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正在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财富   2025-01-14 20:35   上海  

新年伊始,大大小小的金融机构纷纷开始冲刺“开门红”。

相比已经增长失速的银行、券商,保险公司冲刺业绩的口号显得更有底气,一些头部保险公司在去年8、9月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全年业绩目标。

作为金融机构里曾经“最LOW”的那一类,保险公司在过去几年表现得比其他高大上的金融机构强得多,业务更稳定,收入也更多。从它们近年来频繁举牌上市公司,也能看出来。

2024年全年险资举牌次数达到了20次。举牌方包括紫金财险、长城人寿、瑞众人寿、新华保险等8家保险机构,举牌次数和被举牌上市公司家数均创下2021年以来的新高。

其中,长城人寿举牌无锡银行、城发环境、江南水务、赣粤高速、绿色动力环保5家上市公司,举牌次数最多。新华保险紧随其后,举牌上海医药、国药股份、海通证券H股3家上市公司。

平安人寿通过集合竞价等方式购入的工商银行H股,在2024年末也达到了可以触发举牌规则的15%持股,如此罕见的大手笔投资说是让市场侧目也不为过。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正是险资“钱多到没处花”的真实写照。

只是,在利率中枢持续下行、房地产也无大起色的大环境下,留给险资做资产增值的选项着实不多了。

股息

低利率时代也要追求“稳稳的幸福”。

险资的海量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这其实是一种负债,所以在资产端需要有持续、稳定的收益才能匹配负债端的支出。在全球低利率的时代,高股息、低波动资产就成了险资的必然选择,银行股H股就是这类资产的典型代表。

以工商银行为例,2024年其H股股息率约6.4%,每股派息0.1434元,总派息金额约511.09亿元。按照15%的持股比例来匡算,对应的现金派息就有76.66亿元。而平安人寿2023年、2024Q1-Q3的投资净收益不过183.25、159.65亿元。

加上每年1月份都是大银行的“分红潮”,平安人寿等保险公司在年前加紧完成对银行股的举牌,目的性很是明确。这也不是险资独有的想法,其实近期资本市场上对于银行(尤其是四大行)的抢筹抢红利行为都很明显。

政策方面也在催化优质上市公司的分红行为。2024年12月17日国资委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第七点提到要稳定投资者回报预期,内容主要以鼓励分红、提高分红率为主。

同日中证结算发布公告,宣布将于2025年1月1日开始减免 A 股分红派息手续费,或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分红意愿。以2024年来A股累计分红额测算,新规或降低手续费成本47%。

预计2025年提高分红的上市公司将会更多。与前期因长端利率回落而抢跑、资产相对性价比降低的债券相比,高股息仍然是险资“开门红”增量资金配置的最优选之一。

而且高股息股票常常具备低估值的特征,除权除息后,投资者又看好公司未来业绩稳定增长、PE维持稳定,就会因为“捡便宜”的心态介入、推升股价回归基准价,甚至达到更高的行情。

也就是说,险资还能从这些高股息上市公司的股价上涨中获利。

2024年市场上银行股等红利资产的优秀表现自不必说,事实上在考虑股利再投资收益的情况下,中证红利全收益2010年以来相对中证A股全收益指数累计超额收益为 64.9%,2015年后更是大幅跑赢全A。

同期,恒生高股息率全收益相对恒生综指全收益累计超额收益也超过了59%,仅19-21年初跑输。

除了银行非银,电力及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石油石化、煤炭钢铁都是传统的高股息板块,过去一年同样受到了险资举牌的青睐。其中银行、交通运输等传统红利板块筹码拥挤度已来到滚动一年高位,仓位分位数超过90%。

考虑到市场整体资金面回归至存量博弈阶段,部分投资者表达出对拥挤度过高的担忧,试图寻找新的高股息方向,比如潜力型高股息板块医药、化工、有色等。新华保险就在去年11月举牌了2家医药公司。

未来险资是否会举牌更多潜力型高股息板块的上市公司,值得市场更多关注。

分红

浮动收益型产品迎来重要时刻。

当险资不得不重视权益投资、频繁举牌上市公司的时候,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保险产品的系统重要性也在提升,有望重回C位。

分红险是指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照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寿险产品,因而兼具保障和投资功能。

分红险的重要特征有三个,一是保单持有人每年都有权分享公司经营成果,红利分配比例不低于70%;二是红利分配并不确定,主要取决于实际经营状况,客户会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三是定价精算假设较为保守。

分红险在2013年之后的十年间,并不太受市场欢迎。截至24H1,四家上市险企分红险保费合计占比仅18.1%。这是因为当时传统险预定利率放开至3.5%(尤其十年期以上年金可达4.025%),居民并没有太大动力购入收益不确定的分红险。

但是,在银行存款挂牌利率陆续下调,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受净值波动也会产生持有期亏损的2025年,2.5%预定利率的传统储蓄型保险产品固然不错,2.0%保底+浮动收益的分红险也能承接部分相当一部分的居民储蓄需求。

而且参考发达地区的经验,美国储蓄分红型保险占据了近40%的寿险保费市场,中国香港分红业务在非投资相连保费中的占比更是突破80%,那么大陆地区分红险的市场份额明显还有提高的空间。

去年下半年以来,多家上市险企强调将增加分红险销售占比,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计,2024年11月以来上新的人寿保险、年金险分别有213款、126款,其中分红型产品分别72款、45款,占比颇高。

中国平安副总经理付欣就表示,“预计后续分红险会替代传统型产品成为新的主力产品类型,占比可能会超过50%”。

这不仅是因为看到了分红险的销售潜力,也是因为在现行会计准则下,分红险对应的FVTPL资产的公允价值波动会被CSM吸收后再逐期释放,大幅降低股票资产价格波动对保险公司当期利润表的影响。

分红险的收益平滑机制,对正在增加权益投资的保险公司的财务表现无疑是有利的。

通过提高分红险销售占比、与被保险人共担投资风险,保险公司可以在“资产荒”背景下,降低负债端刚性成本及资产负债匹配压力,从而为险资资产配置提供一定的灵活性。

国家的支持态度也很明确,去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保险业“国十条”就强调要推进产品转型升级,并首次提到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

至于居民是否真的买账,还要看这些新销售的分红险最终的红利实现率。

自救

另类投资助力新质生产力。

如果说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是推动险资入市的基础之一,那么“国十条”的真意显然并不是鼓励险资着眼于股价涨跌赚差价,而是彻底激活这些长期资金稳定资本市场的功能。

所以过去一年,我们看到的更多是险资举牌,是从单纯的权益投资逐渐加码到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不仅能够为保险公司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和分红,还可能涉及到被参股、控股公司的治理权。险资这一轮热衷于举牌银行股,也未必没有业务协同的考量在里面。

毕竟在“报行合一”的政策背景下,营销费用受到一定限制,精准营销才能稳固市场份额。而保险公司参股银行后,双方可以基于更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内部协调来优化费用结构,降低合作成本,提高营销效率。

并未举牌银行股的新华保险,其权益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行为逻辑就更值得探究了。

在投资品种方面,新华保险除了高股息策略,还有两大原则。一是紧跟国家的产业方向,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和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二是狠抓行业龙头,比如即将被吸收合并为券商新龙头的海通证券H股。

新华保险举牌上海医药、国药股份,就是体现了其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从资产端和负债端对医疗康养产业进行全方位布局,以期分享医疗健康行业未来发展的长期红利。

据悉,截至2024年6月末,新华保险服务实体经济投资规模超过9200亿元,服务国家战略投资规模达2600亿元。其中,助力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系体系建设投资余额418.77亿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投资余额1707.9亿元。

同时,险资投向信息基础设施等新基建的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登记规模超过 2000 亿元,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债权计划、股权计划登记规模超过 5500 亿元。

例如中国人寿去年就携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及云南能投,三方共同出资成立云南新能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100亿元,用于投资水电行业。这与其他险资举牌电力及公用事业上市公司的行为,有异曲同工之妙。

股权投资、另类投资虽然风险较大,但在低利率的大环境下,这似乎已经成了资金成本仍旧高于4%的险资们不得不冒的风险。

因为更尖锐的问题在于,如果没有像险资这样的耐心资本支持,中国的新质生产力要如何发展,市场信心要到何时才能恢复,都将成为更复杂的问题。

这几个月快速下跌的利率,正是对经济悲观预期的真实映照,而这种跌速让险资等金融机构的预定利率、市场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并没有很好的发挥防范利差损风险的作用。长此以往,保险公司的亏损会越来越大,严重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

买银行,投科创,险资何尝不是在自救。

责任编辑 | 陈斌

环球老虎财经app
让你成为战胜市场的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