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文为作者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诗:温州旅游体验师郑明晓,字愚之,号云溪山人,喜欢山水与旅行,自云“心与山俱寂,鸟与林同欢。人生本平淡,流水自涓涓。”
图:温州旅游体验师胡炎。
人间八月百花尽,花径菊花早盛开。
隐遁桃源何处觅,谁知迁到此中来。
1、望庐山三叠泉瀑布(平水韵)
泉飞三叠响云天,可惜无缘逢谪仙。
2、五老峰雾凇(平水韵)
五老峰中开雾凇,琼枝玉树白芙蓉。
待晴亭里待晴日,一阵寒烟一雪峰。
3、冬宿牯岭(平水韵)
红房琼树满山城,灯火依稀映雪明。
4、美庐(平水韵)
蒋家别墅貌如初,人去楼空岁月除。
5、冬过花径闻大林寺被如琴湖所淹(平水韵)
花径无花融雪花,草堂寂寂夕阳斜。
6、仙人洞(平水韵)
洞字仙人实在多,庐山云穴又如何?
7、锦绣谷(平水韵)
断崖千仞倚奇松,滴水绝岩冰未溶。
8、御碑亭(平水韵)
骑鹿升仙去,仙人何在哉?
白云掩翠雪浪涛,银海白波呈岛礁。
沓嶂苍茫自缥缈,雾淞沆砀任逍遥。
仙人洞里纯阳去,五老峰中太白邀。
其一
君从故城发,我自杭城闲。
相约住牯岭,结伴游庐山。
牯岭夜来大雾起,行道依稀人来还。
街上路灯晕蒙蒙,饭店人家明灭间。
梦醒忽见白茫茫,雾凇一夜妆新颜。
驱车心向三叠泉,雾凇沆汤山道弯。
庐山山水寄吾心,三叠飞泉行路难。
持杖行得一身汗,有人下行有人攀。
忽闻水声从天降,寒烟阵阵落人间。
瀑布三叠望不尽,一叠一声落潺潺。
世人但知谪仙诗,不知谪仙未到此。
吾想谪仙若到此,飞流如何落笔纸。
又想夏日雨后来,声势远震九万里。
激流喷壑映日照,凉风阵阵彩虹起。
吾若有幸观此景,此生此世心已矣。
返往五老峰,雾凇淡复浓。
五老岭下最险绝,五老峰上多奇松。
雾凇压松松挺直,不似他树弯腰从。
一树青松一精神,万树松林雪芙蓉。
一阵寒风一阵烟,一阵寒烟一雪峰。
谪仙登望叹不已,欲将此地巢云松。
我今登巅如登天,五老峰上雾重重。
待晴亭里待日晴,雪日一出刹又蒙。
一峰峰顶望远处,雪雾茫茫了在胸。
前路忽遇雪行客,言从五四三二峰。
我问前路景若何?云雪壮观平生逢。
四峰顶上松如虬,三峰岩陡最险凶。
我欲迎雪再攀行,胡炎怕险不敢从。
其二
二十年前游庐山,含鄱口上看初阳。
不见日出唯见雾,四围空空雾茫茫。
二十年后游庐山,含鄱亭中落夕阳。
西望五老雪隐隐,东眺大月云苍苍。
鄱阳遥望缩一潭,对面巍峨是汉阳。
其三
才别仙人洞,又往大天池。
手持登山杖,口吟谪仙诗。
谪仙庐山凡五游,我今重游亦不迟。
相呼下山脊,松林翠苍苍。
圆佛石殿空寂寂,天池塔据路中央。
石刻亭中照江崖,阳明诗题刻上方。
山寺谁落山顶台,皇帝三敕声名起。
开山祖师晋慧持,其兄慧远净土始。
庐山山下东林寺,庐山山顶剩旧址。
东林寺里天聪泉,山顶寺中有天池。
池水一方泉依旧,吾今来此一饮之。
传说此泉文殊凿,双手插石化瑶池。
泉水清冽流不竭,茶圣第十泉称之。
传闻夜来有佛灯,如星似月未可知。
斗姆亭里清风扇,文殊台中阳明诗。
龙首崖上松如虬,崖下深渊万丈收。
倚松遥对铁船峰,如剩飞龙逍遥游。
松涛声里响山泉,到此不妨身一留。
待到谷底再回望,悬崖绝壁愁攀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