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缙云促共富 | 新碧街道:“点龙成金”,打造共富IP

时事   2024-12-14 17:27   浙江  




谈经验、拼干劲,晒出强村富民好项目!“缙云组工” 今天推介的是“我在缙云促共富”活动中新碧街道分享的优秀项目:“点龙成金”,打造共富IP。

图上这条元宵节“顶流网红缙云龙”,正是由新碧强村公司联合13个村共同打造。 近年来,新碧街道弘扬“龙”的精神、凝聚“龙”的力量,唱响强村富民三部曲,实现村集体经济“活水长流”。


第一曲

舞好“龙”头,聚势发展

全面拓宽强村路径

“龙头怎么摆,龙身就怎么动”。新碧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切实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多元发展路径,借势“千米巨龙”游出强村富民路。2024年1月至10月,新碧街道经营性收入达100万元以上村5个,占比38%;50万元以上村11个,占比85%;强村公司产值达702.3万元,实现利润389.8万元。




第二曲

盘好“龙”身,顺势而动

全力筑牢共富根基

近年来,改造提升后的上小溪标准厂房,租金收入达196万元,增幅达10%。街道各村借力园区开发热潮,因地制宜、优化提升物业“自我造血”功能,不断夯实物业经济在村集体经济中的压舱石作用。



固底板


利用集体土地资源置换投资本金,在经营“项目”上做起“活”文章,做大做强物业经济。今年预计13个行政村经营性固定资产近亿元,物业经济收入超1800万元。



补短板


坚持以工哺农,以工促农原则,补齐开发区生产生活等配套服务,目前,村级物业项目涉及农民公寓、农贸市场、超市大楼、标准厂房等,真正让外来人口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锻样板


立足各村发展实际,打破“小散乱”的租赁经济模式,通过创新发包经营,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对现有资产进行整合管理,规范运营,降低成本,纯收益增加100万元以上,打造了市场化运营的“龙头样板”。




第三曲

画“龙”点睛,蓄势跨越

全域升级美食经济

近期,位于新碧美食特色区的地摊火锅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爆火出圈!高峰期时,要排队半小时才能吃上一口。而这,仅仅只是新碧街道近千家美食店铺的一个缩影。

新碧街道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商贸氛围浓厚。如今,街道抢抓开发区人气旺、需求多、底蕴足的优势,以“龙”文化赋能实体经济,全域迭代新碧美食经济圈,开辟共富新场景。



跨村联建,以“龙头党建”凝聚发展合力


坚持“龙头党建”引领,组织跨村合作,共同投资560余万元,改造铁皮棚店面5500多平方、摊位300余个,盘活3000平方闲置场地资源,推进黄碧街美食广场和下小溪夜市联动经营,实现业态互补。项目实施后,总收益达655万元,其中强村公司收入物业管理费150万元/年,下小溪收益达116万元/年,黄碧街收益达389万元/年,推动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



特色招引,以“龙头品牌”实现引流赋能


着力实施石龙亮化工程,每到夜晚,整个美食特色区星光璀璨,招引的柳州螺蛳粉、广式茶点、韩式烤肉等各区域特色美食汇聚于此。项目还吸引了各地商户来新碧街道投资创业,创造了就业岗位150余个,带动1000多人就业,未来还将带来更多元化的市场元素,实现以美食创商机、以商机造商圈的良性循环。



文旅融合,以“龙头文化”带动富民增收


新碧街道擦亮600多年“小溪大龙头”文化金名片,利用春节、国庆等节假日,举办元宵龙灯会、美食节、婺剧文化节等活动,聚集人气,开设农副产品集市,为宅基麻糍、三都爽面、新康红糖等本地特色美食拓宽销路,以点带面助推新碧美食经济圈拓圈生财。仅今年元宵节的非遗文化展示活动,就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收益100多万元,实现了热闹喜庆过元宵与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的“双赢”,物质与精神的共富。





 下一步,新碧街道将以蛟龙出海之志、龙腾虎跃之势,奋斗实干、担当争先,持续迭代舌尖上的共富产业,解锁工农融合共富密码。




来源

新碧街道

编辑:蔡岱霖    二审:陈柳蓉    三审:梁彬彬

重点推荐


重/点/推/荐






缙云组工
介绍组织工作,了解民情民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