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丨可布村:山水为幕 文化为魂 乡村宜居

文摘   2024-10-31 20:15   贵州  

“盖闻明皇开奠社稷,调北征南,始祖鞭落居耕,生息繁衍,兴村作寨,名革拱村,自始至今兰桂腾芳。”这是布依四十八大寨之一的落别乡可布村。走进村寨,民居依山而立、傍水而居,房屋错落有致,古树参天,绿树成荫,仿若世外桃源。

可布村航拍

1382年起,来自红河北岸(云南与广西交界)的卢氏第三代卢章程和马氏始祖马云东带领族人进到贵州的山区“可布”定居,繁衍生息。后来,卢、马两家的亲朋好友,还有一些外姓家族也陆续迁入可布,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村落。

可布村航拍

可布村位于六枝特区落别乡南部,地处六枝特区、关岭、镇宁三县交界处,是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上游。境内除了川流不息的可布河,还有大大小小的水井15口,由此名为“可布”,布依语称“考么”,意为“水的源头”。

可布瀑布

可布村位于可布河的下游,原本一路缓行的河水到此奔流而下,似珠帘半卷、如春花绽放,飞珠溅玉,点点随风散去,形成一道三岔状小瀑布。瀑布下方自然形成一汪深不见底的碧绿水潭,伴随着哗哗水声,碧波荡漾,山水一色。再往下,河水蜿蜒流入田间地头,滋长五谷……这里,正是远近闻名的可布瀑布。

可布瀑布航拍

落别乡可布村村民王天元说:“可布瀑布在关岭县、镇宁县、六枝特区及附近都比较有名气,每年六七月份,每天的游客都是几百人,虽然现在处于待开发状态,但开发前景还是比较可观的。”

“坡然”,是一座高山的名字,位于可布村卡棒寨白水河西岸的群山丛中。坡然峭壁,高达百丈,人称“貌哨”崖,布依语称情侣崖。峭壁常年岩浆滴水,浇灌出一对栩栩如生的人影,左边人影像一个小伙,右边人影像一个姑娘,远远望去,恰似一对相依相偎的恋人。

关于“貌哨”崖,当地流传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可布村村民王天元说:“可布情人崖的故事,至今流传了600多年,这个故事讲述的扁担山48寨即第三土语区(含水城、六枝、镇宁、关岭、平坝)近千个寨子,这个故事的主要主题就是爱情,打破了当时的权势关系,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欢。”

可布村现存老屋20余栋,年代最久远的可追溯到300年前。古老的建筑风格充满了历史气息,弥漫着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韵味,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2023年,可布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可布村现存老屋

可布村还立有一块高2米宽40公分、上置碑幅伸檐顶部为石头圆珠四个面一样大小的四棱碑。历经百年沧桑,碑上刻着教导村民崇德向善的内容,成为村民们的精神底色,在村民心中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

落别乡可布村村民王隆茂说:“在当时,人们的温饱还没有得到解决,为了使大家团结一心,全体村民在六月六那天来开会,必须要立一个公约在这里,大家自觉遵守,以这个公约来约束自己。”

可布村世代而居的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实践中传承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村里有着古朴柔美的民间音乐、色彩艳丽的民族服饰、独具匠心的古典建筑、独特浓郁的民俗民风……

可布村村民马兴祥发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很受游客欢迎,于是开始创业,他的民族服饰做工精细,广受市场青睐,让民族传统服饰得到推广的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可布村酷衣衫工作室负责人马兴祥说:“过年的时候去逛市场,市场上的民族服装需求量比较大,我感觉有机会,今年就在家里面创业,我主要是通过线上线下销售,上半年销量稍微差一点,但是下半年还可以。”

成熟的羊肚菌

近年来,可布村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先后打造了本地樱桃、羊肚菌、生姜种植、西红柿、布依油团等特色优质品牌,不仅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致富,更进一步提高了农业产业效益。

金秋十月,可布村收割完稻谷的部分田垄已被翻新,准备接茬种植羊肚菌和油菜。

可布村村民伍德芬说:“我们收了谷子就把地租给他们种羊肚菌,我们在这里上班一个小时十块钱,一天八个小时就得80块。”

时下,正值生姜收获季节,可布村田野里,村民们拔姜、去泥、分级……田间地头一派“农事催人忙”的景象。近年来,可布村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生姜种植,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和科学合理的规划,产业发展喜人。

可布村党支部书记陈晓雪说:“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们大力引导农户种植生姜,引进大户种植羊肚菌,带动了就业增加了收入。下一步,将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盘活辖区旅游资源、闲置资产、打造古村落,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美丽新农村。”

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 兰  浦仕美  晏子秋(实习)


编辑:潘劲潮 

值班主任:汪 琪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新闻热线: 0858-5333860

投稿邮箱: lztv5320777@126.com(附图)

END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六枝
宣传六枝,服务六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