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侵犯公民合法权益。2024年是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年,陆丰公安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公安机关统一部署,持续强化线索摸排、案件侦办、综合治理工作力度,依法严厉打击涉网络谣言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同时陆丰公安持续坚持“以宣促防、以打促治”工作思路,将打击整治与宣传教育相结合,组织民警多频次深入辖区社区、村组、企业、学校开展宣传,深入推进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氛围。现将1起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01 打击谣言案例
2024年10月,陆丰市公安局网警部门巡查发现:网民林某某为博眼球、追流量,在某短视频平台一视频下编造、传播本地车祸“造成两死两伤”的虚假不实评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目前,陆丰公安已依法对林某某作出行政处罚。
侵犯个人权利
网络谣言侵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誉权、荣誉权等。
社会秩序与信任体系受损
网络谣言能够严重干扰民众的正常生活,并破坏社会信任体系,损害党和政府形象。
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受威胁
谣言的传播可能导致公共安全问题和损害公众利益。
扰乱思想和行为
网络谣言能够扰乱人们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导致人们在面对不实的谣言时表现出不适当的反应,如恐慌或盲从。
政府公信力受损
网络谣言对政府公信力构成挑战,可能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增加政府应对危机处理的困难。
影响社会公众的价值观
网络谣言还可能影响社会公众的伦理道德观,导致社会公众伦理道德迷茫,以及可能的伦理道德失范。
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在紧急情况下,网络谣言可能会阻碍政府的应急处置,使得政府疲于应付,增加危机处理的难度。
容易被境外势力利用
网络谣言容易被人利用,煽动网民情绪影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甚至可能被用作政治手段。
文章发布的权威性
内容观点的客观性
浏览页面的健康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陆丰印象
本期编辑 | 一生有你
来源 | 平安陆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