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印记
—妥福楼的故事
远处青山如黛,近处溪流潺潺,绿荫如盖,古色古香的“妥福楼”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尽管前落屋顶已被大火吞噬,墙上的窗口探出几簇不知名的花草,但那宏大的规模、坚固的石墙、厚重的大门,无不散发着昔日的荣光和威严。
在安溪县龙门镇榜头村,有一座建于清朝的土楼--妥福楼,面向东方,颇有气势。妥福楼及附属建筑占地15亩,主体形制是花岗岩材料的闽南传统的四方形建筑,门前有八根旗杆分立两边,以及月眉池,右侧建有书房,休闲的厢房和池塘。因其建筑精美,规模巨大,古朴与灵气并济,而名闻遐迩。
妥福楼主人白双路
据土楼的主人白双路介绍,他是“土楼公”白仕朝的第十九代裔孙,加上自己的儿孙辈,从“土楼公”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二世了,如果按年龄20年为一个代差推算,这座妥福楼应该建于清朝早期,算来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当时的“土楼公”白仕朝到厦门当学徒,跟着老板做外贸生意。东南亚盛产甘蔗,红糖运到唐山(南洋华人对祖国的别称)销售,白仕朝为人聪明又诚实,跟随老板跑遍了厦门的各个商号做生意。有一年,南洋商船在海上遇到故障,驶抵厦门时,赶紧把一船红糖卸到码头上,偏偏连日风雨,把码头上的红糖淋透,看到满地像稀泥一样的糖浆,厦门的老板和各商号都拒收这些红糖,时间延误了很久,仍没有找到愿意合作的商家,而航船返程日近,正一筹莫展之时,巧遇饭店用餐的白仕朝,南洋行交(贸易)想把红糖打折卖给白仕朝,然而还是商号帮手的他那有资金盘下这一船的红糖,南洋行交看到白仕朝为人实在,又有商业知识,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就在厦门港租下仓库,让白仕朝雇人把码头上的红糖搬到仓库里,并且所有红糖赊给白仕朝,能卖多少就卖多少,价格也随白仕朝打折处理,待来年商船来厦门再结算,南洋行交就随船回去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批红糖仅仅是表面被淋坏而已,大部分的红糖都可以出售,而市场上因为南洋红糖没有供应,厦门七大商行都没有库存,白仕朝无意中垄断了红糖市场,价格大幅提高,过了数月,全部销售一空,回笼资金翻了几倍。
于是,白仕朝水到渠成地成立了商号,经营茶叶等对外贸易。第二年,南洋行交又满载红糖来到厦门,白仕朝把获利的全部资金交给南洋行交,尽管南洋行交要把一半的款项送给白仕朝,他仍坚拒不受,南洋行交和其他同行被白仕朝的正直、诚信所感动,都纷纷把南洋的产品交给白仕朝,让他作为唐山(中国)的总代理,同时,要采购的货物,也全部由白仕朝打理。于是,白仕朝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了厦门首屈一指的大商行。
与大多数安溪人外出打拼成功了,都要回去光宗耀祖一样,成功商人白仕朝也是这样,他心里牵挂着安溪龙门的老家,他生于斯长于斯,无法忘却的故土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铭刻在他心灵的深处。于是,他雇了保镖和挑夫,挑了18担白银过同安,越东岭,回龙门福海建房子。
在清朝,社会动荡,到处匪患不断,而龙门的福海,村子两面都是丘陵,经常发生抢劫事件。白仕朝就聘请建筑高手设计,到处采集优质建材,历时几年修建,并且让“土楼妈”留下常驻福海,负责监工。她是个很聪慧的女人,当时建楼,除了自家的地,还向邻居买地,她从不会仗势欺人,而是与邻居协商,按稻田的稻桩计算面积,一个稻桩一个白银。建楼时,挡住了一户邻居的大门,“土楼妈”慷慨地保他家一代人的平安,平时有家庭不顺,她就花钱消灾。她对工人也很慷慨,传说她除了按时发放工资以外,还给工人吃龙门特有的手工美食--印粿,在每个师傅、工人的印粿里,都悄悄地包了一个银元,作为另外的酬谢。平时的点心,都是一大海碗的面线,碗面是面线和菜,碗里都是满满的煎蛋和肉,工人们吃在嘴里,感激在心头,都很用力地干活,做得也精细。
别的地方的土楼,整个墙体都是用黏土加竹片夯成的。而“妥福楼”的外墙却都是用花岗岩错落交叉砌成的,更加坚固。四个墙角是用花岗岩精心凿平,并且别出心裁地砌成优美的弧线马蹄脚,更显稳固和气派。正门和侧门分别是名家书写的“妥福楼”和“迎薰”,“妥福”意为安居乐业,幸福永固,“迎薰”意为蕙草,就是迎接文人雅士之意。现在整个妥福楼的四面墙体依然十分完整,可以看出当年的雄姿。方形建筑,秉承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唯心理论,整栋建筑方方正正,端庄气派,外观和楼内布局,都有浓浓的闽南建筑风格。
妥福楼的正门,在四百多年前,可以算极其精美了。为了防匪患的需要,大门做得并不大,师傅把巨大的石头凿得非常平坦,墙面严丝合缝。拱形的门洞既坚固又美观,厝号“妥福楼”下,有两个突出的石珠,这是外门的门臼,门板木质坚硬,任凭火烧也毫发无损,再加上封上了厚厚的铁板,更是坚固。内门厚重如坚盾,一扇门就有好几百斤重,门闩是用整根老杉木做成的。在当时,没有两个人一起合力,很难把门关好,而大门一关,固若金汤。
据白双路介绍,这大门的门扇高一丈,厚度有五寸,结实厚重,也是几百斤重,可能是名贵木材红木做成的,历经几百年沧桑仍然镇守如斯。
大门外的脚踏石也是经过精心雕琢,石阶面虽已经磨损显得光滑,但依然让人感到稳重气派。
侧门的门楣上镌刻有“迎薰”二字,也同样是内外双重门,整个形制与大门相当。民国时期,榜头市(包括上市、下市)成为了安溪与厦门的重要交通驿站,客商的贸易相对发达,衍生出了几个典当行,榜头市和宫兜典当行的资金、物资,以及侨汇等贵重物品,为了安全,每天晚上都寄存在“妥福楼”里。1954年,解放军骑兵部队拉练,连部就住在这里,部队纪律严明,战士们都在土楼门口扎帐篷。借用百姓的工具,有一个炊事战士不小心碰坏了一个大水缸,部队就赔了一个银元。战士们很喜欢孩子,常把好吃的锅盔拿给孩子们吃,白双路至今还记忆犹新。
妥福楼及附属建筑占地15亩,主体形制是闽南传统的四方形建筑,外墙石头砌成,内墙夯土和木质结构,上下两层,一共有48间房间,二楼顺着楼墙有一条宽敞的回廊,连接到各个房间,楼内格局依稀可以看到闽南大厝的影子。
进入大门,就是巨大的条石铺成的地板,直达上厅。中庭右侧的一口水井,井沿用整块石头雕凿而成,水源丰富,即使被匪患所困,也能正常生活。
中庭后面就是闽南独有的上厅,以前这里安放着精美的神龛,一格一格的窗棂都是黄金作漆,龙纹雕花,精美异常,前面的案桌,左右上翘,更是气派。这里与闽南大厝有点类似,大厅旁边各有三间房。上下两层的房屋,横梁、屋檐都是用粗大的杉木,上层的墙壁,都是木质结构,窗户宽大,屋内敞亮。中庭两边就是像闽南大厝一样的过水房,只是这里房间是内外双层,单单过水的房间,左右两边就有12间,加上楼上,就有24间。
整座土楼墙体还基本保存,前面的屋顶因雷击而烧毁,楼的侧面,是同安土匪军阀叶定国派兵烧毁的。
在兵荒马乱时期,占据同安、安溪地盘的叶定国,夜袭东岭盐兵,护路队,抢得好枪10多支。由于叶定国率部在安溪同安一带肆意摊派苛捐杂税,甚至抢劫勒索过途商旅,被负责保卫地方的安溪民团阻止。怀恨在心的叶定国,就率部下公然伏击安溪民团,当场打死安溪民团两人,打伤了三人,被当场掳走的一人后来也被杀害。(来源:今日头条)
“民国11年(1922),民军叶定国率兵经过榜头时,依仁里崎头、宫兜、福海等乡(今龙门乡榜头村)白姓农民组织的乡团进行阻抗,叶定国于次日凌晨五时放火焚烧榜头白姓的房子,开枪打死白姓乡民,致使许多白姓乡民流离失所,不得已逃往东南亚各地谋生。”(来源:陈克振《安溪华侨志》)
同时派兵火烧榜头民宅,妥福楼的北面厨房被放火焚烧。两次火灾,幸得有屋檐的承重梁装了隔火,回廊的地板铺着地砖等防火设施,因而免于全楼烧毁。现在楼的后半部分虽然大部分蚀锈,依然可以看出当年的样貌。
屋顶的瓦片,虽然历经四百多年的风吹日晒,还是结实如新。白双路介绍说,屋顶都是先铺一层红砖,再铺上瓦片。这些红砖和瓦片,可能是来自于当年龙门和平村庄尾崎的瓦窑,那里盛产优质瓷土,烧制的红砖和瓦片品质好,远近闻名。
白双路手拿瓦片,看上去,就像新的一样,掉到地上,有金石之声。他说,以前自己上屋顶装烟囱,整个人踩上去,没有一块瓦片破损。
妥福楼的右侧,是一长列厢房,中间是宽敞的礼堂,用来议事,宴请、休闲的场所。后面还有一座书房,用于接待头面人物。厢房后面是一个池塘,池塘上立有石柱,杉木为横梁,铺上木板,作为休闲、接待的场所。
池塘遗址,石头立柱上的凹痕,就是用于放横木,上面再铺上木板,成了全家茶余饭后的娱乐场所。正门前方,与很多闽南大厝一样,有一个玩玩的月眉池,蕴含着聚财、人丁兴旺的意味,同时也有消防储水的作用。
在旧时代,家族子弟考功名,就可以立两根旗杆,称为“立楣”,可以激励后辈奋发进取,光耀门楣,流芳后世。如果考不上,就要放下旗杆,称为“倒楣”,因为不光彩了,后来演变为“倒霉”。据白双路介绍,“妥福楼”的门前有8根旗杆,分列两边,可见当时对教育的重视。
这里的旗杆的顶部,都雕成尖尖的笔状,可以看出是文旗杆,如果是武旗杆则雕成狮虎形状的,以示区别。
据传,清朝时,白仕朝的裔孙曾考取进士,到诏安任县官。后来,白氏族长白鸿毛曾前往调查,遗憾的是没有找到相关资料。
现在,妥福楼的裔孙分布各地,有台湾彰化、越南、仰光、厦门等地,民国时期,裔孙白文铁在厦门办了唯一的钢铁厂,是厦门主要的重工业。
辉煌已经随岁月远去,只有这斑驳的土楼依然在人们的心里岿然不动,保存好这份遗珍,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留住乡愁,留住对这方土地的眷恋。
来源:龙门圩市
编辑:陈彩霞
一审:白斌梅
二审:梁扬新
三审:邱晓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