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要来了!
乡村大舞台
初七京彩呈现
第35届北京农民艺术节“乡村大舞台”优秀节目汇演,目前定于2月4日(初七)19:50在北京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播出,时长70分钟。汇演在“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主基调中,以“乡情京韵颂盛世、凝心铸魂促振兴”为主题,通过歌曲、舞蹈、戏剧、曲艺等多种艺术形态和创新表达,为城乡居民奉上一场“耳目一新”“接地气而不俗气”的乡村文化盛宴,300余名农民演员与新农人代表参与演出。
传承创新,
突出乡村文化元素
将各类节庆民俗、非遗元素巧妙融入舞台呈现、节目编排和视觉包装之中——开场舞《京韵华彩》融汇了大兴区的武吵子、怀柔区的二魁摔跤、延庆区的竹马,一幅幅优秀农耕文化图景跃然眼前、欢庆美好;通州区选送的口技节目《运河声声》,展现了乡村的恬静生活;门头沟区新桥路中学的孩子们带来的非遗舞蹈京西太平鼓《鼓·舞》,表达了新一代对丰收的祝福与期盼。
更多参与感,
体现农民主体
不断深化“乡情京韵”的创作理念,将聚光灯更多投向拼搏奉献在京郊大地上的奋斗者,邀请新农人、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返乡创业青年等走到台前为北京乡村代言。怀柔区10位新农人带来的表演唱《振兴乡村唱起来》,朝阳区孙河乡新农人代表史天、密云区新城子镇东沟村第一书记韩小波、顺义区大孙各庄镇纯然农场新农人代表李艳、延庆区大庄科乡东王庄村书记王有军共同带来的宣讲《奋斗在乡村振兴路上》,让“农民”成为乡村大舞台的主角。同时,通过邀请乡村创业创新人才、农业科技工作者、乡村基层干部和退休干部等到现场观看,近距离感受村晚的热烈氛围,感受首都乡村振兴的新气象新作为。
持续拓展“市区联动创意创新”的深度与维度。面向各区寻找创意灵感,指导涉农区举办13场专场展演,展示149个节目,原创节目占比73%。在此基础上,聚焦“百千工程”成效、展现和美乡村风采,二次创作了群口快板《大美京郊十三区》、小品《展望农业中关村》、器乐表演《白马》等贴近乡村生活热点、能与观众产生更多共鸣的作品,发现采撷了京东大鼓《庆丰收》、歌舞《二十四节气》等精品节目,同时广泛吸纳各区创作力量,深度参与节目编创,为乡村大舞台的全方位创新注入新活力。
“乡村大舞台”展演是北京农民艺术节的品牌活动之一,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14届,每年都有上万农民直接参与其中,逐步成为了展现乡村文化内涵、反映和美乡村建设和农民精神面貌的基层文化品牌活动。该活动由市委农工委、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首都文明办、市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北京市文化馆联合承办,各涉农区共同协办,旨在通过开展内容丰富、振奋人心的群众文化活动,多角度多形式展现新时代首都乡村的精气神,更好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宣传与文化处、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编辑:农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