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街小学 -
【你好,皂荚娃!】
这份新生入学指南,请注意查收……
- Part 01 -
2024年8月31日
上午8:30--10:30
请家长带孩子入校报到
1.入学通知书;
2.预防接种证复印件和查验单(到接种医院打印);
3.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首页+户主页+孩子页);
4.报名当天监护家长的身份证。
- Part 02 -
1. 一个分层、轻便的书包
准备一个大小跟孩子的身高匹配,质料要轻、肩带要宽阔,内有隔层,外侧有侧兜能放水杯的双肩书包,功能不要太多,书包需要缝上或贴上名字和班级。
2. 挑选大小适宜的笔袋
建议选择层次分明、功能简单、样式朴素、能装下直尺的笔袋,并在右下角缝上或者贴上姓名贴。不建议选择功能复杂的铁质文具盒,避免孩子课堂上频繁地开关文具盒影响安静的学习氛围,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3. 多支铅笔
书写汉字选用木质铅笔,不建议使用自动铅笔。每天准备多支铅笔,于前一天晚上在家削好,加强使用铅笔的安全教育,以免被铅笔尖戳伤。削笔刀或削笔机不带到学校使用。
4. 橡皮、直尺
橡皮要擦得干净,不要过度追求颜色和形状的美观,准备橡皮2块(一块备用)。建议使用15cm无折叠直尺。
5. 透明书皮
建议准备适合课本尺寸的透明书皮,发了新书当天即给书本套上书皮(贴好班级姓名贴)。
6. 粘贴方便的姓名贴
孩子进入小学后,因心理特点和自理能力正在养成中,需要书本、铅笔、橡皮、水杯等个人物品上贴上姓名,方便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所以姓名贴多准备一些。
7. 文件袋
准备若干能装下A4纸大小的文件袋,用于分类收纳语文、数学及其他学科的书本、作业本等。
1. 水杯
要有盖子,不要玻璃的,贴上姓名贴标注,可以为孩子自备水,也可以在学校取水,学校每个楼层都配有饮水机。
2. 干、湿纸巾
书包里放一包干纸巾和一包消毒湿纸巾。教育孩子养成下课如厕习惯,不能奔跑,有困难要敢于向老师请假或者寻求帮助。
3. 运动鞋
孩子每天都有大课间活动,运动量较大,所以需要为孩子准备运动鞋。
- Part 03 -
孩子上学穿的衣裤、鞋子、袜子等,要干净整洁。做到勤洗头、勤洗澡、勤剪指甲。
孩子上小学后没有课间加餐,应逐渐养成按时进餐,每餐尤其是早餐要吃饱、吃好的良好饮食习惯。
不带零食、玩具、钱、手机、电话手表等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到学校。
尽量在晚上九点二十以前睡觉,保证孩子有10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家长要指导孩子学习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指导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学会削铅笔,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等。每天整理书包,备好第二天需要用的书本、文具。
整理书包小贴士
1. 先把书包里的东西全部拿出来。对于不必要的物品全部取出。
2. 将书包里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可分为教科书类、作业类、学习用品类、生活用品类……
3. 整理物品要按照由大到小、从主到次的顺序依次摆放。
4. 初期多练习,多指导,渐渐养成独立整理书包的习惯。孩子整理好以后,家长们看一看,多鼓励,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好习惯。
- Part 04 -
1. 适当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充足,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
2. 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要求孩子早晨起得早,早餐要吃饱,午餐前不吃零食,晚上早睡,少看电视,少用电子产品。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做适当的家务,洗袜子、扫地等,提高孩子的劳动能力,培养责任感。
引导孩子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物品。学会自己穿衣、洗脸、端饭、擦桌子、扫地等小事,加强孩子自理能力。
1. 有交通常识(行走,坐车,过马路等遵守规定,注意安全)。
2. 注意运动时的安全(游戏时、体育活动时、玩耍时等)。
1. 每天陪孩子专心干一件事情,培养专注力(拍皮球,拼图等)。
2. 在生活中认识一些常用的汉字,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周或每天固定时间给孩子阅读,养成安静阅读的好习惯。
3. 引导孩子学习正确的坐写姿势。
1. 家长可以用轻松的语气告诉孩子将要进入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2.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不要随意打断孩子,要培养他的专注力等习惯,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1. 与人交往时引导孩子学会谦虚,学会倾听,学会有礼貌地与他人交往。
2.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以正面教育的方式耐心教育引导孩子,在心理与思想上与孩子多沟通,与孩子产生共情,鼓励孩子大方、有礼貌地表达。
- Part 05 -
1. 进出校园:学校实施封闭式管理制度,如需进入校园请联系班主任并在门卫室做好登记。
2. 接送孩子:校门口道路较狭窄,建议绿色出行,尽量不要开小车,以免造成拥堵。提醒孩子过马路注意安全。
3. 文明约定:自觉爱护环境,不在校园内及周边吸烟、吐痰、乱扔垃圾,给孩子树立榜样。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航线。
北街小学与您携手静待花开,
共同开启孩子人生美好的旅程。
编辑:李莎
一审:袁芳
二审:邱洪英
三审: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