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大方县的三十六个乡镇,犹如三十六个风景各异、风光美丽的花园,散发着迷人的芬芳。位于大方县城北部,与七星关区相邻的八堡彝族苗族乡以其独特的魅力时常令人心神往之。
走进八堡乡,别具神韵的山水美景令人陶醉。八堡乡面积有一百多平方公里,共九个村,四万多人,十余公里四季常青、连绵秀丽的青龙山由东南向西南方过境,向七星关区和云南省方向逶迤而去;有从东往西的海马箐大山山岭相连、群峰逐涌,在八堡乡中部雄踞一方;有申家寨山梁子层林叠翠、由东北向西南蜿蜒而行。八堡乡境内真是青山巍巍、良田万亩!青山良田间,两条河水蜿蜒流淌、山水相伴,风光迷人!
八堡人有句顺口溜:“八堡好景实在多,青山秀美映清河。各处风光看不厌,海马箐上看日落。” 我与好友曾在三年前登上海马箐山顶去看风景,由于树林丛生,我们虽未找到传说中山顶上那两棵枝干相连的千年夫妻树枯死的树桩和新长的小夫妻树,但我们在海马箐顶端侧边的草坡上,登高观赏八堡全境,俯视四方村落林田,举目远眺百里苍山,目睹晚霞灿烂织锦,几年来记忆尤新,依然壮我胸怀。
八堡乡散布在山水间的几十个自然村落,多数聚族而居,大的三五百户,小的三五十户,一寨一景,画图难足!中箐村便是其中一个美丽的村庄,村庄一千余户六千余人,房舍建设在海马箐和申家山梁地带,村庄里有山有田,山峦奇秀,有九山如狮,一山似钟,当地老人戏称“九狮绕钟”,村庄里有田有树,杉木成林、郁郁葱葱,当地人戏称“文笔插天”。中箐河在村庄里绕村而过,流向赤水。上世纪六十年代,为方便群众往来和生产便利,政府组织在中箐河上分段修建了十三座小型石拱桥,远远望去,那仿佛是五线谱上的美丽音符。八堡乡荆竹村河水穿村而过,流入六圭河后,流入乌江,村庄傍山顺河而建,河畔田畴交错,一到秋天“十里稻香”,荆竹香米,多年来在全县享有盛名……
中箐村美景。申晓东 摄
走进八堡乡,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令人沉醉。
八堡乡苗族众多,每年端午节,八堡乡苗族都要在乡政府驻地东北边的上百年跳花台开展苗族“万人跳花场活动”。县内其他乡镇的、邻近七星关区的、稍远一点四川靠近贵州的部分苗族青年,也会赶来参加。苗族男女往往身着自己的节日盛装,展示传承千年的苗族服装多彩靓丽的艳美,那场面,图画难画全、摄像难照完!优秀的苗族乐器“芦笙演奏”选手,在跳花台上边奏边舞,一般是双人分组分别手按芦笙(有短、中、长三种)“音符”,从祖传下来的几十个曲谱中,随机选奏出美妙曲调,演奏者顺着曲调的节律翩翩起舞,往往“你方奏罢我登场”!高桩舞、矮桩舞、滚地舞常常精彩呈现,台上高潮迭起,台下掌声经久不息……更为精彩的,还有爬杆舞,在跳花场中心竖牢一根高约10来米的大杉木杆,顶端放有一朵系有红色彩带的大红花,还有一个装有120元人民币表示月月红的红包,有实力的苗族青年双脚倒缠木杆,一边手持芦笙一边吹奏欢快的曲调,停停爬爬、吹吹奏奏——直到倒爬至木杆顶端,才翻身胸戴红花、口含红包,赢得众人赞许和喝彩。
八堡乡跳花节。李富春 摄
“平时愿听芦笙曲、一生应喝水花酒!”在我们黔西北的八堡等乡,常有人如此感叹。勤劳智慧的八堡乡苗族,在跨越千年历史的生产生活中,他们祖辈相传,用本地上等稻米、祖传土酒药、陶瓷坛罐等器具酿制了清纯可口的苗族水花酒,这既是当地苗族人民平时自制自饮的好酒,也是款待嘉宾客人的美味。记得十年前的一个周末,一位来自香港的商人到我县考察时,酒量较大,多次接待他均无醉意,后来到了我们八堡苗寨,我们苗族群众用水花酒接待他,闻着满屋四溢的酒香,喝着入口纯味的美酒,他侃侃而谈,渐入佳境,最后“绵绵入睡”。第二天,他惊呼:“我由北到南,喝酒多年,都没醉过!八堡水花酒,真棒!”
八堡水花酒。杨儒瀚 摄
要喝水花酒,得听敬酒歌。在八堡,每逢有贵客光临苗寨,八堡的苗族在款待客人前,都会唱起敬酒歌,若是苗家的婚宴喜庆,那些苗族青年敬酒歌声袅袅,把欢庆气氛尽情渲染。
八堡乡敬酒礼仪。李富春 摄
走进八堡乡,蓬勃发展的文化氛围令人心醉。我有十多位同学都是八堡乡人,谈到文化,他们信心满满。
解放前,八堡乡人就重视文化,办有几个私塾,培养了一些人才。1924年,出生八堡乡中箐村的彝族弟子杨伯瑶,进入黄埔军校就读,与抗战名将薛岳等同是黄埔军校一期学生,他们曾聆听孙中山、周恩来的讲话,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伯瑶心灰意冷,父丧回家不再复出。后由于他在八堡乡兴办教育、促进民族团结、支持红军、在解放军解放贵州毕节和大方时,他积极带头并发动村贤乡绅贡献粮食……解放后,他被任用为毕节地区民委主任,后调任贵州省民委副主任。为纪念他对当地文化的贡献,至今八堡乡中箐小学校园还为杨伯瑶塑像以作纪念。
彝族文化代代有传承。由于八堡乡彝族人口多,重视彝族文化传承发展,解放后,八堡乡彝族中就有一些对彝族文化有造诣的人士,经过层层选拔,到中央民族学院(大学)任教。
恢复高考后,八堡乡更加重视教育,高考尤其是中考录取人数在全县遥遥领先。当时的八堡乡长兴小学每年考取大方县师范学校的有20至30人,还有部分是七星关区的学生考取毕节师范学校,录取人数几乎占大方师范的五分之一。培养的师范生毕业后分配到全县各乡的学校,为全县基础教育做出贡献。八堡乡重视教育出俊才,教育发展了,八堡乡在省外、省城、市区、县里工作的人逐渐增多,各行各业人才辈出。近几年来,八堡乡有1名学生被浙大录取、4名学生被清北录取。2024年考上大学的学生40余人。
八堡,还是一片“红色的沃土”。1935年4月,罗炳辉、何长工等率领的红九军团队伍进入大方;1936年2月,贺龙、任弼时等带领的红二军团和萧克、王震带领的红六军团进入大方,留下可歌可泣的长征佳话。在此期间,八堡乡苗族彝族“拥红护红”,有很多苗族青年加入红军。多名八堡六寨苗族人代表还与王震将军留有珍贵的合影;在此期间,有彝族群众“冒着身家性命危险”收留受伤红军,把红军治疗康复。
而今八堡,又是一片乡村治理的热土。近年来,八堡乡党委政府注重开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建设美丽乡村。前两周,我与几位友人又一次走进八堡乡,我们行走在八堡乡村村寨寨,沿途庭院整洁、道路干净、空气宜人,顿生“美丽乡村是我家,居住城市不如她”的惬意。八堡乡人大主席李德义欣慰地告诉我,2022年,八堡人大代表审定了八堡乡建立环境治理制度,每年政府出资部分、群众出资部分,持续实施乡村净洁靓丽工程,深得人心。
八堡乡发放助学教育奖励金现场。漆举才 摄
2023年,八堡乡倡导八堡籍“能人”自愿捐赠,集资48万设立八堡乡助学教育基金,为八堡的文化发展“筑基培源”。听后,我当即感慨:令人陶醉的美丽的八堡乡,已俏然走在时代前列,一定会在美丽中国建设的春风细雨中绽放出更加迷人的乡村新花……
作者简介
岳荣,毕节市作家协会会员。
往期回顾
投稿需知
“文艺风云”平台,立足贵州,面向全国。聚焦文艺,欢迎投稿。
来稿要求如下:
①平台刊发作品要求原创,散文、随笔、文艺短评为主;
②字数请控制在3500字以内;
③来稿请附100字以内个人简介、生活照片1-2张,及作者联系电话;
④投稿邮箱:531284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