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小编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线上“吐槽大会”
港口人纷纷举手报名
竟然要实名“吐槽”身边同事
快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我的同事徐瑞是一名水尺计量员,工作经验丰富,业务技能扎实,是我的搭档和榜样。工作中,他遇到问题和困难,总有种不服输的劲头,直到把问题搞清楚、把困难解决完才肯罢休。
今年8月,我和徐瑞在一次船舶水尺计量过程中,发现船舶压载水数据异常,船方人员测量后回复没有发现问题,徐瑞却不打算一带而过,要求船方排水验证,并自己再次测量压载水,发现该船压载水排空堵塞,船方测量的数据存在误差,这直接影响全船货物总重计算。最终,徐瑞用实事求是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完成该轮货物计量和交接,避免了港口和货主的损失。
“吐槽人”外理公司薄均文结语:较真的背后,是对工作的专注、负责。
我的班长惠金华在工作中可是出了名的雷厉风行,每次我工作节奏变慢,他就会说:“蜗牛都比你的速度快!”
说实话,刚开始我真觉得他性子太急,但时间长了,我发现班长说的是对的。因为不论是对客户还是港口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在他的影响下,我的装车效率和操作精准度都有了显著提升,虽然他还是经常批评我,但我知道,那是对我成长的期待和关心。
“吐槽人”一公司刘伟军结语:工作靠前一步,服务更进一步。
我的师父王旭阳每次带我一起到现场作业时,都会反复叮嘱,“下尺速度快了!你要慢、稳、准”“读数时,眼睛一定要跟尺带刻度平视”……他一边说一边给我做示范。
起初,我觉得他有点“强迫症”,心里不以为意,随着对计量工作的深入学习,我理解到计量操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科学严谨,师父的叮嘱和严格要求都是在帮我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工作中,我的师父迟霞是出了名的“爱唠叨”,每拿到一份工程项目的图纸,她就会在我耳边开始叮嘱,“核对图纸要仔细,任何工程量都要计算到,不能有半点遗漏”“你这个工程量算对了吗,有没有仔细核对”……
工作久了,我领悟到师父的良苦用心,她的唠叨帮助我养成了严谨细致、脚踏实地的工作习惯,面对每一个工程项目,我都会跑现场、看进度,一次次计算、一次次核对工程量,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错。
我的同事肖芬特别“爱打听”,工作中,她总会抛来一连串问题,比如:今天汽运疏港量是多少,堆场剩余库容能力还剩多少……这些看似繁琐细小的问题,实则是对工作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行动有方的基础。
在她的影响下,我也养成了提前掌握现场情况、细致落实工作要求、遇事多问多记的工作习惯。现在,同事们说我处理工作的方式越来越像肖芬,大家对我的工作也更加认可。
“吐槽人”岚山公司宋丽娜结语:多思善想、勤学善问,方能知行合一。
“师父,过了饭点了,餐厅没有饭了。”“哎呦,这一忙乎就忘了,上了年纪总健忘!”
别看我的师父许峰在生活中特别健忘,但在工作上,却是一丝不苟。去年秋天,一艘件杂货船装船作业,需装载1000多件形状各异的货物,作业工艺复杂,给大家带来不小挑战。
当大家正研究吊装方案时,我顺手递给师父一本杂货吊装工艺手册。他却摆了摆手,指着自己的脑袋自信地说:“用不着,这些工艺流程方案全在这儿。”随后,经过大家多番深入研讨与仔细确认,吊装方案最终顺利敲定。我好奇地问:“师父,您平时总说自己健忘,怎么这些吊装方案都记得这么清楚?”师父笑着说道:“只要热爱这份工作,对业务多研究、勤思考,自然了如指掌。”
“吐槽人”三公司张忠阳结语:专注,是最好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