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生得乖,眉毛往前栽
耳听大叔叫,几步辽出来
今晚《夜读神农架》主播傅云
继续和大家分享吴太地的
《品读堂戏》
蒲玉书摄
品读堂戏(五)
吴太地
堂戏历来不在露天演出,舞台布置比较简单,只需在农户堂屋里用门板搭起戏台,挂上一块被单大小的布作底幕,桌子上放一个木刻雕像即可演出。
演出时之所以会在桌子上供木刻雕像,是因为薛刚误伤太子后,太子觉得自己死得冤枉,阴魂一直在宫中胡闹作祟。太后为了安抚太子阴魂,亲自签批文书,让太子掌管天下戏班,经常赏戏消遣。每当堂戏开演,班主焚香叩拜太子木雕像后,演出才正式开始。
表演堂戏时可以男扮女装、女扮男装,丑角也可担任多个角色,戏中丑角即兴说唱打情骂俏故作丑态逗趣,尽量搞笑以图热闹。
演出结束后,东家设宴席款待戏班和宾客,席间按传统习俗恭请丑角坐上席,视他为庐陵王李显,这是从古至今沿袭的习俗,可见堂戏与李显有密切的关联。
农闲之余,班主就把老艺人请进家里学唱腔、练奏乐、排练表演。1989年,下谷堂戏首次赴松柏演出,经常在电视、电影里观看京剧、楚剧、黄梅戏的松柏人,深深地被堂戏滑稽幽默的表演所吸引,觉得本地区还有这么一台戏,感到由衷的欣慰。
流传下谷民间一直名不见经传的堂戏,走进大众视野后,立即引起了文化部门的高度关注,及时得到了挖掘、抢救和保护。在王宏萱等老艺人的组织带动下,下谷乡政府成立了业余演唱队,古老的堂戏又焕发了青春。
下谷堂戏基本源用传统的大本头剧目,其内容多为颂扬精忠报国的英雄人物,惩恶劝善的历史故事,上慈下孝的神话传奇。其中不乏杂有信神迷鬼的宗教文化,崇尚封建意识的男尊女卑,在当今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有待去其糟粕,汲取精华,注入时代的主旋律,成为雅俗共赏的民间文艺新花。
2007年以来,神农架林区非遗保护中心的费西鹏、陈光坤、吴承清、田艳君等民俗专家多次深人下谷土家族乡,通过建队伍、编唱本、筹资金等方式,对堂戏进行抢救性的挖掘整理,并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报湖北省文化厅。
2012年,“下谷堂戏”被湖北省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下谷土家族乡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王绪田被湖北省文化厅确定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随着宜巴高速的全线贯通和“双神线”的改造升级,“巫山一三峡大坝一神农架”金三角环线的成型,给下谷乡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今,下谷乡已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节点和神农架西南部的旅游重镇。倘若您来下谷乡观光览胜、度假休闲,定能一睹堂戏的风采。
主播 | 傅云
编辑 | 刘晓麟
实习编辑 | 谭海艳
校对 | 陈娇丽
审核 | 田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