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颛桥老街……丨闵行情

政务   2025-01-07 21:31   上海  


一条路,
一座城,
百年穿越。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二十一季,我们邀请了闵行区颛桥中心小学的青少年来诵读《百年沪闵路》。今天,你将听到的是《等待“更新”的颛桥老街》节选。



颛桥老街终于要被拆了。2018年9月,暑热尚未在“魔都”完全退去,但老街的人们却被这条消息实实在在地灼热了一把。

来自官方的报道称:“颛桥老街旧区改造打响发令枪!承载着闵行人记忆的老街将迎来华丽转身。”

我一直觉得颛桥老街在沪闵路(包括老沪闵路)沿线有些“另类”。它的位置很特殊,就在这两条新老沪闵路的交叉点上。多年来,沿路街镇如梅陇、莘庄、甚至江川路街道都有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尤其是莘庄往南,原来沪闵路两侧都是农田,一片田野风光,而今不是商品房小区,就是拔地而起的企业厂房,或者是成片的绿化带。但颛桥老街却不曾改了旧模样,反而更加陈旧更加斑驳。有人说一段秦皇驰道蜿蜒在颛桥的历史深处,而老街也曾历经明清两代,街上还留下了诸如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周家大宅院和一些民国建筑。可怎么都找不到当年“街市繁华,商贸发达”的影子了。走在老街上,徒留一份对岁月的感伤。

颛桥镇城区鸟瞰(徐俊杰 摄)

颛桥老街 西街风景(李仁浩 摄)

颛桥镇,地跨六磊塘,俗称砖桥,后传化为颛桥,地因桥名。

和江南水乡众多的老街一样,颛桥老街自然也有着自己的风情与故事。

农业文明时代,往往是乡村围绕着一个集镇,形成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颛桥老街周围是广袤的乡野农田,农户村落零星散落其间。而人世间,那些有趣的往事,便是在这样一方水土中孕育流传,各色的回忆便如那蒲公英,飘飘洒洒消融在时光的角落中。

老街是热闹所在,除了商贸集市,当时的颛桥还是四乡八方民间文化交流的会聚地,颛桥的各家书场都曾有过名家们的演艺身影。著名的评话艺术家吴君玉,评弹艺术家赵开生、余红仙都曾在老街进行演出。而评弹和戏曲的繁荣依托于老街上的茶馆文化。这里的众多茶馆远近闻名,小小的镇上,竟有着十多家的茶馆,而茶馆里必设有书场,说书人的故事讲述着世间的情义和道理。

小小的茶馆,承载的是世事情理,教会的是做人道义。

周围乡镇的老人们仍然会起个大早,赶来颛桥老街这最后的老茶馆,要一壶热茶,聊一卦闲话,便可以悠闲地度过这大半日的时光。

颛桥老街上的老茶馆(李仁浩 摄)

如今,颛桥被誉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江南文化和传统民俗在这里交相辉映,而追溯这其中渊源,便不得不提起颛桥的重阳庙会。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颛桥,更是被当地民众与庙会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当地独有的文化特色。颛桥老街从清朝时期就有着农历九月初九赶庙会的习俗,随着社会发展,颛桥庙会名声日益大了起来。解放以后,每年庙会期间,颛桥镇上百商云集,人山人海,其热闹的场面,在当时上海县境内,和龙华庙会、七宝庙会并称为三大庙会。来往的客商在这节日里,通过江南独有的水路交通,来到颛桥老街,给老街居民们带来一年一度的热闹与欢乐。重阳庙会不仅是物资上的交流,更是承担着南北文化大融合的交流作用。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二十一季,我们邀请了闵行区颛桥中心小学的青少年来诵读《百年沪闵路》这条路,历经百年沧桑,岁月洗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化快速推进,无论是名字、形态、走向都在不断演变。要了解这条路的前世今生,首先得从路名上作番概念性的解读:无论是沪闵路,还是老沪闵路,都深深地烙上了沪闵南柘路的印记,了解了其间的来龙去脉,才会深刻感受到上海城乡百年间的变迁。


2025年1月起,第二十一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作者:吴玉林
朗读:颛桥中心小学 三(1)班 石慕涵

编辑:汤婧娴

初审:赵若楠

复审:何婷婷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




今日闵行
发现闵行、共享闵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