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虽冷,人心温暖。
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三九和四九,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也是一年中人身体比较虚弱、容易引发疾病的日子。
这时,身体面临重重考验,如果不注意调养,有些器官会很容易“生病”。
今天是1月8日,“三九”的第一天。
2024-2025年数九天节气时间表
民间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所以此时也是养生的最佳时机。
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一份三九天的养生指南,希望能帮助大家过好寒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迎接来年春暖花开!
吃三样
1、萝卜炖羊肉
民间有俗谚,“冬吃萝卜赛人参”,萝卜是冬天最便宜的滋补品。
寒冷干燥的季节里,多吃一些萝卜能够顺气暖胃,清热去火。
羊肉性甘温,可补肾助阳。冬天常吃羊肉,能温散寒邪,改善寒凝血瘀,增加御寒效果。
羊肉和白萝卜一起炖,能够减少吃羊肉而上火的情况,并且荤素搭配,营养更加均衡。
2、清炒山药
山药虽然貌不惊人,但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品。
宋代的朱熹曾赞美山药“色像玉、香似花、甜如蜜、味胜羊羹”。
在所有山药的做法中,炒山药是最营养美味的。
切山药时,山药表面会有一种黏液,它是一种多糖蛋白质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黏蛋白和甘露聚糖,可益肺气,养肺阴。
清炒山药可保留其全部黏液,再搭配胡萝卜、芹菜、木耳等素菜,不仅对脾胃好,还有滋补气血、益肺止咳,美容养颜等功效。
3、糖醋白菜
有句老话说得好:白菜能抵百菜。在北方人的心中,白菜可是能治病的冬日良药。
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
常吃白菜可以滋养脾胃,有胃溃疡,消化不良、口舌干燥等症状的人尤其适合吃白菜。
白菜的做法多样,不仅可以清炒、焖煮,还可以凉拌,腌制之后还能成为冬日里的一道美味。
这道糖醋白菜,只需简单的清炒,调味时加入糖和醋,一甜一酸的结合就能让人口舌生津,吃完总要砸吧砸吧嘴,回味一下。
喝三样
1、喝鸡汤
俗话说:“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
在我国部分地区素来有“三九时节一只鸡”的说法,也有“进九吃鸡”的说法,意思是进入三九,养生最好要喝一点鸡汤或者吃一些鸡肉。
鸡肉性微温,偏向于性平,对人体的刺激很小。鸡肉既能提供丰富的营养,帮助抵御冬季的寒气,又不会让人吃出内火,是冬季养生的佳品。
鸡肉最好采用炖煮的方法制作,适当添加一些枸杞、黄芪、能使汤味更鲜美。
鸡汤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提高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冬季可多食用。
2、喝姜茶
冬有生姜,不怕风霜。三九天,正是吃姜最合适的时候。
因为姜味辛辣,可以在体内产生热气,祛除冬季的寒气,所以常喝姜茶来驱寒,可以预防感冒等常见疾病。
喝姜茶要注意,一是生姜“要热则去皮”,冬季吃姜为了驱寒,所以要把皮去掉。二是不要在晚上吃姜,因姜有发散之性,晚上吃容易导致心神不得收敛,对健康不利。
制作姜茶时,可以将生姜切成细末,与红茶一起煮,水开后继续煮沸三分钟,然后把茶水过滤,加少许蜂蜜即可饮用。
3、栗子粥
中医认为,寒与肾相应,最易耗伤肾的阳气。因此,三九天注意对肾脏的保养十分重要。
冬天养肾不仅能增强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而且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延缓衰老。
栗子就具有突出的补肾功效。民间俗话说:“腰酸腿软缺肾气,栗子稀饭赛补剂。”栗子也叫“肾之果”,具有健脾益肾,强筋健骨的功效。
食用栗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制作栗子粥,,将栗子去壳与粳米同煮至粘稠,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进入冬季以后,饮食中的肉类增多,经常喝栗子粥,可以补益肾气,滋养脾胃,缓解肉食给脾胃、肾脏带来的负担。
做好三样
1、早睡晚起,滋养脏腑
《黄帝内经》中说:“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三九天,人体代谢比较慢,最直接的养生方式就是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人体的阴气,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滋养脏腑。
冬季养生,不妨从好好睡觉做起,早睡晚起,保养身体。
2、温水泡脚,补养肾气
俗话说:“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
在冬季,很多人很容易手脚冰凉,脚部受寒,影响人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每天睡觉之前,可以用温水泡脚,并用力揉搓足心,能够舒筋活络,发汗驱寒,补肾强身。
泡脚以15~20分钟为宜,贵在坚持。
肾开窍于耳,在泡脚的同时,可以把耳朵搓热,来补养肾气。
3、防寒保暖,增强体质
三九时节气温骤降,常有寒流、大风侵袭,气候干燥、气温波动较大,一定要重视防寒保暖。
温差大,会使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注意头部、颈部的防风保暖。
外出时,要准备好帽子、围巾等保暖产品。
平时还可以多晒晒太阳,不仅能够驱走寒气,还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情。
最冷的三九天已经来临,此时,最重要的是把心中的阳光唤起,在寒瑟中保有一份爱意。
三九寒天,天气虽冷,人心温暖。
希望这份养生指南,能助你安全过冬!
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愿身边的家人朋友,无病无灾,幸福美满。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