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丨枣庄市市中区“推进医防深度融合 全力守护百姓健康”新闻发布会召开

文摘   2024-12-24 15:13   山东  



枣庄市中融媒讯  12月24日,枣庄市市中区“推进医防深度融合 全力守护百姓健康”新闻发布会在区融媒体中心召开。市中区卫健局、市中区人民医院、文化路街道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市、区多家媒体单位的新闻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发布人
韩  峰  市中区卫健局党组副书记,区疾控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

赵华丽  市中区人民医院党委委员、人力资源部主任

王  伟  文化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发布会上,市中区卫健局党组副书记,区疾控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韩峰介绍了2024年全区医防融合健康管理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市中区卫健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工作方针,坚持“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改革导向,积极探索建立区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预防保健与医疗救治融合发展机制,将医疗救治与疾病预防有机结合,形成“防、治、康”一体化的健康服务模式,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体系。

一、强化基层建设,筑牢健康“第一道防线”。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全区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单位4家(税郭、光明、龙山、文化路),占比达到36%,11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达到基本标准。定期组织全区在岗乡村医生开展培训,组织开展培训65期,培训乡医3640人次,识别和初步诊治20种及以上常见病、多发病的村卫生室占比达到100%,切实提高了乡医的诊疗能力。强化村卫生室软硬件设备配备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供给,全区34家村卫生室配备了多功能诊疗床、起背式观察床、健康助诊一体机、除颤仪、康复理疗等硬件设备和HIS系统、公卫系统、智医助理辅诊系统、远程会诊系统等软件系统,33家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居民可就近获得更加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二、优化流程改造,聚集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积极探索“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服务体系。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为切入点,建立以“三高之家”“三高基地”和“三高中心”为主体,构建以人为本的三级协同、医防融合、中西医并重的一体化综合防治服务模式,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深度融合。目前区人民医院已建成区级三高中心,作为全区慢性病指导中心、基层上转患者治疗中心。11家基层医疗单位均建设家庭医生工作室、健康驿站和三高基地(三高之家),实现了医防融合标准化流程运行。同时“以人为中心”优化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布局,通过医防融合一站式整合型服务流程再造,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串联到医疗服务全过程,实现慢病患者预防、医疗、康复一体化健康服务链,居民在各功能区域自然、无感、连续地接受服务,全面实现服务细化、闭环和高效。

三、转变服务模式,破除医防融合壁垒。在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免疫规划、检验检测、健康教育管理等方面,积极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工作机制,建立区疾控中心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业务融合的工作机制,探索“防治管”一体化服务,实现了“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采取“1+3+N”全专协同组合式签约服务模式,分层制定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为签约居民提供安全、适宜、可选择的签约服务内容,还增加了中医药针灸、三伏贴、中医适宜技术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




答记者问




01
市中区目前已经在多领域建立了完善的医防融合工作机制,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市中区卫健局党组副书记,区疾控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韩峰:“医防融合”就是将“治病”和“防病”结合起来,即医疗、预防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例如,在“糖尿病防治”过程中,仅仅靠吃药、打胰岛素不能很好地防控疾病,前期要筛查,做到早发现;后期要综合防治,即靠“五驾马车”: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教育。把这些环节衔接起来,即为“医防融合”,通过医疗服务与预防服务有效衔接、同时提供、相互协同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健康问题的发生,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实现“以健康为中心”的目标。

近年来,市中区医防融合工作推进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方面慢性病管理数量质量指标均提高,实现了服务覆盖范围提升,健康指标改善,居民知晓率、满意度提高。2024年全人群签约率较2023年同比增加了7.17%,家庭医生签约满意度较2023年同比增加了9.21%;血压控制率同比增加7.39%;血糖控制率同比增加6.22%。另一方面慢性病患者对基层医院依从性逐年提高。通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和服务便利性明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比不断增加,今年较去年同比提升5.2%。同时,慢性病人群对社区医院的依从性及认可度稳步提高,社区就诊患者满意度及社区医生护士及公卫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等多维度指标也不断提升。近年来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逐年减少,市中区人群期望寿命从2020年的79.34岁逐年提升,2021年79.61岁、2022年79.69岁、2023年79.99岁。

02
市中区人民医院在全区医防融合工作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市中区人民医院党委委员、人力资源部主任赵华丽:近年来,市中区人民医院深入贯彻落实医防融合的相关政策文件,以“三高共管、六病同防”为重点,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建立了医共体内医防融合新模式,实现对“三高”患者和“六病”人群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推行“医疗”和“预防”融合发展的健康服务新模式,全面推进全区医防融合工作。

一、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作为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市中区人民医院充分发挥技术与服务能力的优势,将疾病诊疗与预防环节进行整合,牵头指导全区各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索“三高共管、六病同防”一体化服务模式。坚持以基本公共卫生系统为依托,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上级医疗机构协调诊疗为导向,积极推进三高中心建设,畅通区域内上下联动、分级管理、转诊治疗机制。例如,市中区人民医院在中心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日间病房,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效、廉”的特色优势,用中医的方法来防病、治病。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通过医共体建设,对基层医生进行业务培训指导20余次,提高广大基层医生防病、治病能力,以便能更好的为基层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时,对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需要线上协诊的患者,通过远程会诊即时完成协诊,提高协诊效率。2024年,市中区人民医院共收治基层医院上转患者500余人。

二、补齐医防融合短板,健全传染病平急结合机制。一是不断完善疾病监测体系。强化院内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机制和报告管理体系建设,建立风险排查机制,按照国家疾控中心要求,积极推进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落地应用,部署完成后能够实现传染病的自动识别并提示预警。同时做好传染病监测预警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积极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2024年共开展10余次艾滋病、丙肝、炭疽等重点传染病的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培训相关业务人员800余人。二是进一步提高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坚持强化演练,增强实战能力。市中区人民医院联合市中区疾控中心举办2次不明原因肺炎等传染病应急处置演练,全面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鉴别诊断和防控水平,同时也增强了应对突发疫情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强化疫情上报审核。通过大疫情网、传染病多点触发预警信息平台,落实传染病上报主体责任,及时上报各类传染病信息,逐级核实报卡信息并严格审核。截至目前,市中区人民医院共上报传染病信息卡2050份。

三、不断强化慢病管理,巩固医防融合硕果。承建区级三高中心,负责全区内三高患者的诊断评估、协同诊疗和并发症筛查等工作,完成三高的三级协同、医防融合工作,提供一体化服务,确保“三高共管、六病同防”体系的平稳运转。同时设立了无节假日门诊,并定期邀请省级专家来院坐诊,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三高”人群的健康管理,为其提供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专业化服务,2024年相关门诊受益人数共计23000余人。开展对“三高”引起的“六病”提前干预与预防工作,建立区域冠心病、脑卒中、肾病综合征、眼底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等并发症预防、筛查、治疗、康复闭环管理路径,实现定期筛查、精准治疗、有效恢复和减少复发。选派眼科专家对医共体成员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实操培训,对纳入健康管理的三高或两高患者开展免费眼底筛查活动。本年度受益群众3000余人。

03
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文化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如何开展医防融合工作的?

文化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伟:推进医防融合,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居民就医满意度,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的重要命题之一。文化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防融合改革以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为突破口,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把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融入家庭医生的日常诊疗活动,通过“管理融、队伍融、服务融、绩效融、信息融”,形成医疗与公共卫生互促共进的工作机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调整职能分工,实现管理融。文化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班子的职能分工进行调整,各成员既分管部分医疗工作,也分管部分公共卫生项目,打通机构内部顶层管理融合的壁垒。按照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家医签约服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孕产妇和儿保健康管理项目科学设置科室,负责项目实施、培训指导、数据统计、质量控制等职能。

二、重设组织架构,实现队伍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14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每个团队配备了公共卫生医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上级专科医生等成员,每周在家庭医生巡查点为辖区居民提供签约履约服务,指导个性化签约服务、慢性病合理用药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孕产妇儿童保健指导,并同时进行居民健康档案开放查询、健康积分兑换、健康教育知识科普宣传,为居民提供全面便捷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再造就诊流程,实现服务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医防融合健康驿站,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服务。驿站配备了身高体重仪、血压计、血糖仪、神经病变检查箱等基本设备,能够提供从疾病预防、健康体检到慢性病管理等一系列服务。诊前服务包括建档筛查、预约登记、健教导诊;诊中服务由医生运用全科诊疗思维,进行健康评价、用药指导,护士使用智慧化随访设备提供随访服务;诊后服务由公卫人员完成个性化健康教育,服药时间确认、下次预约访视等。2024年共完成全科诊疗27798人次,65岁以上老年人查体6065人次,为3087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开展诊间随访,完成辖区居民健康档案档案复核20217人次。

四、整合医防考核,实现绩效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绩效考核由医疗服务、公卫服务相关的若干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构成,中心为每个家庭医生团队制定年度目标任务,完善激励机制,在人事编制、人员聘用、职称晋升、在职培训、评奖推优等方面重点向家庭医生倾斜,促使家庭医生团队形成以结果为导向的服务意识。

五、强化智能建设,实现信息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有统一的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及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预防接种等系统,为充分实现内部信息共享,中心还自配了智能体检、远程会诊等共享系统,实现了“全科医生+市级专家、社区医疗+远程医疗”的资源信息共享。


枣庄市中融媒

记者:王海楠 满芮萱

编辑:田雨禾

责编:唐凡凡

审核:张志刚 宋严磊

幸福微市中
市中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