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聚力,共赴山海
2024年,市科协扎实推进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紧密围绕我市“1028”产业体系,注重加强与以院士为核心的高端智力资源的联系,全年共有109位院士(含外籍)来到常州,指导我市开展战略研究咨询、产业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培养,以“最强大脑”持续赋能常州万亿之城再出发,为我市打造“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注入强大动能、提供智力支持。2024年,我市入选“科创中国”系列榜单的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省试点城市第一。近日,中国科协、省科协主要领导先后批示肯定常州科创工作做法成效。中国科协刊发《“科创中国”在常州,打了哪三张牌?》的宣传报道。市科协主要负责人应邀赴京在全国科协主席专题研讨班上作经验介绍。
院士站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制高点。一年来先后有29位院士来到我市出席12场活动,从把准产业方向到指导产业升级,从助力技术攻关到开展成果鉴定,以其前瞻性、全局性的真知灼见为常州的创新发展赋能添智。4月,省科协在溧阳召开“院士专家座谈会”,省科协主席陈骏等12位院士围绕产业布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为溧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出谋划策。9月,邓子新院士与常州制药厂签订“揭榜挂帅”合作协议,指导常州制药厂发酵制备司美格鲁肽原料药,推动企业在合成生物领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10月,作为公司的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俞大鹏院士再次到访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指导公司创新石墨烯在量子技术、金属基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构建。11月,干勇院士、舒印彪院士出席常州市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推进会,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与新型能源体系的未来蓝图;吴云东院士受邀出席2024年常州市市长咨询会议,建议我市依托天目湖健康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聚力打造科研实验集群,加快推进核心技术的关键性突破和临床应用。12月,陈维江院士在常州西电变压器有限公司新产品技术鉴定会上,为企业产品的研发迭代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路径。
院士的科研成果是最稀缺、最珍贵的智力资源。一年来,23位院士来到常州,或是推动平台建设,或是指导成果落地,选择常州来完成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后一步,我市新建成7家省级“院士专家(企业)创新中心”,数量位居全省前列。1月,郭东明院士实地调研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的最新建设进展,并在9月又与周济院士、卢秉恒院士再赴实验室进行调研指导。4月,由沈学础院士弟子领衔的超高灵敏度多维精密光谱检测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签约落户常州科教城,沈学础院士深情地说:“常州是我的家乡,我愿意依托中科院平台,协助对接各类高端人才、项目和技术,创造更多的创新成果”。7月,毛明院士来到溧阳,听取智能无人装备产业创新中心在技术研发、项目孵化以及产业化落地方面的最新成果汇报,并对推进项目落地发展提出指导意见。10月,欧阳明高院士在武进区成立氢能创新中心,围绕氢能“制—储—运—用—检”产业链各环节,推进其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多年科研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12月,樊明武院士在位于经开区的信承瑞技术有限公司挂牌成立省级院士工作站,开展运用硼中子俘获技术(BNCT)进行癌症无创精准放疗的理论研究和装备制造,助力信承瑞建设基于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的BNCT诊疗中心。
一年来,先后有54位院士来常参加21场高端学术会议,涵盖了新能源、新材料、前沿医疗、现代农业等我市多个重点产业领域,帮助我市浓厚学术氛围,深培学术厚土,打造学术高地。1月,褚君浩院士亲自主持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首次学术委员会会议,杨德仁院士、宣益民院士、黄震院士、彭寿院士等参加会议,院士们针对实验室的发展规划、研究方向、人才培养、国际交流、运行机制等展开热烈讨论、指点建设方向。3月,方忠院士、郑婉华院士、沈学础院士、史生才院士来常出席第一届应用物理会议,史生才院士作题为《太赫兹、超导与天文》的学术报告。5月,黄和院士在常州启动2024年江苏省“J-TOP创新挑战季”合成生物专场活动,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出席活动并作主旨报告。8月,2024年凝聚态物理大会在位于溧阳的永久会址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召开,谢心澄院士、龚新高院士、方忠院士、向涛院士、封东来院士、马余强院士出席会议,18个国家的890余位学者在四个全英文分会场共同探讨凝聚态物理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的重要前沿科学问题。10月,在常州大学召开的2024年常州国际新能源技术大会,欧洲科学院院士鲁斯兰·瓦列耶夫等4位院士出席会议并作高质量的专题学术报告。12月,王军志院士、田志刚院士出席2024第三届西太湖细胞与基因治疗前沿技术发展大会,助力常州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
2023年,华罗庚纪念馆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2024年,先后有3名院士应邀来到常州,走进基层、走进学校,开展“院士专家基层(校园)科普行”系列活动。9月,李培根院士参加2024年常州经开区“全国科普日”活动,聚焦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两大主题,为当地科技工作者带来一场精彩的产业科技科普讲座。10月,天宁区启动“航天+”科学教育项目,举办“从红船到飞船”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龙乐豪院士、姜杰院士出席常州市院士专家科普站的成立仪式,走进二十四中天宁分校、正行中学等多所中小学校,讲述航天故事,传递科学精神,寄语常州青少年热爱航天、拥抱时代、矢志报国,我市数十名中小学生受邀前往甘肃酒泉、海南文昌现场观礼神舟十八号、嫦娥六号发射升空。
2025年,市科协将进一步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持续推进“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深化“百名院士常州行”行动,引流更多院士资源汇聚常州,助力科技创新,赋能融合发展,为常州高质量发展点燃强劲的智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