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听听他们自己的故事

旅行   2024-11-08 17:48   贵州  


记者是个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职业,也是个“痛并快乐着"的职业,他们追求事实真相,记录社会变迁,也经历着非同一般的辛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听听他们及他们身边的故事。

——记者故事



白雪|永远热泪盈眶并热切地奔赴 

“今年终于可以以记者的身份过记者节了!”
“有趣的灵魂永远在路上!”
“第7年,仍旧热爱,还要继续奔赴山海。”
 翻开自己的朋友圈,每一年的11月8日,总有些感触被记下,也总有些瞬间片段被想起:犹记得,每年数博会、酒博会等大活动,跟同事一同写专版,会期一起提前探馆、一起上会,一起蹲在会场写稿;犹记得,初次涉足工业领域,面对稿件写作时的迷茫、无助和困惑,以及后来的游刃有余,奋斗与执着只有自己有体会;犹记得,一个人跑时政、跟领导,单打独斗那几年,一下子成长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犹记得,今年6月最后一天,石阡暴雨,老家遇内涝,和同事一起淌水做采访,瞬间感觉到自己也是参与抢险战斗者;犹记得,稿件被认可,被表扬时,内心无比满足和充盈的幸福感……
每年11月8日,对于一群人来说,意义总是不同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今年如约而至的“记者节”,让我也有了8年的美好时光。
好多犹记得的片段构成了今时今日的我,一个从事新闻工作有8年的我。回望过去,在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中、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在展现和传播真善美的路上、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新征程中、在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各个领域,我同广大新闻工作者们一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价值取向和“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职业初心,在用青春和热血践行“四力”的过程中,记录着奋发昂扬的城市不平凡的发展步伐,也谱写着自己精彩人生。
我们幸福,因为我们始终走在时代前沿和出现在实事的现场,用纸笔记录时代,用镜头对准人民,笔尖流淌出一段段感人故事,镜头下记录一张张喜悦照片,视频记录下无可复制的影像,我们共同见证着石阡的改革发展,目睹着石阡的日新月异。
我们骄傲,因为我们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时代的重托,对内讲述着石阡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得到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对外传播着石阡县的辉煌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让大美石阡被全国各地乃至世界知晓。
我们辛苦,因为我们永远在路上,在发现新闻线索的路上,在做选题策划的路上,在去采访的路上,在写稿的路上,在校对并不断完善文稿的路上,所以,在不分工作日、周末和节假日的路上,广大新闻工作者们也身体力行为职业站岗,为宣传文化事业奋斗。
一直认为,一篇好稿件的问世是需要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绝非第一作者一人之功。如果一条好稿件从采到播(刊)是十分制,那么,天时(新闻选题发布时期)、地利(采访条件具备)、好的选题(积极配合的采访对象),参与三审三校的人员(后期编辑)以及记者本人各有2分。所以感恩所有的“刚刚好”。
“记者节”是我们记者自己的节日,这一天,可以很深入地对过去一年进行总结,也可以对今后工作进行展望。
希望未来的我,可以拉长长板补齐短板,不断在理论和实际中提升业务能力、增强本领,继续践行好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
希望未来的我,可以继续把初心使命转化为行动自觉,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在新征程中做一名优秀的融媒体记者。
长路漫漫,愿未来之我可以永远热泪盈眶,永远热切奔赴,让高质量发展的宣传文化事业有我的微薄力量。

 石阡融媒体中心记者  白雪







 黎祖艳| 青春最绚烂的7年时光

已在新闻这条充满挑战与魅力的道路上走过了7个年头。这7年,是我青春最绚烂的篇章,每一个采访现场、每一个深夜赶稿的时刻,都如同璀璨星辰,镶嵌在我记忆的天空。梦想与执着激励我勇毅前行,立志为宣传事业增光添彩。
大学我学的是广播电视学,怀揣着对新闻行业的憧憬,毕业后我进入了铜仁市广播电视台工作。那时候的我,年轻而充满朝气,对未来的新闻之路充满了无限的期待。还记得刚入职不久的那个冬天,遭遇了严重的凝冻天气。许多过往车辆堵在高速路上,情况十分紧急。当时已经下班,只有我离现场最近,接到任务后我毫不犹豫地和高速路政人员一同前往现场采访。
那是一个极其寒冷的傍晚,狂风呼啸着,冰冷的毛毛雨不停地下。我穿着雪地靴在高速上艰难前行,但很快,靴子就被水浸湿,寒意从脚底直窜上来,我手中的设备也因为低温变得冰冷刺骨,在不经意间,我的手粘在了设备上,那种刺痛感至今难忘。但我丝毫没有退缩,因为我知道,这里有等待被报道的故事,有需要被关注的人们。我在车流中穿梭,采访那些被困的司机,记录下他们的焦虑与无奈,也见证了路政人员为疏导交通付出的艰辛努力。晚上10点采访结束,和路政工作人员坐在临时安置棚里烤火,那一刻,身体回暖,回想采访,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记者这份职业的责任,我们是事件的见证者,更是信息传递的桥梁,更是正能量的引导者。
2023年,我回到了大学实习的地方工作,也就是石阡县融媒体中心(石阡县广播电视台),在这里继续我的记者生涯。这些年,日复一日的采访、写稿成为了我的工作常态,但每一次的经历都有着独特的意义,每一次的付出都收获满怀。
今年的6月30日 ,石阡县持续强降雨,局部降大暴雨,灾害突如其来。当得知坪地场乡灾情严重时,我和同事立刻前往,那里是灾情最严重的点之一。到达现场时,水已经到达小腿的位置,每走一步都需要克服水流的阻力。周围是一片狼藉,内涝让部分地区变成了“泽国”,道路设施被淹,农作物在水中飘摇,房屋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受灾群众的脸上透露出惊恐和无助。我和同事蹚着水,努力保持设备的稳定,去采访那些受灾的群众,记录他们的损失,了解他们的所期所盼。我们还采访了在一线抢险救灾的工作人员,他们不顾自身安危,在洪水中奋战,只为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那个过程中,我们几次险些滑倒,但始终紧紧抓住设备,因为我们知道这些画面、这些声音是多么的珍贵。
在这7年的记者生涯中,这样的场景数不胜数。每一次采访都是一场考验,无论是恶劣的天气还是复杂的环境,都不能阻挡我追求新闻真相的脚步。每一个新闻现场都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而我是那个带着使命的战士。
这7年,我在重复的工作中不断成长,每一次采访都让我更懂得倾听,每一次写稿都让我更善于表达。我看到了人间的苦难,也见证了无数的温暖与希望,那些在困境中伸出援手的人们,那些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都成为了我笔下最动人的故事。我也深知,我的报道或许能为受灾群众带来援助,能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些问题,这就是我作为记者最大的价值所在。
石阡县融媒体中心 黎祖艳







杨文美|我是一名没有聘书的“专职农业农村记者”

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记者。我是一名在新闻采访岗位有4年多的新闻从业者。记者,一直在路上,记着赶往新闻现场,记着了解事实,记着倾听故事,最后将自己所见所闻整理成新闻作品,通过各类平台的层层审核把关刊发,让正能量成为时代新引擎。
好新闻是跑出来的。去年9月,《贵州新闻联播》栏目下发了【咱们村的丰收味专题】,我在第一时间做好了选点报题工作,并被省台联播选中,于是,我又马不停蹄联系县农业农村局及相关乡村,确定拍摄时间、拍摄画面要素以及采访对象,最终,完成了此次采访。
这次的选题采访,从报题到交稿,花了5天时间,事后回想,这次采访能顺利进行,离不开平时对农业口的新闻采访报道。从2020年3月份正式做采访工作以来,我平均每年有20%的新闻是关于农业方面的报道,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常与农业农村局的推广站、植保站、农机中心等部门联系,一来二去,我也从“小白”变成了半知半解的“农业专家”,石阡哪里有高标准农田项目、哪里有坝区、哪里有什么产业,今年的茶叶、水稻、玉米、大豆有哪些新技术、新方法的投入,基本了然于心。
我记得有前辈告知,记者是个“杂家”“万精游”,什么都了解一点,却又什么都不精。但若专攻于某一个领域,迟早也会从“杂家”转为“专家”。所以,在新闻路上,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不妨多花些心思,多钻研,尽早进入“专家”领域。
从在一线跑,我参与或主策划的新闻稿件《困牛山下矗丰碑 红色基因世代传》《石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助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在2022年度在贵州广播电视奖评选中获电视消息三等奖。
俗话说,成功的报道背后,必然与记者扎根基层的脚力、发现新闻的眼力、对时代命题主动思考的脑力,以及有方向、有品质、有温度的笔力分不开。“四力”不仅是对新时代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是记者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曾记得,2021年,策划做烤烟烘烤的新闻时,跟着烟草部门的同志去了烤烟烘烤现场,看到印象中“泥巴烤房”、“燃煤烤房”已经不见踪影,只有使用生物质原料的新能源烤房。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有采烤一体化队伍,使用的生物质原料烘烤出的烟叶叶片柔软、色泽鲜亮,比改造前的损失率至少降低7个百分点。于是,我否定了之前的策划方案,重新将报道的重点转为烟叶“采烤一体化”,从烟农、烟草部门等角度了解烟草部门推行烟叶“采烤一体化”服务模式,有哪些好处、烟农的接受程度,印证推行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这几年的跟踪,我了解到,到今年,全县新能源烤房使用率已达90%以上,为赋能烟叶提质增效夯实了基础。
这条稿件从我发现烤房的变化,在聊天中了解到“采烤一体化”服务,再到烟农的肯定回答,再到梳理好稿件,无不印证了有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辨别的眼力的重要性,同时,不随大流,摒弃固化的思维和老套的模式,创新写法,不写烤烟烘烤而烘烤,而是从新型的烤烟烘烤中,体现出现在的科技创新应用,通过我们的笔触,将科技送到群众身边,从而,让新能源烤房使用率逐渐为群众所接受,让烟农从中收益。我的新闻作品已成为人们了解现代化烤烟种植又一渠道。

石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文美






鲁胜杰|感恩所有的相遇

我不是新闻专业出身,自2021年进入石阡县融媒体中心以来,在记者岗位上度过了3年多的时光,采访拍摄了600多条新闻,写的稿子大多数是严肃严格严谨的时政新闻稿,接到单位安排自由发挥策划报道,那么我将以一名等待老师批卷的学生的心态,来说说自己在岗位上所听、所想、所感。
2021年9月,跟随领导第一次到龙塘镇困牛山村开展宣传采访报道,在我印象中当时的困牛山村就是“那座山咔咔里、路又破又远、两天就要去一次的小地方”。直到后来全县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系列活动放在了“小地方”、党校建在了“小地方”,甚至省、市的部分领导也去了“小地方”。忽然发现“小地方”变成了“高攀不起”的名地方,于是开始慢慢接触它,拨开那段岁月的迷雾。
“河沟里面分不清是血还是水,看着都还是些娃娃的样子”这句话来自专题片《丰碑永铸 浩气长存》中石阡县龙塘镇困牛山村原支书张国玉的采访同期声,让我触动最大。
“同为青年人,我在干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重复。
“以身赴死、只为百姓”的红军烈士们的红色史实让我震撼和动容。如今,石阡红色史实在全县高位推动红色资源挖掘保护利用工作的大环境下,逐渐变得家喻户晓。
“虽做不到像红军烈士那般伟大,但至少要对得起自己的岗位”这是我当时最真实的想法。从那以后,我沉下心来反思不足,心态上的转变让自己发现摄像、写稿、剪辑、航拍等等这些过去学不好的“东西”变得“友好”。后来在带新人的时候,我也说过“要先让自己心态变得开心积极起来,你做的采访才会往好的方向走”。
2022年11月28日凌晨4:30分,单位紧急安排我和黄波、任政超两位同事迅速前往某现场开展采访工作。一开始还有点“起床气”,但一听说此次任务很紧急,再结合当时的大环境,心里大概知道了些什么,到达现场点时看见在灰衣的指挥调度下,穿着白衣、黑衣、黄衣、蓝衣、橙衣的工作人员整齐列队。
“你们记者跟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这是我们当天到达现场后,听到指挥层对我们说的严谨又温馨的一句话,也是唯一一句。
“你们这个不行,要换这个N95的”白衣给我们送来了口罩,那暖心的场景至今难以忘怀。
“这边不安全,进不去了”黑衣和蓝衣站在各个重要卡点,提醒着我们保持安全距离。不知不觉间,我们欠了很多人的“人情”,除了用手中的摄像机将他们的事迹记录下来,想不到其他更好的办法来偿还“人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你为了我,我为了你,我们为了大家”互帮互助吧。
一直诚惶诚恐,感恩所有相遇。记者是我第一份职业,它的特殊性让我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各行各业的事。不管我还能在记者行业待多久,祝所有同行第25个记者节快乐,祝愿所有长辈、相遇过的人所愿所想所思皆如愿。
石阡县融媒体中心 鲁胜杰







杨坤|转思维 换角色 做新闻记者也精彩

一转眼,这是我度过的第四个记者节了。回想起从一个理工男成功转型为新闻记者,这在曾经是我从未设想过的事,如今梦一般的在做。
在大学生涯里,我的生活充斥着实验数据、电路图纸和代码,理性与逻辑是我审视世界的唯一视角。然而,命运的奇妙安排,将我引入了新闻行业,就此开启了全新的人生旅程。
刚踏入新闻宣传工作岗位时,一切都显得既陌生又新奇。我每天跟着带我的老师四处奔跑,见识形形色色的人和物,体验各种各样的场景,这也让我的视野得到了不断的拓展。那时,我暗自觉得当记者真是轻松又自由。然而当我独自执行任务时,才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独自负责选题报道石阡苔茶的稿件。我的采访对象是一群苔茶加工师傅,当我走进那茶香弥漫的生产厂房,紧张与兴奋交织在心头。厂房内,苔茶加工师傅们娴熟地摆弄着茶叶,他们的双手在翠绿的叶片间穿梭,宛如在弹奏一首无声的美妙乐章。我尝试询问师傅们加工工艺相关的问题,可由于准备不足,我连一些基本的茶叶加工术语都表述不清。尽管师傅们耐心解答,我仍懊恼于自己的笨拙,后悔没能更好地引导采访,挖掘更有深度的内容。那次,看着自己杂乱无章的采访笔记,我暗暗发誓一定要提高采访能力。
第一次做时政新闻报道的经历也令我终生难忘。那是一场重要的会议,现场气氛庄重肃穆。作为记者参与其中的我,满脑子都是不能错过任何一个重要瞬间,于是只顾着抓拍。我在会场来回穿梭,寻找各个最佳拍摄角度。然而,当我回到办公室整理素材时,却惊恐地发现,由于过度关注拍摄内容,我完全忽略了照片质量。照片不是模糊不清,就是构图糟糕,竟没有一张能用。那一刻,我如坠冰窖,满心自责。还好同事从其他媒体的摄影老师那里获取了几张可用的照片,才弥补了我的失误。那次失败让我深刻明白,在新闻工作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和专注,绝不能顾此失彼。
疫情期间,我接到单位的报道任务,要深入一线采访。那是一个充满未知与危险的环境,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在隔离点,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隔离人员眼中的焦虑与希望,还有各个社区、高速路口值班人员日夜坚守的情景,都深深触动着我。我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死亡如此之近,同时也深深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无比重大。在隔离点,我与医护人员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强度和面临的困难,聆听他们讲述抗疫过程中的感人故事。每一个采访场景都像是一场灵魂的洗礼。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长时间穿着防护服让我呼吸困难、汗流浃背,但我没有丝毫退缩的念头。因为我知道,我是一名记者,我要把这里的真实情况传递出去,让更多人了解疫情前线的艰辛与温暖。
在这四年的记者生涯中,我也遭遇过误解和压力。有时,为了挖掘真相,我需要面对各方的阻力;有时,一篇精心撰写的报道会受到无端的质疑。但正是这些挫折,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我不断提醒自己,新闻记者是社会的瞭望者,我们的使命是揭示真相,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
这个记者节,我感慨万千。从理工男到新闻记者的转型之路,就像一场充满惊喜与挑战的冒险。我庆幸自己有勇气迈出那一步,去拥抱这个全新的世界,同时我也感谢一路来帮助我成长的老师,也让我有幸成为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和贵州日报通讯员。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将继续带着理工科的严谨和新闻人的热情,在每一次采访中探寻真相,在每一篇报道中传递温暖,用文字和镜头为这个世界留下属于我的独特印记。因为我知道,记者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坚守与担当。

石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坤







夏磊|勇毅前行 在光影交错中历练成长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工作者肩负着记录时代脉络、传递真实声音的重任,而我,作为一名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了近三年的新媒体记者,不仅见证了无数个瞬间从发生到成为历史的过程,更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自我蜕变。
2022年的3月,我带着对家乡宣传领域的无限好奇与憧憬,回到了这座生我养我的地方——石阡。面对石阡融媒体中心的招聘,作为一名传媒学子我毅然的进行了报名,经过笔试和面试的层层筛选,我成功的进入了石阡融媒体中心的大家庭中。刚开始进入单位时,由于对于石阡县县情及宣传领域的不了解,工作时常不知如何开展。为了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我开始请教单位的老同事、老记者,从最初的文字编辑做起,逐步接触到了视频剪辑、短视频策划制作等多元化的工作内容。每一次尝试都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更多地参与一线报道中去。记得第一次独立完成石阡苔茶的专题片制作任务时,一天之内先后走进五德、聚凤、白沙、本庄、龙塘5个乡镇的茶园进行拍摄,途中还偶遇几次野生动物(毒蛇),站在茶园感叹生态环境优美的同时,紧张的心情至今记忆犹新。
2022年年底,接到单位的工作安排,‘童伴妈妈’项目的专题片由我和同事杨坤共同完成,在我的认知中‘童伴妈妈’应该就是城市里的托育教师,呵护着无人照顾的留守儿童而已,但当我们真正进入到拍摄现场,各种留守儿童、特殊儿童以及精神病患者聚集在我们镜头前时,那种突如其来的近距离接触让我感到尤为的窒息与惊慌失措。‘童伴妈妈’作为我们身边唯一可以沟通的纽带,现在回想起来,或许那会儿在那些儿童身上也和我是同样的感受吧。在后续与童伴妈妈们的交流中,我的内心从一开始的恐惧、不安到心疼、怜惜甚至到最后敬佩的转变,‘童伴妈妈’中的‘妈妈’一词在我的内心已然重新定义。
正是这种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让我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快速提升。从最初的青涩到后来能够从容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每一次的进步都离不开背后无数次的练习与思考。
在这三年里,我逐渐意识到作为一名新闻人,我们不仅要追求速度,更要注重质量。每一条信息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每一个画面都承载着不同的社会意义。因此,在追求时效性的同时,如何确保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成为了我不断探索的方向。此外,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如何利用这些新兴渠道有效传播正能量,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成为了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石阡融媒体中心记者 夏磊



主办:贵州省石阡县融媒体中心(县广播电视台)

编辑:杨   莉

编审:代忠国

总编:马晓鸣

监制:杨晓文

新闻热线:0856—7650445



微石阡
“温泉之城•长寿石阡” ——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