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也是甲午海战沉舰水下考古工作开展10周年。12月18日CCTV-1 22:30档,《寻古中国·水下考古》系列第五集《甲午沉舰》,充分利用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在山东威海海域发掘出的甲午沉舰遗物,从考古视角解开一个个甲午海战之谜。
山东威海湾刘公岛前的海域,曾是日本蓄意发动的中日甲午海战最后的战场。2017年,考古人员使用现代海洋物探设备,在这里扫测出17处水下线索点。同时根据史料推测,甲午海战沉舰很可能就在这片海面下。
2020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爆发126周年纪念日当天,一块18.7吨重的铁甲被成功打捞出水,它就是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主炮装甲堡的铁甲。
定远舰,作为清政府委托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制造的一等铁甲舰,装备精良、防护坚固,当时被人们誉为“遍地球第一等铁甲船”。这样一艘战舰为何终究难逃沉没的命运?
战争爆发后,日军集中火力猛攻定远舰。正面打不赢,日军就在暗夜里用鱼雷艇偷袭定远舰。鱼雷的攻击位置往往在水线之下,这是军舰比较薄弱的地方。遭到日军鱼雷艇偷袭的定远舰最终因重伤而搁浅。为避免定远舰资敌,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下令用炸药将其炸毁。
2022年,在距离定远舰遗址不远处,考古人员在淤泥中发现了北洋海军巡洋舰之一的靖远舰遗址,出水了包括克虏伯炮弹的定时引信、装满霰弹的木制炮弹箱等一批当时先进的武器装备遗存。由此看来,北洋海军战舰的军事实力似乎并不落后,但为何会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呢?
黄海海战中,靖远舰曾被数百枚炮弹击中,船舱被炸起火。然而,它在还未来得及完全修复的情况下,又投入威海卫保卫战中。1895年2月9日,靖远舰被两枚炮弹先后击中,最终沉于威海港内。
一次次下水探摸,让考古人员一点点拼合出北洋海军将士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印记。2023年夏天,考古队员在探摸中意外发现了一把勺柄已经弯折的镀银铜勺,勺柄处錾刻有“来远”二字。这把勺子能否成为判定此处掩埋着北洋海军来远舰的重要依据?
上面这张照片拍摄于1871年,是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驾驶班毕业生的合影,其中大部分人当时仅十几岁。在20多年后的甲午战争中,他们大多成为北洋海军主力战舰的管带,在炮火中与战舰一同壮烈殉国。
《甲午沉舰》节目通过实地探访、水下文物、史料记载与历史影像,描绘出北洋海军的兴衰史,以及将士们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和英勇气概。
12月18日CCTV-1 22:30档,《寻古中国·水下考古》系列第五集《甲午沉舰》,与您重返130年前甲午海战的现场。
来源:央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