点”,挖掘精华,洒脱发挥,这样写出的稿件才有活力,接地气,鼓士气,具有很强的感召力,给读者一种敬佩感和共鸣感。
1998年3月,我在参加《邯郸日报》举办的新闻报道培训班上,时任报社总编辑李文海讲过一句话 “好文章是反复修改出来的”。我认为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作为一个业余新闻工作者,如果采访不够深入,不够细致,且完稿后又不做反复修改,靠合理想象,不去推敲,缺乏逻辑性,现场感不强,就会给读者一种凭空想象,敷衍了事之感觉。如2014年8月,我在商城税务分局采访时,看到已进行骨髓移植手术的干部小吕,仍然坚持与同事一起并肩作战,深入到企业宣传税收政策,开展支、帮、促活动。像他这样身患重病,完全可以请病假待在家休息。但小吕却以坚强的毅力,坚守在税收第一线,同大家一起工作、学习和生活。回到局机关后,我把所见所闻向主管局长进行汇报,并着手写了一篇通讯《他,用生命诠释人生》。稿件写成以后,没有急于发往新闻媒体,而是在单位同事中进行传阅,虚心听取大家意见,同志们阅后提出了宝贵意见,甚至有的建议将题目修改。我认真归纳大家意见后,对稿件主标题和副标题再三斟酌,最后将题目确定为《生命不息 收税不止》。稿件呈送局领导审阅通过后,我将稿件发往新闻媒体,很快被《河北国税》杂志和《邯郸税苑》采用,《河北工人报》以《雪压青松松更青》通栏标题在三版头条全文刊登。再如《河北税务》2017年第2期刊登的《税苑“雷锋”---刘志刚》通讯稿,由于工作关系我与报道对象接触较多,刘志刚所在的征管科与我的办公室错对门,在同他的日常谈话中了解到他星期天、节假日等业余时间,不是陪伴妻子外出游玩,而是骑着电动车穿行在大街小巷,热情为青年男女撘“鹊桥”、当“红娘”,其中县局新分来的公务员小周的女朋友就是刘志刚牵的红线,喜结良缘。在掌握了大量详实事例后,我利用半个晚上时间,写成了一篇人物通讯,稿件写成后如何给它拟个好题目?如果按照一般常规命题,大多是“敬业爱岗”、“税务红娘”等之类。而该稿件中一是写主人公爱岗敬业,钻研业务;二是写他扶贫济困,助人为乐;三是写他心系同事,乐当红娘,经过反复推敲,最后将题目定为《税苑“雷锋“---刘志刚》,稿件发出后很快被《邯郸税苑》采用。此后《河北国税》杂志以《“税苑标兵”的爱心事》为题全文刊登。通过采写这两篇通讯报道,使我充分认识到,要把一个模范人物事迹写真、写实、写活,就必须深入现场,细致采访,挖掘被报道对象深层次的东西,然后巧妙构思,反复推敲,深耕细作,争取写出主人最鲜活、最新颖、最闪光的地方,让读者阅读后真正感动、感激和感谢。
按照国内传统的节假日、纪念日等惯例,适时采写有关新闻报道稿件,是许多新闻报道员大多熟知的写作技巧。像每年的“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九•十”教师节、“十•一”国庆节等法定节日,无论是新闻融媒体还是系统内部刊物,它都会适时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内容稿件。如2013年4月,我在县局参加一次中层干部会议上,从翻阅各科(室)的汇报材料中,发现有一份材料引起了浓厚兴趣。局政策法规科干部陈红燕在一年一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中,周密布置,科学安排,逐户审核,反复比对、减少误差,从而确保了汇算清缴工作,在邯郸市检查评比中连续七年无任何差错。抓住这一新闻线索,我顺藤摸瓜进行深入采访,通过到陈红燕同志工作的科(室)了解、走访企业财务人员、与局主管领导交换意见等,最后写了一篇通讯报道《爱拼才会赢》,稿件发往《河北国税》杂志和《邯郸税苑》后相继采用。《河北工人报》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以通栏标题在三版头条位置发表。又如2016年7月上旬,我到城区税务分局采访,看到年过半百的军转干部王禄贵戴着老花眼镜,聚精会神地坐在电脑前工作,当时我开玩笑地对他说:“老王,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还仍然和年轻人一样爱岗敬业,真是宝刀不老啊!”王禄贵却认真地回答到:“眼下,国税局“营改增”这么紧,咱老转们就应该是这个样!”一句话点燃了我写王禄贵退伍不退色的激情。回到单位后,我立即到人教科查找王禄贵的档案,并通过电话采访他妻子对他在家庭中的评价,然后同城区税务分局部分干部进行座谈。在掌握大量翔实材料后,我写了一篇《老骥伏枥 永不懈怠》的通讯,稿件发至新闻媒体后,很快被《邯郸税苑》、《河北国税》杂志原文刊登。再如2017年7月,我根据广大纳税人反映的意见对军转干部陈陆军进行了报道。一直以来,我虽然同陈陆军在一起工作,但掌握的情况多是表面的,作为军转干部、局办公室主任,陈陆军视单位为家,每天早出晚归,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税收事业默默奉献。如何向深层次挖掘被报道对象“闪光点”,我下分局、跑科室、拜家属、找同事,收集和倾听大家对他的评价意见。在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后,我写了一篇《士兵无处不英雄》的通讯,经领导审阅后将稿件上传,《邯郸税苑》2017年第3期、《河北国税》杂志第8期先后采用。这两篇通讯报道采取方法是“有的放矢”,触景生情,定向发力”,较好地发挥舆论宣传的指导和鼓舞作用,受到了邯郸国税系统干部职工广泛好评。
这些年,我利用工作之余先后采访了邯郸市税务系统30多位优秀税务干部,将他们的典型事迹在《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报》、《河北工人报》、《邯郸日报》、《邯郸晚报》、《河北税务》杂志、《邯郸税苑》等刊发报道,使这些接地气,有生气,有活力的人和事儿,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宣传和大力弘扬,真正实现了系统工作“报纸上有名儿,电视上有影儿,电台上有声儿”的目标。 也正是有了这些先进人物和模范事迹影响,这些备受鼓舞,令人感动,让人难忘的新闻人物事件,才谱写成激情昂扬,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乐章,更加有力促使我抛弃工作和生活中一切烦恼,紧握手中战笔去热情讴歌和赞颂英雄,以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全市、全省和全国税务系统广泛传颂。
2024年10月22日08:58分完成初稿
(作者简介:杨慧敏,男,大学文化,中共党员,80年代初在乡镇参加工作,后调入国家税务部门从事机关文秘工作,业余爱好写作,偶有作品见诸于国家、省、市报刊和网络平台,现在是《河北日报》社特约通讯员。)
新书推荐:
由国家一级作家王金星创作的反映煤矿女性题材、被列为湖南省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的长篇小说《月亮花开》,日前由国家著名出版社漓江出版社隆情出版。湖南读书会倾心打造,国家一级编剧家王青伟撰写序言,著名作家吴茂盛倾力推荐。
长篇小说《月亮花开》,选取了煤矿工亡家属作为人物塑像,通过对她们人性的剖析,折射出了这个弱势群体最为艰难、最为困苦、最为无奈的一面,生动描写了这个女性群体的生存状态。作品以朴素的语言、真实的场景,勾画了一幅融入人物喜怒悲欢的矿山画卷。通过矿山这片最原始、最古老的人性瘠土上的女性群体的命运,对人性做出了深入灵魂的探求,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为文学作品的人性表达展示了一片新的领域,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同情与关注。值得一读。
欢迎广大读者朋友帮助宣传并订阅,相关事宜与本平台联系。本消息常年有效。
作家简介
王金星,笔名甘霖,湖南省祁阳市人,大学本科文化,文学创作一级。中国小说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企业报“十佳”采编,中国企业报刊媒体先进工作者。抗日烈士王益闰后代。历任企业党委工作部部长,煤炭资讯网(中国煤炭新闻网)顾问,报社编辑、记者、发行部主任、采编部主任、记者站站长、副总编辑、党支部书记、主任政工师等职。近年来,已著有文学及音乐作品20部,累计发表作品400余万字,多次获湖南新闻奖、湖南企业报好新闻奖、中国煤炭新闻奖、全国城市广播电视报优稿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