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神农架 | 为了这一滴水(二)

文摘   2025-01-15 19:00   湖北  

缭绕的薄雾

漂浮在湖面如影如幻

秋日四面环山

树叶五彩缤纷映入湖里.....


今晚《夜读神农架》主播万焕

继续和大家分享易伟的

《为了这一滴水》

丁坤虎摄


为了这一滴水(二)


易伟



笔者采访了现任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大九湖管理处副主任黎宏林,从当初大九湖湿地管理局成立到2016年湿地管理局与自然保护区合并为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他就一直在大九湖湿地工作。十几年来,他见证了大九湖湿地保护全过程。他告诉笔者:大九湖湿地管理局刚筹建的时候条件相当差。办公、居住是租用的原大九湖林站一栋两层楼的房子,一个12平方米的办公室,至少坐6个人;7、8个人住两室一厅小屋,每天早上刷牙、上厕所还要排队,稍微慢一点就不行。尽管如此,比起居住在大九湖的村民已经够高大上了。


那时候,大九湖村民尽管很富庶,居住的环境却不尽如人意。由于长年累月地饲养猪牛羊、鸡鸭鹅,家家户户也讲究不起卫生来。屋前屋后鸡、鸭、鹅屎,猪、牛、羊粪到处都是。有的村民家连灶头上甚至都有鸡屎。晴天、雨天,每个人脚上都是一双胶筒鞋,可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脚穿筒筒鞋,鞋放床面前”。如此环境,让村民们毅然决然地离开这世世代代居住老屋,还是印证了古人一句俗语: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因为这些村民一旦真的离开了他们熟悉的生产生活环境,对湿地管理局、乡政府给他们画的那个大大的“旅游饼”,家家户户实在茫然。


湿地管理局负责搬迁工作的黎宏林、吴运才、刘世民反复给这12户人家做工作。九湖乡、大九湖村的干部,大会小会必讲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尽管做工作难度大,淳朴的12户村民,还是极不情愿地搬迁到了集镇。


其实村民的担忧不无道理。那时候湿地管理局和乡政府积极鼓励村民做旅游事,发旅游财。大会小会讲旅游,各级干部宣传旅游,办各类培训班培训旅游,想通过这种方式将村民发财的理念慢慢转变到旅游产业上来。然而,培训起来容易,让村民在旅游上得到收益又是何等的难呀!


大九湖位于神农架西部,西南与重庆的巫山、巫溪交界,北与十堰的竹山、房县交界,当时与这些地方不通公路。进入大九湖的公路,一条从长江北岸的神农架下谷土家族乡进入,另一条是神农顶景区进入。


那时的神农顶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约883.6平方公里,是以保存完好的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为背景,以生态多样性为特点,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主题的自然生态旅游区,是神农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又有到神农架,不游神农顶景区属枉然之说。然而这个功能齐全,名声大噪的景区却隶属于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大九湖湿地管理局属于兄弟单位。游客要想到大九湖,必须游完神农顶景区后才能进入。


2010年,大九湖湿地公园第一年出售门票,总收入不到10万块钱。

2011年的一天,湿地管理局职工黎宏林大九湖村做旅游宣传的时候,居住在六七号湖间的卢德焱对他的宣传十分不满,在会上公开顶撞黎宏林,大有搅乱会场之势。黎宏林很不客气地对卢德焱说,过去你们种菜、伐木,不配合保护,现在我给你们做工作,你还要抖狠!真正有本事,不在这里抖狠,而是带动一方致富!


散会以后,黎宏林又到卢德焱家里做工作。告诉卢德焱,他妻子茶饭比较好,建议他开一家农家宴,同时还承诺可以给他带来游客。听了黎宏林的建议后,卢德焱真的开起了一家“真蒸农家宴”,做起了餐饮和住宿,2011年当年就赚了4万多块钱。第二年赚了20多万。最多的一天,为游客做了28席,尽管姑娘、儿子都回来帮忙。接待完客人,他们两口子累得倒在板凳上睡着了。


尝到做旅游甜头的搬迁户,家家户户开始安心做起了旅游产业。

大九湖湿地经过几年恢复,九个湖,个个湖光潋滟、草木茂盛。春夏清晨,缭绕的薄雾,漂浮在湖面如影如幻;秋日四面环山树叶五彩缤纷映入湖里,分外妖娆;冬日冰雪莽莽……来这里的游客,个个流连忘返、如梦如幻,这里更是摄影人的天堂,成为来神农架游客必游之地。


池鹭、绿鹭、白鹭、小䴙䴘、绿头鸭、麻鸭、鸳鸯等水鸟相继来这里越冬,有的还成了这里的留鸟。这里除已发现的兽类27种,鸟类37种,爬行类1种,两栖类5种外;还新发现的鸟类18种。不仅如此,经过办理动物养殖手续,引进了16只白天鹅、20只黑天鹅、32只鸿雁、12只鸳鸯,办起了观赏梅花鹿鹿苑,让游客近距离观赏这些珍稀鸟兽。


来大九湖游客逐年增多,大九湖乡政府周围新建的三横两纵老百姓安置房已具规模,经济效益也凸显出来,收入呈几何型增长,家家户户笑逐颜开。


来源 | 神农架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神农架林区作家协会

主播 | 万焕

编辑 | 刘晓麟

实习编辑 | 谭海艳

校对 | 陈娇丽

审核 | 田梦


神农架新闻
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做有态度有温度的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