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面 免费关注...
曾经有位名老中医说,如果你会灵活运用这种治法,临床一大半的内科病都可以治,我问,什么法这么厉害?
他笑了笑说,舒肝法。
后来我开始留意,发现很多名医都用这个方法治病,而且治愈比例相当高。其实,仔细想想就明白了,因为当下很多疾病都与情绪有关。
一、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而肝跟人的情绪、思虑最为相关。
《内经》中说道:“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意思就是,把肝比作一个威武、刚正不阿的大将军,他要为应对敌情做出许多谋虑 ——为了应对生活中的诸多事情,特别是许多不愉快的事情,人也要做出很多谋虑,而这就和肝有极大关联。
肝气不疏,导致气血瘀堵。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就是疏通的疏,排泄的泄。人体一身的气的条畅、疏导,都要依赖肝来完成,如果肝的功能失调了,气就得不到很好的疏导。
反过来,如果长期生气,人体的气就不能正常升、降、出、入,肝的疏导功能就受到压抑,人就要出问题。
这就好比军营里每天都有士兵出来捣乱,那么将军还能正常工作吗?
您可以仔细回忆一下,生气、发怒时身体发生的变化,脸红、眼睛充血、呼吸心跳加快、血压上升,严重的时候很多女性会乳房胀痛或肝区胀痛。
如果这个郁怒的情绪消散的比较快,那身体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因为身体有自我调节功能。如果一个人长期的处于郁怒或紧张的状态下,那么身体的气、血、津液就会流动不通畅,导致气滞、血瘀、痰湿等等。
淤堵的位置不同,出现的症状也就不同,但有一个共性,就是以胀痛为主,并且随着情绪变化加重。
气血不畅发生在头部,就会有头晕、头痛、耳鸣等,颈部可以有异物感,感觉嗓子里总是卡着东西,或者慢性咽炎或甲状腺疾病,呼吸道可以有胸闷、咳嗽咳痰,胸部可以乳房胀痛,乳腺疾病,消化道可以有胃痛胃胀、腹胀、便秘,在肝胆可以有肝区胀痛,在心脏可以有心慌,在尿道可以有小便不畅,在妇科可以有月经不调,痛经,在男子可以有阳痿。
所以说,这种因为情绪原因导致的肝气不舒的情况,临床表现的非常广泛。
二、如何判断肝气不疏?
可能会有人要问了,我要怎么判断我这个症状是不是由于肝气不疏引起的呢?除了讲的胀痛以外,自己的情绪怎如何,您自己是最清楚的,然后还有一项就诊脉,这种症状脉象是弦脉,就是说跟琴弦一样,绷的很紧,张力比较大。
如果一个人长久处于这种肝气不舒的状态,体内这种血瘀或痰浊状态就会变成肿块,肿瘤就会发生。有一位妇女,婚后对自己老公不满意,她老是指责他赚钱少,不够浪漫,经常跟老公怄气。后来找我看病,不光乳房长了肿瘤,甲状腺和子宫都长了肿块儿,这都是肝经循行的部位。
通过以上的讲解,您应该明白了,文章开头为什么说疏肝法可以治疗那么多疾病。在元代,有个大名鼎鼎的中医叫朱丹溪,他提出“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意思是说,人身体的大多数疾病,都是因为这个气血津液不通畅引起的。所以他的很多治疗方案就是疏通气血,化瘀化痰。
很多朋友这个时候可能开始心急了,说了这么多,到底是给个疏肝的方子啊!
医圣张仲景有一首经方,这是个基础的核心方,叫四逆散,这个四逆的意思呢,就是手脚冷。一说手脚冷,很多人知道阳虚,其实也可能是气血不通畅引起的。这个四逆散就是针对气血不畅的。
三、千古名方四逆散
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各6克
其中,柴胡、芍药就是起疏肝解除痉挛的作用,枳实有理气化痰的作用,老百姓的大白话就叫通气。这个四逆散在临床上用的非常多。
比如,输卵管不通引起的不孕,可以在这个方的基础上加一点化瘀的药,我也在临床上反复用过,效果很不错。也可以用这个治疗妇科的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肿块,效果也很好。
另外,男士的阳痿很多人认为是肾虚,其实更多的情况是肝气不舒,这类人往往心理压力比较大,容易紧张。阴茎的海绵体是由筋组成的,医学叫结缔组织,实际上中医里肝主筋,在临床上我用这个方加上一些补肾的药,治疗阳痿的效果要比单纯补肾好得多。
这个方如果加上活血通经的当归和一些调脾胃的药,就变成了另一个千古名方 ,就是逍遥丸,我们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这个药有调节情绪的作用。
由于肝气郁结后,容易导致气滞郁而化火,称为肝经郁热,或者兼有血瘀、痰湿,那么疏肝药的方子,通常加清肝、化瘀、化痰利湿或理气等药物。
肝火太旺,还可伤了肝阴,加上养肝阴的药,这样治疗因肝郁引起的疾病就十分灵活且复杂了。这也就是开头为什么说学会了这个方法可以治疗一半内科病的原因了。
其实,我上面讲的这些方法也只是治标。
治本需要什么?归根结底需要情志舒畅.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碰到一些不幸与坎坷。不可控的飞来横祸姑且不说,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有些人能很快能从悲痛中走出来,而有些人往往陷入泥潭无法自拔,对名利的得失亦是如此。如果我们善于将这些事放到更广阔的时间空间中去关照,情绪自然就不一样
我记得八十年代有一对快要结婚的人家,结果为了彩礼中的一辆自行车闹的不可开交,结果婚都没结成。但是回过头,在今天看来,给两家人带来巨大痛苦的自行车又能算什么呢?这还仅仅只过了二三十年,如果时间拉长到二三百年呢?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点个在看,一起为中医智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