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第二届“复聚”博士后论坛举行

文摘   2025-01-09 16:50   浙江  

      2025年1月3日,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第二届“复聚”博士后论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本次论坛以“哲学的跨学科视野:理论与应用的交汇”为主题,下设“哲学视角下的科技伦理:从理论到实践”“人工智能中的道德机器:哲学与技术的对话”“医学伦理与生命哲学:面对现代医疗挑战的思考”“社会正义与公共政策:哲学对于社会变革的影响”“艺术哲学与文化批评:审美经验与社会批判”“生态哲学与环境伦理:可持续性发展的哲学基础”六个议题,旨在探索哲学理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其他学科对哲学思维的启发。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博士后们齐聚一堂,交流新知、启发新智,推动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深度交流和融合。


开幕式合影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王俊致开幕辞。王俊对不同学校、不同学科领域的博士后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一直关心支持学院和学科建设、慷慨赞助本论坛的复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周丽红女士表示真诚感谢。他也寄语青年学者,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在深入探讨哲学理论的内涵的同时,也应更多地关注这些理论如何与其他领域联动,如何在其他学科中应用,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哲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伊晨主持开幕式。


王俊院长致辞


周伊晨副书记主持


      论坛的赞助方,浙江复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丽红女士表示,人文滋养商业,商业反哺人文。她衷心感谢哲学智慧以及那些在哲学领域有着深厚学养的良师益友。周女士指出,尽管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思想的力量是确定的,真诚的祝福是确定的,希望与在座的大家珍惜缘分,互帮互助,携手共进,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提升。

周丽红女士致辞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市民卡工程之父”张旭光亦莅临现场,分享了他作为科技工作者对哲学的深刻见解。他提出,从0到1的突破性创新,仅仅依靠工程思维是不够的,这种创新需要哲学思想的孕育。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必须相辅相成。

张旭光教授分享


      随后,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张国清做了题为“核战争、和平与正义”的主旨演讲。他从政治哲学的视角讨论了如何理解核战争,如何避免核战争。张国清指出,核战争是反人类的,也是反文明的,但核战争的危险正在逼近人类。对此,他提出一种“世界和平优先于全球正义”的反对核冲突的理论,希望国际社会高度警惕核冲突风险,有核大国担负起国际责任,引导国际社会沿着和平共存、合作发展的轨道前进,消除发生核冲突的隐患,构建确保核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张国清教授主题演讲


      论坛报告环节,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湖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9位博士后进行了报告。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陈亚军教授、董平教授、李恒威教授、白惠仁研究员和安冬副研究员作为评委对报告进行了逐一点评。

评委点评报告


报告内容回顾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冯芙蓉讨论了“论卢卡奇的艺术作品的自身世界论”,指出卢卡奇在《审美特性》中建构了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体系,她从同质媒介原则和人道主义原则入手,具有创造性和穿透力地构建了艺术作品的自身世界论,勾勒了通往艺术作品自身世界的路径。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李婕以电影化的“碎片”和碎片化的“电影”切入,分析了新媒介生态圈层下电影生产策略与传播方式。在新媒介生态圈层下,观众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碎片化的短视频,但破碎化状态将本我推远。因此创作者应以内容为导向,提高审美旨趣和影片质量,推动电影和新媒介的齐头并进、互利共生。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贾瑞鹏的报告探讨了郭熙《早春图》的构图秩序和视觉策略,指出画家在编排作品构图秩序时,隐藏着一种视觉策略:借鉴道家的“存思”和度亡图像来对观者进行视觉引导,通过山水林木的动势引导观者的视觉和精神“向上”超越,从而达到如临仙山的审美体验。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潘雅萍以“两种STSE的梳理与比较”为题进行报告,比较了生态危机的时代背景下两种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学术理念,指出了科学教育STSE与科技哲学STSE在性质、重点、立意上的重要差异。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邵奇慧做了题为“颜色的知觉恒常性和‘光照的逻辑’:——兼释梅洛-庞蒂的‘风格’和个体统一性概念”的报告。她从分析“光照-被照亮”结构入手探讨知觉逻辑,试图说明梅洛-庞蒂的想法离不开格式塔理论的思想启发。
      上海大学文学院胡敏以“观看,亦是盲目”为核心对梅洛-庞蒂和德里达的视觉观念进行了细致考察,指出梅洛-庞蒂以“超反思”方法确证了作为视觉核心的盲点的重要性。而德里达接续这一思想,着眼于作为“缺失”的盲目及其不可见性,凭借素描“事件”从“准—先验”进入经验维度。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罗涛的报告着眼于“生命自主权视角下的人类基因增强技术”,对这项技术给人们的生命自主权带来的挑战进行了哲学反思。他指出逆基因增强技术虽然看上去是一种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但是它从根本上否定了人们生活的可能性,浪费了禀赋的各种潜能。
     同样基于对基因编辑技术的关注,清华大学历史系楼庭坚借鉴墨子“义道”思想,探讨了基因编辑在治疗和预防领域的正当性与“增强”基因的伦理风险,强调“增强”应用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基因歧视和技术特权化,呼吁建立全球性的伦理与法律监管框架。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唐哲嘉以“儒家是人类中心主义吗?——基于一种生态伦理的反思”为题进行了报告。他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学界对西方“人类中心主义”思潮进行反思与批判的背景下,分析了“儒家是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中的三种误解。



      最后,哲学学院党委书记李恒威教授进行了论坛闭幕总结。他指出,短短一天的论坛本见证了哲学如何作为桥梁,连接起科技伦理、人工智能、医学伦理、社会正义、艺术哲学以及生态哲学等不同领域;每一位发言者的贡献都证明了哲学不仅是对过去文本的研究,更是解决当代问题、塑造未来方向的力量;论坛各位博士后的报告充分展现了当代博士后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敏锐的时代观察。同时,他也指出,这些报告还要提升研究的拓展性和独立性。李恒威再次对复聚投资的慷慨赞助、各位评委的鼎力支持、论坛会务组表示衷心感谢。

李恒威书记点评总结


闭幕合影



      本次论坛最终评出一等奖4位,二等奖5位。论坛落幕,而哲学探索之路道阻且长。期待这样的讨论能够激发更多的跨学科交流,推动哲学理论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为解决人类当下面临的挑战提供更独特的视野和见解。

获奖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


一等奖

李婕(湖南大学)

电影化的“碎片”和碎片化的“电影”

——新媒介生态圈层下电影生产策略与传播方式研究


楼庭坚(清华大学)

从墨子“义道”视角探寻基因编辑的伦理边界:技术公正的 挑战与治理路径


罗涛(浙江大学)

生命自主权视角下的人类基因增强技术


邵奇慧(浙江大学)

颜色的知觉恒常性和“光照的逻辑”:

——兼释梅洛-庞蒂的“风格”和个体统一性概念


二等奖

冯芙蓉(浙江大学) 

论卢卡奇的艺术作品的自身世界论


胡敏(上海大学)

观看,亦是盲目

——对梅洛-庞蒂和德里达的视觉观念的考察


贾瑞鹏(同济大学)

郭熙《早春图》的构图秩序与视觉策略


潘雅萍(南方科技大学)

两种 STSE 的梳理与比较


唐哲嘉(浙江大学)

儒家是人类中心主义吗?

——基于一种生态伦理的反思





自2023年起,浙江复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连续10年捐赠支持“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哲学学院发展基金”,主要支持哲学学院博士后学术活动、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建设和教师开展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此外,浙江复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还曾捐赠设立“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复聚投资专项基金”,主要支持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每年度的迎新晚会,以及支持学院的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受“姚玉峰精神”所感动,2020年和2022年,浙江复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曾两度捐赠支持“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姚玉峰光明公益基金”,助力弘扬优秀的医德医风,关注眼科学科医疗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全国各类眼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素材来源于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公众号,略有改动

排       版:文宣部融媒体学生团队 周子婷

编       辑:王    静

责任编辑:华向理

终       审:满    丰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
“汇八方涓流,襄教育伟业”,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衷心感谢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基金会愿作为您与浙大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我国的科教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将定期为您推送浙大动态和基金会资讯,推荐您感兴趣的基金会项目和公益活动介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