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面 免费关注...
组成及用法:硼砂9克,山慈菇6克,广豆根(去心)3克,射干3克,冰片1.5克,共研为极细末少许吹喉部,每日3~4次。
主治:急性咽炎,扁桃体肿大。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宁百成的经验方。硼砂甘咸性凉,历来多种咽喉肿痛,风热喉痹之方皆以之为主药。如《经验方》之破棺丹;《圣济总录》之莲砂丸;《张氏医通》之硼砂丹;《外科正宗》之冰硼散。均如本方可以清热消痰,解毒消肿。
宁氏又有一方治急性喉痹,急性扁桃体炎:血竭60克,儿茶30克,朱砂9克,薄荷9克,雄黄15克,硼砂15克,荆芥9克,细辛15克,冰片3克,麝香0.3克,共为细末,瓷瓶固封,以少许吹喉部。
组成及用法:白术12克,茯苓12克,大腹皮6克,桂枝尖4.5克,泽泻9克,川楝子6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主治:慢性肾炎(阴水)。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石玉书的经验方。本方乃健脾益气利水法,其治证身形水肿,大便稀溏,小便量少,感冒时作,舌淡苔少,脉气虚弱,所用桂枝并非温阳,实在化气以利水。意凡肾炎患者,虽多为阳气虚损之证,实有湿热内郁,膀胱小肠热结则小便不利,川楝子味苦气寒,专走二经以导热结,则水道通利,水气消散,病可向愈。
组成及用法:炙麻绒6克,嫩桂枝9克,杏仁泥12克,五味子4.5克,北细辛4.5克,京半夏9克,化橘红9克,云茯苓9克,炙甘草6克,川干姜6克,炙冬花9克,炙紫菀9克,炙百部9克,炙白前9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一般寒性咳嗽。
解析:本方为贵州名医黄树曾的验方。黄树曾出身中医世家,后受业于江南名医陆士谔,新中国成立后,在贵州省中医研究所、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等单位从事中医教学及医疗工作,曾任贵阳中医学院内经诊断教研组副主任。黄氏于中医经典著作,功力尤深;黄氏临床认为阴液易耗,湿邪易生,谓近代病人,类多真阴不足。病邪实者多水湿为患。
寒性咳嗽,痰稀薄色白,咽痒,鼻塞流涕,喷嚏,恶寒无汗,头痛,全身骨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乃风寒之邪外束于表,内客于肺所致。
本方以麻黄汤与小青龙汤合方,又加止咳祛痰之药,平和工整,一般用于急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之风寒外感者。若兼内热可加石膏、知母;若兼气虚可加泡参、山药;若有湿痰,可加厚朴、苍术。
组成及用法:乌梅15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熟附片6克,干姜6克,细辛4.5克,丹皮9克, 生牡蛎30克,生枳实9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热邪深伏,阳气内郁之真热假寒逆证。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王希仲(1885~1981)之经验方。王希仲少时即在贵州籍大学问家李端棻先生门下学习中医,不时去四川、云南等地寻师访友,增广见闻,曾任贵州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王氏认为《内经》、《难经》、《伤寒》、《金匮》乃中医学之根底,对六经病机多从气化学说认识,推崇张志聪、黄元御,尤擅长治疗妇科病。王氏认识问题确实深刻,故疗效堪奇,为贵州四大名医之一。
王希仲认为,厥阴者,阴之尽也,故厥深热亦深,厥微热亦微。伤寒数日,正气若虚,诸多感染性疾病高热不退,入于厥阴,四肢逆冷不温,如某些感染性休克,不可盲目温阳补益。
若为热盛阳郁热厥证,正不虚兼烦渴大汗者,白虎汤主之;兼腹满便秘者,用承气汤;若正气已虚,无烦渴亦无便秘,高热不退,四肢不温,血压或有所下降,王氏本方重用乌梅、连、柏,除伤寒烦热实火,少佐熟附子、干姜、细辛通阳,加丹皮凉血,生牡蛎咸寒涌泻其内热,枳实辛行苦降,调畅气机,于此类高热肢厥可为良法。
细观王氏此方,知其能发挥仲景之隐微,余等方知乌梅丸不惟治蛔厥证,略予变通,是为伤寒热厥之正方。
组成及用法:车前子(包)9克,百部9克,黄芩9克,薏苡仁15克,陈皮3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支气管炎咳嗽痰多。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石玉书的经验方。此亦寻常咳嗽有痰用方,适于肺热稍重,痰多或黄稠者。本方中薏苡仁甘淡,健脾而利痰水,其治肺痈肺痿之咳唾者,因能化痰浊以利肺气,为祛痰热良药,单味重用即可以清黄稠热痰。本方所治,肺经有痰热,方类桑白皮汤或清金化痰汤。若为阴虚咳嗽或寒咳、燥咳,自不相宜。
组成及用法:黄芪15克,当归9克,细辛4.5克,羌活6克,葛根15克,麻黄7.5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生姜3片,桂枝6克。先下麻黄、葛根,煮二三沸,掠去上沫纳余药,日分3服。
主治:气血亏虚,感冒风寒之头痛证。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陆鸿宾的经验方。葛根汤本治太阳阳明合病,无汗恶风,头身肌肉俱痛者。其本有诸多加减之法,均系六经外感病种。今加黄芪、当归、细辛、羌活者,其所治必然营卫气血俱虚,复感风寒之邪,虽全身疼痛不适,尤以头部冷痛为甚,且怕冷畏风,舌质淡嫩,脉细弱者。本方当温服取微汗为宜。
组成及用法:柴胡12克,郁金12克,法半夏9克, 黄芩9克,生姜9克,枳壳9克,甘草9克,陈皮6克,竹茹6克,川贝6克,泡参15克,茯苓15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虚人感冒,痰热郁滞少阳证。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谭绍尧(1899~1981)的经验方。谭绍尧早年羸弱,矢志医学。1940年与友人合资开办中医联合诊所。1959年调贵州省中医研究所从事中医临床及西学中班、函授班教学工作。谭氏业医,虽宗《伤寒论》论治,而于温病又颇多研究。凭脉辨证,多有精到之处。其用成方,诸如逍遥散、小柴胡汤、滋肾丸、温胆汤之属,化裁加减,不落前人窠臼,堪为后学效法。
有体虚感冒风热者,食少纳呆,有寒热感,心慌闷乱,默默不欲言语,咯痰想吐,舌白稍腻,脉浮弦,诸多抗生素无效,清热祛风解毒方无效,虽明为少阳证,予小柴胡汤亦无效。
谭氏认为,小柴胡汤证过程中,或全归少阳而半表半里,或兼表证也可连滞于里,故主证未必齐备,从证又多种多样,表里虚实并非一致,若执小柴胡汤毫无变化出入,则难愈病。本方郁金可助柴胡之力。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证不除,治本无用,故必然加二陈、川贝解郁化痰,若痰浊稍重更可加菖蒲、薏苡仁、茯苓,三焦气化疏利,太阳之气始得枢转外出,病则可愈。
本文内容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点个在看,一起为中医智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