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
是新生伊始的馈赠
浓缩着父母的期望
镌刻着时代的希冀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
你身边是不是也有一个
叫“建国”“国庆”的人呢?
在咸阳市430多万人中
名叫“建国”的有3645人
名叫“国庆”的有1512人
今天一起了解
咸阳“建国” “国庆”们的故事~
史国庆
为职业教育贡献微薄力量
“三脚架高度要和身高相适宜,操作过程中身体任何部位不能触碰三脚架,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9月20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史国庆教授正在给工程造价2301班的学生讲授工程测量技术课程。
史国庆正在给学生上课。
今年41岁的史国庆,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2012年9月入职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从一名专业课教师到教研室主任,再到教学办公室主任,与职业教育打了12年“交道”,他对职业教育发生的变化感触颇深。
2012年刚入职,史国庆被学院派往周至、杨凌等地负责招生工作。回忆起当时招生的情景,他记忆犹新,“拿着招生简章,追着学生和家长跑,当时招一个学生要使很大劲。”
“条条大路通罗马,受过职业教育的孩子一样有出息。”在周至县职业教育中心门前招生时,史国庆劝说一名刚上专科线学生的家长。从高考成绩出来到填报志愿结束,他与那名学生家长多次通话,家长被他的诚意感动,最后学生选择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如今,那名学生就职于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已成单位骨干,月薪可观。
随着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专业技术人才欠缺成了短板。2015年陕西省开始推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与普通高考不同,它采取文化课笔试结合职业素养测试的综合考评机制,体现了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源特点。
“国家注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指挥棒’变了,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日益提升。”史国庆介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已连续多年与当年第二批本科录取分数线持平,每年录取的6500名学生中,有近千名学生都过了“二本线”,现在已经不再为生源发愁。
过去的12年间,不仅是生源质量显著提升,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也紧跟产业更新的步伐。
“过去城市管线各行其是,开挖、填埋是常态,如今城市地下管廊不影响交通、找‘症结’更精准,管网到管廊一个字的变化,体现的是理念的转变;往昔传统建筑高耗能高成本,现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成本低耗能少。”史国庆说,建筑行业正在向智能化、集成化迈进。
2012年入职至今,史国庆已经带过4000多名学生。
“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的名字叫国庆,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成为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祖国建筑行业发展贡献力量。”史国庆说。
许国庆
做一个有温度的执法者
9月20日早晨,在咸阳高新区的西华泰臻园项目工地上,许国庆和同事们正在检查项目工地的规划手续及项目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许国庆督促一家企业负责人更换破损的宣传广告牌。
今年35岁的许国庆是咸阳高新区管委会城市管理执法局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和相关负责人沟通处理,直到最终解决。
“我们的工作就是‘找问题’,督促他们尽快落实整改措施并整改到位。我会用热情的态度、温和的语言,积极劝导当事人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合法合规生产经营,做一个有温度的执法者!”许国庆说道。
2021年,疫情期间,调整岗位后的许国庆来到咸阳高新区管委会城市管理执法局工作。因当时疫情防控形势紧张,工作人员不足,许国庆积极配合属地管理部门参与疫情防控和排查工作。每日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厚厚的口罩,他里面的衣服经常被汗水打湿,脸上也留下深深的压痕。许国庆没有一句怨言,依旧坚守在重要道路卡点,认真负责做好外来车辆排查劝返工作。“这场伟大战‘疫’,所彰显的中国力量让人为之惊叹,有幸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很骄傲!”许国庆说。
说起为什么叫“国庆”这个名字,许国庆乐呵呵地和记者聊了起来。他出生于1989年10月1日,按照家里的辈分,许国庆属于“国”字辈。“当时父母为了给我起名字,费了很大的力气,怎么也定不下来,还是我奶奶拍板,确定就叫‘国庆’,父母也都欣然同意。他们觉得我在国庆节这天出生很有意义。当然,给我起这个名字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就是期盼我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许国庆说,如今,作为一名城市管理工作者,他肩负着打击违法行为,维护群众利益以及城市环境、社会秩序等重要使命和责任。
“我很荣幸拥有一个与祖国血脉相连的名字,我为拥有‘国庆’这样的名字感到骄傲!”许国庆激动地说。“每一年的国庆节,我都可以和伟大的祖国母亲共同庆祝生日,我深切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发展和日益强盛。‘国庆’这个承载着红色梦想的名字,也激励着我与祖国一起成长。我将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和不畏艰辛的崇高品质,勇敢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用汗水书写属于我们青年一代的新篇章。”
胡国庆
用镜头记录美丽而真实的故事
胡国庆,1960年出生于长武县,高中毕业后参军,复员后当过工人,后来成为一名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原《华商报》首席摄影记者,曾获中国新闻奖。
自1998年从事媒体工作以来,他见证过上百个重大事件,2015年开始做自媒体,经历了行业天翻地覆的变化,始终不变的是他情注底层人民的初心和深耕纪实摄影的决心。他用脚步丈量偏远山村,用镜头记录草根故事,通过一张张真实的照片,让更多人看到了这个时代前进的印记与个人命运的交织变化。
采访路上的胡国庆。
作为一名资深媒体人,胡国庆始终坚信,镜头是他的武器,真实是他的追求。无论是繁华都市的喧嚣,还是偏远乡村的宁静;无论是重大事件的波澜壮阔,还是平凡人物的默默坚守,他都能细腻而深刻地将其一一展现给观众。
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胡国庆的足迹遍布山川河流、城市乡村。他曾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拍摄古老雄伟的长城,让那岁月沉淀的砖石诉说中华民族的坚韧与智慧;他曾在炎炎烈日下,走进田间地头,记录农民辛勤劳作的汗水与丰收的喜悦,展现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他也曾在灯火辉煌的都市街头,捕捉年轻人为梦想拼搏的激情与活力,见证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胡国庆,见证了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次在一线采访,他顶着烈日爬上高楼楼顶,一不小心崴了脚,却仍坚持用镜头记录下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拿回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如今,已退休的胡国庆依然活跃在采访一线,他的热情从未减退,他的目光依然坚定。他说:“我将继续用我的镜头,记录祖国最美丽、最真实的模样,让更多的人了解她、热爱她。”
杨国庆
做好设备维护
提升群众视听体验
“我的名字是父亲取的,因为我是在国庆节出生的。”说起自己的名字,杨国庆脸上带着一丝自豪与满足,对他来说,“国庆”这个名字不仅仅是一种标识,更承载了父辈对下一辈殷切的期望和对祖国的热爱。
杨国庆正在检查设备。
今年56岁的杨国庆,高中毕业后在陕西省广播电视发射台就职,主要负责设备的技术维护工作,从最初的技术“小白”成长为现在的技术骨干,他与广播电视打了35年交道,不仅见证了国家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也深切感受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广播电视设备还比较简单,主要是靠大型电子管设备进行信号的传输,这种方式体积庞大、能耗较高,且维护起来比较复杂。”回忆起当时的电视广播发射技术,杨国庆感慨地说。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广播电视发射台也完成了从模拟到数字的转型,“现在,发射技术已经实现了模块化,这种设计不仅缩小了发射机的体积,降低了能耗,还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杨国庆说,如今,通过技术的改革和设备的更新,模块化的发射方式使得系统升级和故障排查更加便捷,信号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能更清晰地接收广播电视信号,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视听体验。
在杨国庆看来,这个行业,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在广播电视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他更加明白“不学习,就要落后,会被时代淘汰”。在工作岗位上,他常常鞭策自己,要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变化。
如今,56岁的杨国庆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广播电视事业的执着追求。他说:“能与祖国同一天庆生,是我最大的幸福。”
韩国庆
勤劳铺就幸福路
9月23日,兴平市丰仪镇水寨村,村民韩国庆正在晾晒刚收获的玉米。
“我是1962年2月生人,家里兄弟姐妹4人,作为家中长子,父亲给我取了这个名字。”韩国庆笑着告诉记者,他的名字跟生日没有关系,父母心中国庆节是个重要的日子,孩子叫国庆,那是沾了光。
在韩国庆的记忆里,父亲一直在外面打零工,小时候家里的日子过得虽然苦,但也很幸福。“我们兄弟姐妹年纪各相差3岁,家庭负担较重,那时物资匮乏,缺衣少食,好几次我们兄弟姐妹差点被过继给别人。因为母亲不舍,才没有被送走。”谈起过往韩国庆有点激动,他虽是长子,年少时却时常担心自己会被送给他人。一家人常吃不饱饭,他一顿能喝三四碗稀饭,走路时满肚子水在晃荡;妹妹没有裤子穿,就用大人穿破的长筒袜剪掉一截,套在两条腿上当裤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韩国庆逐渐成为家中的顶梁柱。
韩国庆在整理晾晒的玉米。
“我父母是地道的农民,家里以务农为主。后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我们一家也从中获益。当时,承包了四五亩土地种粮食。”韩国庆说。
在“双抢”时节,韩国庆每天凌晨就起床到地里收割小麦,吃过午饭后,一直忙到晚上才回家。农闲时四处打零工。“政策这么好,我不拼命干,哪来现在的好日子?”回想起以前的诸多艰辛,韩国庆十分感慨。
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越过越好。女儿已出嫁,儿子也成了家,孙女和孙子先后出生。经济条件好了,韩国庆家的3间瓦房也被推倒重建,宽敞明亮的新房让韩国庆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以前愁吃不饱,如今愁吃啥好。小时候,锅里的水都烧开了,还得去借米才有饭吃,现在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韩国庆感慨,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家里的条件也逐步改善。
李国庆
有一个让家乡变得更好的梦想
“无论走到哪儿,我的名字都是第一个被记住的。”9月11日,在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李国庆正在校园看书。对于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到来,他有着与别人不同的感受。
李国庆的家远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塔哈其镇查干布呼村,他说,从小到大还是第一次走这么远,在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他想自己的家人,更想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李国庆开心地与国旗合影。
今年19岁的李国庆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母靠5亩大棚菜为他和姐姐撑起了一片天。他说,“国庆”这个名字是姑姑给他起的,姑姑希望他能承载着这个名字所代表的骄傲与自豪,日后成为家庭的骄傲。
怀着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他努力学习,通过高考被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录取,如今已是一名大二学生,他学习这个专业,就想通过物联网让家乡的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
说起咸阳,李国庆的眼中闪动着光芒。他说:“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老师和同学淳朴、友善,给了我家一般的温暖,咸阳也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美丽城市,清渭楼、古渡廊桥、咸阳湖……都让人着迷,拍了许多照片发给父母,他们也很高兴。”
在大学里,李国庆勤奋努力。课堂上,他认真听讲,积极提问;课后,他泡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拓展知识。他的心中,有一个让家乡变得更美好的梦想。
对于未来,李国庆充满期待。他希望能找到一份与专业相关且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他相信,只有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李国庆说,他要将学校学到的知识带回新疆,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
李国庆,这位来自新疆农村的青年,正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奏响青春的交响,书写人生最美的华章。
华发护青山
青春献林场
“我名字的寓意就是建设美丽新中国。”9月15日,记者在长武县巨家镇强村见到这位名叫高建国的老人,1951年出生的他告诉记者,他觉得建国这个名字很有纪念意义,而这个响亮的名字伴他走过了半生,留下了很多难忘的记忆。
高建国。
“小时候家里条件比较苦,兄弟姐妹多,给孩子起名字也没有那么讲究。”高建国告诉记者,最初,父母给他起名字叫高五余。那个年代,家里菜少油少肉更少,每天都吃不饱,自己是老大,最大的心愿就是帮家里减轻负担。于是,小学还没读完的他就在生产队挣工分。1971年,在村里的推荐下,他成了县里林场的造林工人,给自己改名叫建国。
“当时,红星林场从山下水沟到山坡上全是荒地。每天天一亮,我就和大家扛起锄头进山,中午回管护站,煮点干活时挖的野菜,热几个馒头,吃完饭,又返回林场种树,从头顶太阳干到太阳下山。”年轻的高建国不怕苦、不怕累,凭着满腔的热情,和同事一起奔走于林场各处,埋头苦干,为林场添新绿。
从1971年到1989年,高建国挖树坑10万余个,修筑林带、护林沟3万余米,栽植刺槐10万余株、油松6000余株、侧柏6000余株。“每天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但是,看着我们种下的小树苗一天天长高,荒山变青山,一切都值得!”高建国坚定地说,1985年,随着造林工作的完成,他也从造林人变成护林员。
在职期间,高建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多次获得省、市级表彰。2021年11月,更是荣登“中国好人榜”。53年的植树造林、巡山防护工作,他将满腔的热爱融入山林的每个角落。“红星林场就是我的战场,每一棵树都是我的孩子。”高建国骄傲地说。
如今,忙碌了大半辈子的高建国已经退休。知道造林的不易,为了保护这片来之不易的林场,除了种点菜、看看报,高建国还时不时奔走在林场周边的村组中,向群众宣传消防知识、禁牧政策、盗采禁令。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感触特别深,我骄傲我是一名中国人,希望每一位中国人尤其是年青一代都能忆苦思甜,牢记历史,努力将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高建国说。
名字有所指
人生有所为
每个人都有名字,它饱含着父母的深爱和期许,也体现着时代的特点和变迁。9月20日,在兴平市老年大学见到了退休干部贺建国,他的名字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与个人追求。
贺建国。
贺建国出生于1963年,原名满堂。初中时,年轻的他觉得老人起的名字似乎不能反映自己的境界和志向。彼时,国家建设如火如荼,怀揣着对国家的热爱,他毅然将名字改为建国。这个名字,从此成为他一生的信念与动力。
贺建国的职业生涯丰富而充实。他当过中学教师,用知识的火种点燃学生的梦想;1990年,在兴平人民广播电台和兴平广播电视台做记者编辑。回忆起在基层一线的那些日子,贺建国感慨万千。当时,每位记者既是编辑又是记者,工作压力大且辛苦。那时要闻科只有六七名同事,大家每晚七点便开始通宵工作,一直忙碌到第二天早上七八点报纸出版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
新闻工作是没有节假日的,这一点在贺建国的经历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有一年,大年三十凌晨五点,报社总编辑打来电话告知他,头版版面还少一篇过年工人加班的稿件,要求他马上采访。接到任务后,贺建国没有丝毫犹豫,二话不说便联系工人,随即火速赶往现场。清晨七点,他回到报社,马不停蹄撰写稿件、编辑排版。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直到上午八点完成版面发稿后,他才终于舒了一口气。这个大年三十,他在工作中度过,却毫无怨言。
光阴荏苒,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日子幸福得比蜜还甜。贺建国感慨地说:“‘建国’不仅是我的名字,更是我一直以来前进的动力和目标。”
退休后的贺建国并没有选择享受生活。他来到兴平市老年大学,学习乒乓球和书法。学着学着,他便成了管理员。对于这个新角色,贺建国满心欢喜,他觉得能为学校服务、为老年朋友服务,是一种荣幸,也是自己继续发光发热的一种方式。
日子越来越好
生活越来越甜
9月23日,在秦都区人民中路的咸阳纺织机械厂南生活区的院子里,80岁的王建国正在和老伙计们下棋聊天,好不惬意。
王建国。
王建国出生于1944年1月15日。王建国说,他从小爱看书,进入学校后品学兼优,深受老师们喜爱。那时候,孩子们没有正式的学名,都以在家叫的小名称呼。“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老师专门把我们这群孩子聚集到一起,特意给我们起了正式的学名。我就是从那时候起叫王建国,家里人也很喜欢老师给我起的这个名字,老师希望我能以名载志,建功立业。”王建国说。
1960年,王建国中学毕业后,身为家中长子,他想自寻出路,学一门手艺,便有了去西安上技校学习的想法。在去的路上,因家中生活贫困,买不起车票,王建国便从咸阳一路走到西安,用了近10个小时。在那里,王建国勤学苦练,学习技能本领。一年后,王建国参军入伍,成为武警战士。1968年3月从部队退伍后,到西安筑路机械厂工作。
1978年7月,王建国被调回咸阳纺织机械厂,负责生产纺织机械金属零部件的焊接工作。那时候,厂里车间的机器设备老旧,经常出故障。经过不懈努力,咸阳纺织机械厂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自主开发,使咸阳的喷气织机制造业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社会在发展,国家在进步,我们在变化。设备更新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大大节省了成本,大伙儿都尝到了技术革新、产业发展带来的甜头!”王建国自豪地说。
1999年,退休后的王建国生活也有了新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他更是有了深切体会:“我们党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在纺机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王建国的一日三餐都有可口佳肴,还有志愿者每日悉心为老年人进行测量血压、血糖的身体检查。除此之外,社区老年人的娱乐活动也丰富多彩。“这些都是托了国家的福!”王建国激动地说。
退休不退热
让健康从“齿”开始
从前看病全凭听诊器,中医凭望闻问切,西医凭望触叩听,如今各种先进仪器辅助诊断,以前跑东跑西为报销,如今一站式服务解民忧。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从老医生胡建国的讲述中感受医疗领域的变化。
9月2日上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口腔科主管技师胡建国一边调整角度,一边拿着仪器给病人查看口腔。
“1977年—1980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后期,我在礼泉县城关镇‘插队’,后通过招工考试进入了咸阳地区人民医院(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前身),当时就业面向农村面向山区等缺医少药地区,咸阳地区人民医院院址位于礼泉县城关镇。”忆起往事,今年63岁的胡建国说,从哪来回哪去,这一切都是缘分。
相较于群众对身体各项机能的重视,当时大家对牙齿矫正不太讲究,口腔科条件也显得“寒酸”,说是两间房其实只有一个套间,外间治牙,内间镶牙。
1987年口腔科有了第一台综合治疗机,低速、中速、高速钻头齐全,座椅可以调整各种角度,不仅诊断更加准确,患者就医的舒适度也大幅提升。
“如今的医疗条件,在当时根本不敢想。”胡建国说,现在医院各种检查仪器更精密,检查范围更广泛,除了内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还完善了口腔科的各项仪器。服务更全面,不仅是常规及生化检验,院里甚至还拥有B超、X光机、CT等仪器,口腔科也进行了口内科、口外科、修复科等专业细分,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当年颇为“稀罕”的综合治疗机如今已经有了9台。
胡建国。
胡建国说,如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农村有合疗,城市有医保,现在一张社保卡养老医疗都包含,伴随新医保平台上线,实现医保业务编码标准统一,医保数据规范统一,医保经办服务统一,大大提升我市医保服务能力与医保水平。
“父亲为哥哥取名建中,为我和弟弟取名建国、建兴,期盼‘中国兴’,如今,看到祖国繁荣昌盛,父辈的愿望也算是实现了。”胡建国说,为祖国医疗领域的变化感到自豪,退休后医院返聘还能继续发挥余热,这是医务工作者的荣幸。
“时代在变
我们也要跟着变”
“虽说名字只是一个符号,但这个符号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影响一个人。”说起自己的名字,64岁的张建国颇为感触。
张建国。
张建国,1960年出生,正好赶上热火朝天建设新中国的时候,寄予父母的深厚期望,为他取名“建国”,寓意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1978年,正值改革开放春风初起,张建国毅然选择了参军。在部队里,他勤奋好学,勇敢无畏,凭借出色的表现,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炮兵战士。次年,他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因表现出色,荣获个人三等功。
1981年,从部队复员的张建国回到了地方,先后在渭滨乡政府和联盟路派出所工作。1987年,张建国又调到西北橡胶总厂工作,在这里,他从事采供工作,主要负责厂里橡胶、化工材料、添加剂等物品的采购,这个岗位虽然平凡,他却以极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在这里默默坚守了33年。
“当时是计划经济,货物流通并没有现在这样发达,高速公路也尚未普及,去一趟上海来回得折腾3天,既费时又费力,还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张建国回忆起过去的采购经历,感慨万千。
如今,物流行业蓬勃发展,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采购工作也变得高效便捷。“现在可不一样了,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找到供应商,下单、支付、物流跟踪都可以在线上完成。而且物流速度也快得惊人,有时候当天下单,第二天就能收到货物。”张建国笑着说道,“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时代在变,我们也要跟着变’。”
竭尽所学
发扬中医
“我叫建国,我哥叫建华,我们两兄弟的名字都是父亲起的,他一生都在教导我们爱国爱家。”9月10日,在建设路泰济堂中医馆,王建国说。
王建国。
王建国祖籍乾县,其父亲早年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一生从医,救死扶伤。他的奶奶也是老中医,在家庭氛围熏陶下,王建国少时便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立志将中医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王建国自幼在父亲影响下学习中医,并考入原陕西中医学院,之后投笔从戎,远赴新疆喀什当兵,这段经历锤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永不服输的性格,大西北的美丽壮阔,也让他对国家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感悟。退役后,他凭借着坚定信念,不断学习积累,开办了自己的中医馆。
27年的中医药生涯,让他更理解病人。他擅长治疗鼻炎、失眠等病症,他的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技术为众多过敏性鼻炎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多年来,他凭借着这一专长,减轻了许多患者的病痛。
王建国不仅医术精湛,更时刻保持着学习深造的热情,他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
王建国的中医馆里挂满了患者送来的锦旗,每一面锦旗都代表着一份感激和肯定。这些锦旗不仅是对他医术的认可,更是对他医德的赞美。他总是以患者为中心,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为患者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真谛。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李石 李晶晶 景东旭
实习记者:张洋 郑祎 狄祎婷 文/图
审核:闫莉 签发:王鹏飞
声明:我们重视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图片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侵权的,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