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报名人数锐减50万,考试难度会降吗?

教育   2024-11-22 11:33   上海  

记者昨天从教育部获悉,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举行。

据统计,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388万。这也意味着,相较2024年,考研报考人数减少了50万!

考研报名人数“跳水”意味着什么?报考人数锐减,是否意味着未来通过考研“上岸”变简单了?“考研热”降温背后,又蕴藏着哪些微妙变化?      

 报考人数少了,“上岸”难度却在增加 

先看一组关于全国考研人数的数据。

记者粗略统计,自2015年起,考研报名人数持续快速增长,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高达474万人。

不过,2023年的考研报录比仅24.23%,即在这一年的考研一族中,有超过300万人落榜。

2024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首次出现下降,较2023年减少了36万。但记者查阅发现,2024年的研考国家线和各高校的复试线却“不降反涨”。

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研考国家线显示,哲学、法学、文学、体育学、历史学、理学、医学、管理学、交叉学科等专业的学硕(即学术型硕士)国家线相比上一年都有所提高;再看专业硕士的招录行情,法学、文学、历史学、医学等专业的国家线也都比上一年有所提高。

根据昨天教育部披露的消息,2025年考研报名人数再降50万。但部分专家预测,部分学科的考研热度依然不会减,比如农学、理学和医学类专业。《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上述专业的本科生读研比例,连续三届都达到或超过25%。即医学、农学、理学应届本科生读研比例较高,如临床医学为43.6%、材料科学与工程为40.4%;又如,电子信息类专业读研比例逐年上升。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分析,考研人数下降的“拐点”一旦形成,不止今年,接下来几年可能还会继续下降。但要提醒考生的是,报名考试的基数少了,不代表考试难度降低了。

在教育界,关于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培养模式的呼声近年持续高涨。简言之,要实现研究生教育的量质齐升,转型势在必行,落实到招考环节,也意味着一系列的“变数”。对相当一部分考生来说,“变数”可能直接意味着考试难度的增加。比如,报考哲学专业硕士的学生,要考数学了。今年北京师范大学明确要求,哲学学院的哲学专业初试科目调整为数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专业逻辑学科方向,初试科目也有数学。实际上,这两年,不少考研的热门专业,如教育学、计算机等专业,各高校也倾向使用统考卷,考试难度不断增加。

 综合多种因素考量,读研“性价比”几何?

除了考试的激烈竞争,考研的“性价比”也越来越多被提及。近年来,国内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其中,专硕招生比例持续上升。教育部数据显示,到2025年,专硕招生规模将约占硕士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与之相关联,不少院校的专硕学费也在上涨。比如,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业设计)硕士从2025级开始,学费涨至16万元/期;金融类硕士的费用更高,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硕的学费总额为22.8万元。

还有考研一族中的“过来人”也表示,由于很多高校不再给专硕提供宿舍,读研期间需要在校外租房,客观上也增加了一笔经济上的支出。

除了经济层面的考虑,很多人还不得不开始考虑读研的“性价比”。事实上,不少本科生之所以选择考研,就是希望通过提升学历、继而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研究发现,2023届读研群体中分别有48%、45%的毕业生因就业前景好、职业发展需要读研。报告也显示,本科毕业生因就业难暂时读研、随大流读研的比例分别为25%、8%,呈上升趋势。但来自一些机构的调研也发现,求职市场开始出现研究生就业难于本科生的现象。

“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求职和学历之间,将趋向于脱钩、‘松绑’。”樊秀娣认为,在外部环境和个人选择的综合影响下,考研人数减少其实是一种进步。未来,更多人将是“按需读研”,即不一定在本科毕业时深造,而是先工作几年,等个人发展目标清晰后再读研。同时,这也会进一步倒逼高校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更适应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深造需要,更好满足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编辑:木子

本文为文汇教育原创文章。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关注“文汇教育”。

文汇教育
全国教育专业周刊的领航者,聚焦教育界新事大事,为所有关心教育的人提供最新动向和权威解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