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10年前发表的文章涉嫌图像的重复使用,且研究过程疑似存在多处不规范,已被撤回

学术   2024-10-13 08:35   广东  

诚信科研

二正丁基-(2,6-二氟苯并羟基)锡(IV) (DBDFT)是一种潜在的抗恶性肿瘤药物,在体外和体内均表现出较高的活性。

2014 年 3 月 18 日,山西医科大学的 Li Yunlan 等人在 PLoS One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 “Antitumor activity of di-n-butyl-(2,6-difluorobenzohydroxamato)tin(IV) against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SGC-7901 cells via G2/M cell cycle arrest and cell apoptosi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DBDFT靶向的多种信号通路参与介导SGC-7901细胞G2/M周期阻滞和凋亡,提示DBDFT作为一种有效的化合物可能具有治疗胃癌的潜力。

但是,在 2024 年 10 月 10 日,该文章被撤回,主要原因是文章内涉嫌图像重复,且研究过程疑似存在多处不规范。

上述文章发表后,人们对图 5、6、7 和 8 中所示的结果、某些细胞系的分类以及肿瘤研究方法的报告提出了担忧。具体说来:
在图 5A 和 5B 的 0 μmol/L 和 5.0 μmol/L 面板中,一些细胞周围的区域似乎与相邻背景不连续,并且一些细胞看起来彼此相似。
在图 6C 中,几个波段看起来彼此相似:
○ Bax Concentration 面板的泳道 2-3 看起来类似于 Bax Time 面板的泳道 3-4;
○ 对于蛋白 Bcl-2、Caspase 3、Cyt C 和 β-actin Concentration面板的泳道 1-2 与相应时间面板的泳道 1-2 相似;
○ Bcl-2 Concentration 面板的泳道 3 与 Bcl-2 Time 面板的泳道 4 相似;
○ Cyt C Concentration 面板的泳道 3 与 β-actin浓度 和 Time 面板的泳道 2 相似。
在图 7A 中 2.5 μmol/L 的面板 PCNA 中,当调整水平以可视化背景时,左下角区域似乎存在垂直和水平不连续性。通讯作者 Li Yunlan 在图 7A 中提供了 PCNA 2.5 μmol/L 面板的底层图像,但这并未解决问题。
在图 8B 中,一些泳道之间的背景似乎存在垂直不连续性,并且几个条带看起来彼此相似:
○ Concentration面板的泳道 1-2 看起来与所有蛋白质的相应 Time 面板的泳道 1-2 相似;
○ Cyclin B1 Concentration面板的泳道 4 与Cyclin B1 Time 面板的泳道 3 相似;
○ β-actin Concentration面板的泳道 4 与β-actin Time 面板的泳道 3 相似。
通讯作者 Li Yunlan 表示,图 5A、5B、6C 和 8B 的原始基础数据不再可用,但提供了来自并行或后续复制实验的图像,但并没有解决这些问题。
此外,人们还担心该研究中使用的几种细胞系可能受到污染或误识别,包括 Hep G2 (来自文章[1])、SHSY5Y [2]、SGC-7901 [3,4] 和 HL-7702 [3]。经过编辑跟进,未提供细胞系鉴定数据。此外,在该文章中被描述为人类胚胎癌的名为EC的细胞系的起源尚未得到证实。
人们还担心小鼠肿瘤实验是否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进行。在编辑随访时,没有提供有关人道终点标准或健康监测的其他信息,也没有提供个体水平的肿瘤大小数据。因此,该问题无法解决。
鉴于上述担忧,PLOS ONE 编辑撤回了这篇文章。
Li Yunlan 没有回应编辑的决定。Li Qingshan 和  Zheng Juan 要么没有直接回应,要么无法联系到。


文中所提文章:
[1]López-Terrada D, Cheung SW, Finegold MJ, Knowles BB (2009) Hep G2 is a hepatoblastoma-derived cell line. Hum Pathol 40(10), 1512–1515. https://doi.org/10.1016/j.humpath.2009.07.003 pmid:19751877
[2]Jiang T, Wang H (2014) Identification of cross-contamination in SH-SY5Y cell line. Hum Cell 27(4), 176–178. https://doi.org/10.1007/s13577-014-0096-9 pmid:25182563
[3]Ye F, Chen C, Qin J, Liu J, Zheng C (2015) Genetic profiling reveals an alarming rate of cross-contamination among human cell lines used in China. FASEB J 29(10), 4268–4272. https://doi.org/10.1096/fj.14-266718 pmid:26116706
[4]Bian X, Yang Z, Feng H, Liu Y (2017) A Combination of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STR Profiling Identifies Cross-contaminated Cells from 482 Human Tumor Cell Lines. Sci Rep 7, 9774.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17-09660-w pmid:28851942
参考消息: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312145


内容为【诚信科研】公众号原创

禁止转载

诚信科研,专注于学术不端报道。



觉得本文好看,请点这里↓

诚信科研
持续追踪撤稿文章,营造良好科研氛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