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声》2024年第3期第三版

文摘   2024-10-30 18:00   广东  


最新《培声》

第三版


德艺双馨的典范

一一记何庆钊乡贤先进事迹(一)

廖建华


出生于上莒村敦睦堂的何庆钊,于1971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他曾当过生产队队长、会计,大队共青团总支副书记及大队有线广播管理员;1974年后在培英小学、养正学校(附中)当民办教师,并担任学校教导副主任(湖寮公社首个民师任职的校领导),后转为公办教师。于1988年后转行调任西河镇政府文教助理兼教办主任;1990年后任党委组织委员;1991年后调银江镇任党委副书记;1993年后任银江镇政府镇长(其弟何庆略任三河镇政府镇长),当年是闻名全县的兄弟两镇长(同届同职务同胞兄弟)。

他在莒村生活了30多年,整个青少年时期都是在莒村度过的。家乡的文化风俗、风土人情,深深地刻在他的心坎上。兄弟梓叔、父老乡亲的情谊关爱,让他永远不能忘怀。因此,他离开家乡在外任职的三十年里,只要家乡有事呼唤,他都积极帮助,尽力而为。去了政府部门,他努力工作,从股级干部到镇长,再到县物价局副局长(正局级);在县政府直属局当了16年领导干部;多次评为县级优秀公务员、两次评为广东省价格监督检查先进个人。

2014年底,他从县物价局副局长、主任科员的位子上光荣退休。现任大埔县武术协会顾问、名誉会长和县太极拳协会顾问兼名誉会长,莒村太极拳队总负责兼教练;2019年被国家级武术书刊聘任为巜当代中华太极拳人物志》编委(梅州市唯一编委);中国武术六段、中华民间传统武术(南拳)七段、中华民间传统武术(太极拳)八段;国家二级裁判员。他退休后没有沉迷在麻将扑克摊,也没有被家中锅碗瓢盆所困;而是于2016年在家乡莒村成立了梅州市唯一的村级太极拳队,亲任教练,亲自筹资,至今已有八个年头;由成立时12人至今已有26个队员,学习掌握了十三套太极拳、剑、扇等。

他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夕阳无限。何庆钊老师从小喜爱武术,八三年起拜师学艺,习练蓝家拳、龙虎拳、南拳十八架等。后师从黄飞鸿的第三代传人禤宝明师傅练习洪拳、双头棍、刀术等器械;1999年起师承太极拳名师蓝昔茂、徐耀明等老师习练太极拳、剑、扇等套路;后跟陈根全大师练习太极推手功夫。几十年所学的拳种、器械等几十套,有些名称像我这个外行人听都没听过。他学了真功夫,从不吝啬教人,甚至将花钱学到的武艺,也广为传授,免费教学。从佛山到三水,从三水到大埔,从大埔到莒村,他走到哪里学到哪里,走到哪里教到哪里。他是活到老,学到老,练到老的楷模,二十多年寒暑不辍。

(未完待续)




大埔县湖寮镇莒村

创新治理方式 走出乡村善治之道


莒村通过设立“功德长廊”等方式,激活乡村善治“一池春水”。

创新设立“功德长廊”

长期以来,乡村社会治理存在一些困难,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任重道远。

如何推动乡村振兴?这个问号一直萦绕在村干部脑海中。2019年,村干部到浙江丽水等地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莒村党支部书记陈增金:“我们发现当地一个小山村,各家各户门口都挂着一个‘功德本’,用于记录每家每户的好人好事。这个做法给了我们很大启示。”回来后,经村“两委”班子研究决定,莒村于同年10月建起梅州市第一座“功德长廊”。这座“功德长廊”长30米、宽6米,同时设立一本“功德簿”。

李宗旺夫妇捐资40万元建设莒村牌坊、何铭三先生捐资10万元安装路灯75盏、李维海先生捐资5万元修建村道……“功德长廊”上镌刻的内容,真实记录了村民、乡贤等齐心共建新农村的生动实践。为保证账目透明,村里收到善款后会及时公示具体数目、捐款人、善款所用项目等信息。

从2019年至今,我村共筹募善款700多万元,用在村里的民生项目建设上,带动村民行善举,传递正能量。陈增金:“‘功德长廊’设立以来,莒村将筹募的善款用于公共设施建设、养老助残、扶贫助困、奖教奖学等,先后推进了小公园、农耕馆、村史馆等50多个项目建设,村容村貌大幅改善。

引导群众崇德向善

基础设施的完善,改变的是村貌。而村民、乡贤踊跃参与乡村建设,则体现了人心的向上向善。陈增金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他和其他村干部一道,在莒村探索推出累计积分制、红黑榜和道德评议,推动“功德长廊”影响力向基层治理体系延伸,激发乡村自治新活力。

今年3月22日,村“两委”召开2023年度村规民约“积分制+红黑榜”表彰会和道德评议会,对2023年度积分评定前8户的优秀家庭进行表彰。

据介绍,“积分制”以户为单位进行运作,每户起始拥有50分的基础分。对打扫公共卫生、保持房前屋后整洁有序、长期坚持做好事等事项进行积分奖励、张榜表彰;对村内赌博、打架等不文明行为进行记录,扣除相应积分、张榜公示。

50分对应50元,该户当年度积分数等于该户每人购买医保补贴数额。同时,积分还是村民申请政府补助政策的依据、评定“五星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荣誉的重要标准。

此外,2020年以来,莒村各村民小组逐步推出“红黑本”,将村里的好人好事和歪风邪气都记录下来,每家每户的口碑实体化,让村民做的每一件事都有迹可循,既形成有形的榜样示范,又形成无形的道德约束。

为使这项机制能够持续、有效运作,莒村还专门成立了评委会。这个由村“两委”推荐产生的6人小组,包括了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开展道德评议,共同负责积分的评定和管理工作,推动做善事、行善举、积善德在村里蔚然成风。

票决办好民生实事

全村种植1000棵树苗并发动每家每户门前种两盆花、9000米圳道修复提升、修建一座牌坊……近日,经村民票选,莒村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出炉。

民生实事项目由村党支部每年向村民公开收集,将最关切的急难问题列为协商事项提交村“两委”会商议,并由村民代表大会票决,确定本年度10件民生实事。同时,确定全村28个村民小组分别至少要办成1件民生实事。如此一来,莒村每年至少能完成38件民生实事。

同时,莒村建立了项目全过程监督机制,明确具体项目责任人和每月、每季度进度安排,定期公示项目实施资金、进度等内容。每年底,还组织召开“十大民生实事”总结大会,由镇党委、村委、村民小组、村民组成的“评议团”现场打分。

值得一提的是,莒村发生的好事、办成的实事,还在村报《骥风》《培声》呈现。这两份百年村报,不仅面向本村村民发行,还定期邮寄给外省及海外莒村乡贤,成为宣扬乡风文明的重要途径。

(村委供稿)




养正学校六四届同学隆重聚会


2024年8月15日,莒村养正学校64届小学同学在裕芳礼堂和会议室隆重举行毕业60周年聚会,到会同学共有30位。

聚会由陈伟英同学主持,何绍美同学致词祝贺:“日月如梭,不知不觉我们又再一次相聚在母校一起同叙同学亲情、友情,感谢缘分,友谊情深。时间飞逝,社会在不断更迁和进步,母校已变更为湖寮中心小学,扩大了社会影响,百年学校焕发青春。我们大家在少年时代在学校学知识,长才干。我们同窗在学校学习多年的友情是世界上最纯洁的,这如同一坛客家娘酒,愈久愈醇。几十年过去了,我们都在社会上磨砺,历尽沧桑,青丝变白发。岁月,陪我们花开花落;时光,陪我们春夏秋冬;情谊,陪我们天长地久;健康,陪我们一生一世。让我们在自信、自爱、自强、自在中,快乐相随,享受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人生七十古来稀,今天,我们老同学又再一次聚首在母校,我由衷地感谢大家热心支持和参与。在此,还要特别感谢廖永刚、陈绍良、陈伟英、何绍美等同学带头筹备,使这次聚会办得既热烈又成功。”陈伟英同学作本次财务收支报告,将去年同学们资助活动节余款陆仟多元作为本年度活动费用。



聚会中,64届同学会再一次向养正学校捐赠奖教奖学基金壹仟元。校长陈文书代表湖寮镇中心小学全体教师学生表示衷心感谢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陈校长详细汇报学校教学状况和学校升学情况,2024年有学生廖广贤考入虎山中学,学校给予400元奖励,大埔县教育局给予廖广贤3000元奖励。

本次聚会午餐三席餐款费用(包括酒水,水果等)由去年留存资金支付。到会的同学获得筹委会赠送上衣作永久纪念。

会后,大家齐集香竴美食馆共聚午餐,同学们频频举杯,共同祝愿各位身体健康,合家幸福,聚会圆满落下帷幕。

(廖嘉谋)




姓氏文化与教育事业的碰撞
何伯才


在浩瀚的人类文明长河中,教育与姓氏文化的两大基石共同构筑了社会的精神与物质文明。姓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是构成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大埔何氏宗亲联谊会创建于1997年。2012年设立奖学基金会。13年来,累计受奖学子540人,发放奖金78.15万元。

2024年8月20日上午,大埔何氏宗亲联谊会在大埔县城庐江大厦举行隆重的奖学金发放仪式。九时三十分,颁奖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会上,大埔县何氏宗亲联谊会会长何善辉先生致词,他详细、系统地总结了大埔何氏宗亲奖学基金会一年来的工作。宗亲联谊会常务理事、办公室主任何振兴先生宣布了2024年大埔何氏学子高考获奖名单。随后,获奖学子代表和家长纷纷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感言。十一时三十分,大会在《团结就是力量》的乐曲声中结束。

客家人崇文尚德,耕读传家。宗族、家族颁发奖学金并不鲜见。莒村乃人文之乡、文化之乡。莒村《盧園家庭教育基金会》成立于2018年。“盧園”主人何蔚炉先生崇文重教,成立了家族奖学金,把教育子、孙作为全家的头等大事,时刻鼓励儿孙刻苦学习、积极上进。今年高中毕业的次孙何朋昊考进了广东警官学院。受奖学金颁发之感慨,其与长孙何翊睿爷孙俩向大埔何氏宗亲联谊会捐资人民币二仟二佰元,以感恩回报。2013年以来(疫情三年中断),由其任教佛山罗村中学儿媳曾杰华老师主讲,在“盧園”免费开办小学、初中暑期辅导班,成为一美谈佳话。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振兴家族的关键;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期望,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独特印记,承载着宗族、家族的荣耀与传承。让我们携起手来,努力奋斗,共同完成中华教育之伟业。



以上为《培声》2024年第3期第三版内容


本报地址:广东大埔湖寮上莒村

邮编:514299  电话:13549178356

E—mail:jcpeisheng@163.com


编辑:书泰

审核:莒微号工作群

莒村
——非官方、非营利,纯公益平台;传递莒村乡音、乡情、乡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