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宝宝”安家记

文摘   2024-10-18 21:47   四川  






这次的好习惯养成

一起为“衣服宝宝”

安一个家



又到了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各显神通的时候了



好方法

大家用

智慧的探索之旅






《3—6岁儿童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建议清单》中明确提出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教师敏感捕捉幼儿的问题和需求,由此开启了中二班“衣服宝宝”安家记的探索之旅......




一 、衣服宝宝放哪里?




冬天,孩子们脱下的衣服虽然叠放整齐,但这种场景在起床时经常发生......甚至因此而错拿衣物。



想一想,怎么办?

“那怎么办呢?”老师顺势而为,将球抛给孩子。孩子们或用语言、或用绘画表征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安康:“我把衣服塞在枕头下,肯定不会掉了。”


豆苗:“我抱着衣服睡,就不会丢啦。”


其他小朋友:“我们把衣服放床尾吧。”







试一试,可行吗?


小朋友想的方法怎么样呢?老师鼓励每个孩子自选方法进行尝试。


安康枕头下面的衣服乱成一团,还有深深折痕;


豆苗的衣服不知何时从怀里溜走,满脸失落;


放床尾的衣服还是掉得到处都是。





教师思考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主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老师抓住孩子们自己在午睡环节中发现的“衣服掉落在地”的问题,以此为契机,引导幼儿积极想办法并亲自操作,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二 、哪些工具可以用?


通过亲自验证,三种方法都不可行。一天,东东得意地说:“我把衣服放窗台上,就不会掉。”但是有小朋友反驳道:“我没有窗台怎么办呀?”不靠窗台的小朋友只能另想办法了。



“收纳工具”的讨论



登登:“放创意区收纳箱吧。”

皮皮:“只有四个,不够放呀。”

菲菲:“我们可以叠好放在自己的桌子上。”

琪琪:“放在图书区的垫子上。”

元宝:“睡觉的时候脱了衣服再拿出来,太不方便了。”

诗诗:“对呀,还会感冒的。”

猪猪:“把椅子抬进去,放在我们的椅子上,就不会掉下去了。”

安康:“可以一人一块地垫,把衣服放上面。”





通过交流讨论,大家纷纷赞成猪猪的“椅子方案”和安康的“地垫方案”。





教师思考

教师思考:中班幼儿思维活跃,他们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不同想法。老师在鼓励幼儿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充分讨论、相互置疑、相互补充。在同伴交流、相互影响下,孩子们筛选出了“认为可用”的收纳工具。



三、这些工具适合吗?


那“椅子方案”和“地垫方案”真的适合吗?孩子们开启了再一次的操作验证。



椅子方案



小陈着急地说:“椅子挡住路,我过不去了。


仔仔也不悦地说:“我今天中午进来的时候还碰到脚。”







地垫方案



:“衣服散开会接触地面,不卫生。”

:“今天上厕所的小朋友不小心踩到了我的衣服。”




通过尝试,孩子们发现“椅子方案”存在安全隐患,“地垫方案”存在卫生问题,都不可行,需要再搜索新的工具。



教师思考

教师思考:实践检验猜想,在安全和卫生可控的前提下,教师应给予幼儿操作与体验的机会,让幼儿自主发现其中的问题。



四、关于“使用鞋洞”的辩论会


工具寻找还在持续进行中,一天,可可说:“我发现每张床下面都有一个放鞋子的洞,我们把鞋子拿出来放衣服裤子,就不会掉了。”





这个想法引起孩子们的热烈讨论,听听看他们怎么说的:



反方观点:


1. 那个洞是放鞋子的,很脏。


2. 这个鞋洞,能放得下我们的厚衣服吗?


3. 用来放衣服了,我们的鞋子放哪呢?


正方观点:


1.像吴老师一样,把鞋洞清洁消毒就干净了。


2.把衣服叠整齐再塞进去,放得下。


 3.鞋子可以放自己的床边。



最终,赞同的声音居多。经过几天尝试,大家一致认为可以使用鞋洞放置衣服,孩子们还提出要定期清洁“衣服宝宝的家”,并用笑脸和哭脸挂牌标记清洁状态。





教师思考

“使用鞋洞放衣服”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想法,老师顺势利用争议,组织孩子开展辩论,辩证思考。并且,通过后续的操作试验,孩子们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并关注到使用过程中卫生清洁的重点问题。




五、弟弟妹妹有这个烦恼吗?


新学期,我们变成大班的哥哥姐姐。换了新寝室,他们依旧沿用这个方法放置午睡时脱下的衣服。那弟弟妹妹有这个烦恼吗?他们又是怎么办的呢?


孩子们分组去采访其他班级的小朋友和老师,发现不少弟弟妹妹都存在午睡时衣服会掉落在地的烦恼。因此,“好方法,大家用”的宣传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孩子们分工讲述了“我们的探索过程”、“好方法,好在哪?”、“鞋洞清洁方法”,得到了弟弟妹妹的赞同。







教师思考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同伴的榜样示范,大班哥哥的做法激发了中小班的习惯养成动力,传递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反过来,经验分享也让大班的孩子增强了养成好习惯的信心,并且在经验分享中巩固已有习惯。




好习惯

人生的敲门砖

从容应对挑战

自律 高效 健康的时光

让童年

更加绚烂


 



成都市第十四幼儿园
聆听童音,感悟童真,让我们一起共谱十四幼美丽和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