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为何不是985大学?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让人扼腕叹息!
众所周知,北京有8所985大学,上海则是4所985大学,但是上海的经济实力还是略微超过北京一些的,理论上应该有5~6所985大学才能够匹配经济的发展。虽然北京有首都的优势,但是鉴于上海的重要性,4所985大学还是有些少了。其实按实力的话,华东理工大学当年确实有能力争夺这个名额,但最终却鸡飞蛋打……
华东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华东化工学院”,1952年由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如果从这个定义来看,北京化工大学在行业的地位都无法和华东化工学院相比。
当年华工化工学院的校址设在上海市江湾政法路195号原同济大学理学院院址。在当年暑假期间又吸收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另外华东军政委员会的教师以及大同大学的职工等建制调入学校工作,其师资力量也让华东化工学院成为化工行业的领头羊。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在能够牵涉到十几所高校调整组合的院校,其定位自然可想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华东化工学院,并非化工部直属高校,而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在1978年88所全国重点大学中直接隶属于教育部的有26所,数量占据所有全国重点大学的1/3还要多,算是教育部的嫡系高校。
而在这26所高校中,除了华南化工学院和华南工学院合并组建了华南理工大学以外,独立发展到现在的有25所。让人惊奇的是,这25所院校中有23所都是985大学,其比例相当惊人,另外两个没有赶上趟的高校都来自于上海滩,一个是华东化工学院(时名上海化工学院),另外一个则是上海外国语学院(如今的上海外国语大学)。
从建国初年到如今,理工科院校一直都是香饽饽,因此上海外国语学院最终没有成为985也不算很奇怪的事情,毕竟北京外国语大学也只是211嘛,这样一看就心理平衡了。那么华东理工大学当年的实力如何呢?是因为实力被刷下来的吗?
当年的数据不好搜寻,因此我们以1981年全国首批博士点高校博士点获批数量,来做一下简单的比较。当时上海市总计有11所高校成为首批博士点高校,复旦大学高居第一拿到23个博士点,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各自拿到12个。而上海的两所医学院分别拿到21个和6个,异常强势,不过这两所医学院分别加入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不再讨论范围。
这样来看的话,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占据了前3名,同济大学和华东化工学院分别拿到5个博士点,应该算并列上海是第4名吧。
在当年评选211时,1995年首批15所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进了9所,1996年第2批12所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进了7所。由此也能发现一个规律,这27所院校中出了26所985大学,唯一的落选者是哈尔滨工程大学,进985的概率还是很高的。北京地区除了中央民族大学,的其他7所985大学都进了这两个批次,这意味着211进的越早,成为985的概率越高。而华东理工大学被安排在了1997年第3批67所之中,想要成为985大学的概率大大降低,最终结果大家已经看到了。
关于为何985大学没有选择华东理工大学?很多人都是语焉不详,或许只是巧合,也或许跟当时某位校长有关系,但是没有985头衔的华东理工大学从此,在定位上就和985大学拉开了差距,想要逆袭谈何容易?
根据教育部第4轮学科评估的数据,华东理工大学目前有21个学科入围,但是A类学科仅有化学工程与技术这个A+学科,能够达到这种学科评估水平的211大学虽然不多,但还是有一些的,学校想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不过作为211大学,能够拿下3个一流学科,在211大学中绝对是出类拔萃的。这意味着国家仍然在关注支持华东理工大学,想要逆袭可能还需要等待时机,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