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今年我不能回来过年了,祝你们春节快乐,身体健康!”去年8月来到木康边境检查站的新警王正和曹培楠先后打电话和父母汇报近况,提前拜个早年。
前几天,王正的父母从大理来看儿子。曹培楠心里有点羡慕,乌鲁木齐太远了,隔着雪山和沙漠,但父母的那句“儿子,守好边疆,注意安全”,愣是让七尺男儿红了眼眶。
德宏边境管理支队木康边境检查站位于德宏州芒市与保山市龙陵县交界处的双坡垭口,正好卡在320国道—滇缅公路的咽喉要道上,也是进入祖国内地的第一道门户,主要担负着进出德宏边境管理地区的人员、车辆货物实施边境检查,依法打击边境地区内潜外逃、走私贩私、贩枪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年均检查人员200万人次、车辆100万辆次。
王正和曹培楠来木康边境检查站正式报到的那一天,在门外那块刻着“缉毒先锋站”的石头前站了许久。来之前,他们已经查阅和听说了许多关于木康检查站的信息。此时此刻,真切面对着,一种对前辈们的崇敬,以及对未来的坚定油然而生。他们太清楚这几个字的分量,不仅是荣誉,更是无数的生命与热血、激昂的青春与拼搏。
“一定要守好祖国的西南大门。”怀揣初心,“00后”新警们正式加入移民管理警察队伍。面对新的环境与工作模式,他们有焦虑,也有压力。
“刚参加查缉时很紧张,问询司机从哪来、到哪去的时候都不知道对方所说的地点具体在哪个方位,具体是哪。当时就是两眼一抓瞎,真的很茫然!”王正说。
“1月12日,我第一天上勤,虽然之前已经和前辈们请教过查缉的要点,但自己上勤才晓得什么叫没有底气。”曹培楠羞赧地说。
流淌在青春血液里的勤奋努力和不怕困难的劲儿一上头,再难压下。从车辆、车型,到德宏及周边地名、物产,再到各地的人文、历史、习俗……在“老”警们的带领和指导下,“新”警快速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正和曹培楠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查缉技能也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得到了提升。从最初的茫然无措,到后来的从容不迫,他们学会了如何从司机的眼神、言语以及车辆的细微变化中捕捉到可疑信息,每一次成功的查缉都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守护边疆的决心。
考验随时都有。“警察的眼睛要像雷达一样,有一丝异样都要引起警觉。”去年10月的一天,王正如往常一般正常执勤,一辆车停下来接受检查。司机强装镇定降下驾驶位的车窗,但其他车窗却没有降下。警觉的王正“嗅”到一丝异样,“你好,边防检查,请出示有效证件接受检查!”将车子引导到特定检查区,他把视线对准了坐在后座的两名女子。面对询问,一车人支支吾吾。最终,查获2名企图蒙混过关的“三非”人员。临近春节,木康边境检查站比往常更加忙碌。为了确保节日期间的安全稳定,王正和曹培楠与同事们24小时轮班值守,对过往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更加严格的检查。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每一次的坚守都是对家国平安的深情告白。
除夕之夜,木康检查站内灯火通明,检查点的民警们一如往日坚守查缉岗位。晚餐的时候,王正和曹培楠与同事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简单的年夜饭,分享着各自的故事和梦想。21时30分,他们将要接岗,通宵值守到初一的早晨8时。在这个特殊的夜晚,他们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着对家的思念和对国的忠诚。
“能为家国守关,是我们最热血的‘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王正、曹培楠和站里的民警面向远方,心中充满了自豪和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