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晴听风】双品居 | 小院茶约,邂逅时光的清欢

旅行   2025-01-12 17:43   浙江  

本图文为作者原创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温州旅游体验师朱小芹:笔名无晴听风,温州市作协会员。带上自己的阳光,积攒生活的馈赠,让平凡日子里点滴美好都留下痕迹。


双品居茶馆














不久前的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带火了大理的“有风小院”,谁不想拥有这样一个院子,短暂地逃离城市的喧嚣,与三五好友喝茶等风,告别精神内耗,来一场治愈之旅。
又一次去龙湾寺前街,找到了比“有风小院”更治愈的地方,那就是“双品居”茶馆。于热闹的古街区,这里更显静谧,颇有种“大隐于市”的感觉。


这里不仅有治愈的风景、风雅的小院,这里有茶,有咖啡,有故事。



双品居茶馆位于繁华的寺前街上,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姜毓麟古宅四合院。它源于光绪年间,昔日繁华的协丰商行不再,幸而老宅本身就是记忆。小院如今古韵依旧,高墙青瓦,古朴典雅。从门口的牌匾和过道的古琴起,无不显示那个年代的字号,和古宅的精巧。

踏入茶馆,仿若踏入了一幅古韵墨画。
推门而入,充满中式元素的庭院,是围炉煮茶的所在。茶馆整体是一个二进四合院,榫卯架构的屏风,隔出私密又通透的小天地;绿树下,露营椅、小方桌,一壶冒着白烟的茶,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扑面而来的古风古韵,雅致极了。 




安静游走于整个庭院中,闲庭回廊里,每处景色各有不同。雕花窗棂透进斑驳日光,洒在温润的原木地板上;湛蓝的光晕中浮现出灵动的花窗,将月色引入庭院,在动静相接中流淌出自然的妙趣。

古朴清幽的小院,处处有巧思,布置了字画、折扇、古朴茶具等;置身其中,拍照打卡、品茗闲谈也别有一番情趣。

夕阳的余晖飘洒而下,小院仿佛被染上一层淡淡的金色。厅堂横匾上的“问茶望心”,在光影中凝练出新的视觉体验。
从厅堂后绕道上楼,是双品居风格各异的独立包厢,有清风,问茶,望云,听雨,疏影……,美学风格和功能定位各不相同。在这里,双品居景层和景点循序展开。

双品居

楼梯转角,墙上草蒲与光影相呼应,营造出一轮黄月亮,亦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坐在竹帘挂下的私密空间,有摄影师同伴在,我们将叙事与诗境营造。静坐厅堂,清闲无事,书页翻动,“听风听雨听花落,见山见海见自己”。

我偶尔抬头隔窗望向远方,想象着那些遥远而神秘的故事与风景。观如见心,茶亦如是,问茶无答,心已安。

年末冬寒,悄然降临,带着几分沉静,几分深邃,还有几分难以言喻的温情,静静地铺展在每一寸土地上,也悄然走进了双品居的小院。

院落中,在树旁,煮一壶热茶,再搭配双品居的砂糖橘、板栗、精美茶食,和同伴闲话清谈,看枝叶随风摆动;围炉煮茶拍摄打卡,这大抵是闲散时光里最好的消遣。
寒风在外肆意地呼啸,一方小院如同温暖的港湾,静静等待着归人的脚步。



壁炉上的茶壶开始跳舞了,赴约的朋友们也陆续到齐。冬日的小院,犹如尘世中的世外桃源。
同伴们围炉而坐,中式糕点和应季水果,一壶热茶、几盏杯…….,映衬在这四方灯座上,温馨的光点塞满惬意,灯暖茶香。手握热茶啜饮,微烫的温度让人由内而外地放松暖和起来。


南宋诗人杜耒《寒夜》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街寒夜,在这雅致的院中,品茶、品人生,每一个意象都是美好的具体模样。
夜幕下的双品居,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像是艺术家手中的调色盘,把小院修饰成令人心神向往的烟火之地。身着素衣的茶艺师,手法娴熟,轻轻拿起茶具,将如琥珀般清澈明亮的茶汤缓缓注入杯中。袅袅升起的轻烟,与茶香交融,令人沉醉。



千年古街,四周群山,从繁华老街到静谧小院,只差一杯茶的距离。

夜渐深,起身出茶馆,寺前古街温情而静谧。走在石板路上,深邃的古宅庭院、浓密的古樟树影、幽静的深巷花木,如同穿越时空的长廊,神秘又熟悉。老街深处那些年代久远的建筑,在昏暗的夜色中也来不及一一领略。

站在街头,回望双品居茶馆,眼前浮现汪曾祺的《慢煮生活》:“我以为,最美的日子,当是晨起侍花,闲来煮茶,阳光下打盹,细雨中漫步,夜灯下读书,在这清浅时光里,一手烟火一手诗意”……
图:旅游体验师白云、周建海、无晴听风


附:旅游体验师视频

作者其它游记请点击: #无晴听风

温州旅游体验师
爱生活,爱旅游,爱在山水之间;看风光,看人生,看出真实自己。2013年起温州市旅游局率全国之先建立起一支高标准专业化体验师队伍,旅游体验师们持证上岗,对旅游场所明察暗访,提出建设性意见,分享原创游记攻略,向旅友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