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日前修订通过,公布施行。1月21日,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主办“科普之光——《科普法》开启新篇章”网络直播活动在京举办,展示发展成就,展现科技力量,展望科普未来。
“科普之光——《科普法》开启新篇章”网络直播活动设置了“点亮、启迪、齐飞、汇聚”四个篇章,宣传贯彻新修订的《科普法》。每个篇章设置“普法时刻”,院士专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独到见解,讲述国家科普体制机制改革日趋深化、科普能力建设不断增强的历程。
丛斌院士认为,理性、求是、求实、循规、诚信、创新、合作、纠错、向善等理念共同构成了科学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我国迈向世界科学创新高地和成为科学家摇篮的必要土壤。因此,“科普应该走进千家万户”。
金涌院士分析,新的产业要求有高素质的劳动者,全民的素质提高很快地能适应新的技术的进步。“新修订《科普法》的出现,就给中国大约有200万左右专职的和兼职的科普人员吃了定心丸。”金涌院士对科普事业的发展充满了乐观。
王浩院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科普的重要性。他的父亲是一名科学家,给年幼时的他一本科普书籍。书中描绘了大森林的奥秘,激发了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也逐渐培养了他的系统思维与科学素养,促使他立志投身于科研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
来源: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