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历史建筑,上海做对了什么

时事   2024-09-18 19:05   北京  


本文刊载于《瞭望东方周刊》(2024年第19期,总第916期),原题为《上海:让建筑可读》。

文丨《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骆晓昀  编辑戴闻名


“与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几乎一脉相承的发展不同,上海最大特点是海纳百川、风貌多元。”


2024年4月5日,上海,武康大楼

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上海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1989年,上海市政府公布了首批市级优秀历史建筑。从2000年开始,上海建立并且逐步完善“历史文化风貌区”制度,从“历史建筑保护”进入“历史风貌保护”的新阶段。

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以下简称“风貌区”),是指历史建筑集中成片,在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街区景观上能够较为完整地体现上海某一历史时期内地域文化特点的地区。

200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由市规划、市房管和市文物三部门分别负责历史文化风貌区、优秀历史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管理。

2017年5月,上海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句“感性”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目标:“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是有温度的。”

目前,上海全市累计公布了44片、共41平方公里历史文化风貌区,其中中心城区12片、27平方公里,郊区及浦东新区32片、14平方公里。再加上1058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和397条风貌保护道路(街巷),共同构成了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较为完整的风貌保护体系。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风貌处处长王浜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的目标是:重现风貌,重塑功能。通过系统性分区、分级、分类管理,精准满足保护对象的差异化需求。”

“旧杯装新酒”

“与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几乎一脉相承的发展不同,上海最大特点是海纳百川、风貌多元。”王浜说。

仅在中心城区,上海就有土生土长、代表“老城厢”文化的人民广场风貌区,汇聚万国建筑特色的外滩风貌区,极具法国文化特色的衡山路、复兴路风貌区(以下简称“衡复风貌区”),以及多元融合的提篮桥风貌区和江湾风貌区等。在郊区和浦东新区,江南水乡文化韵味又很浓厚。

因此,在上海风貌区中,建筑新老共生的情况非常普遍。王浜介绍,上海风貌区保护的一大特色,是“旧杯装新酒”。“杯子是要拿来用的,不同时代的杯子,装入不同功能和文化,共生共美。”王浜说。

比如别名“梧桐区”的衡复风貌区,这片街区的范围形状,像是落在市中心的一只小靴子。其间有据可考的历史建筑群落有90处之多,平均建筑年龄为88.5年,几乎浓缩了一部上海开埠以来的城市历史。

在进行风貌区保护时,根据这里新老共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最大程度保留了优雅精致的老建筑与周边风貌,另一方面引入了话梅(HARMAY)、多抓鱼、三顿半、观夏等多个前沿“潮牌”店铺,成为年轻人口中“上海最细腻的城市肌理”,人气爆棚。

政府引导与社会资本共同推动,是上海风貌区保护的另一大特色。

2019年1月,衡复风貌区内最著名的网红地标之一武康大楼上空的电线“蛛网”被彻底拆除,展现出舒朗的天际线。

王浜介绍,如今舒展干净的武康大楼楼景,正是在政府引导下,与社会资本共同推动实现改造的。只是人行道修补、路灯艺术化处理、小区环境整治等基础工作,徐汇区政府就花了10年以上的时间。社会各方对沿路建筑进行功能置换,活化焕新。

价值为先

上海历史风貌区保护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这片风貌区最有价值的特点是什么,就保护什么”。

以位于上海东北部的江湾风貌区为例。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筑界曾有“北梁南董”之说——与“北梁”梁思成齐名的“南董”,是上海建筑师董大酉。

由董大酉设计的旧上海图书馆原址

董大酉在20世纪30年代为民国政府上海特别市政府制定的《大上海都市计划》中,规划设计了江湾地区放射型的路网结构和重点建筑。

“这种放射型的道路布局,学习借鉴了欧洲国家的城市路网结构,是江湾风貌区独特的价值所在。”王浜说。

如今,江湾风貌区里,道路走向不变,路宽不变,路名也依照当年,仍然以“国、政、民、学”开头。

“万国建筑博览群”外滩风貌区同样如此。这里的建筑面貌基本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以金融贸易建筑为主,堪称上海的城市名片。

王浜介绍,为重现外滩风貌,建筑群花岗岩外立面的清洗就费了很多功夫。高压水冲和化学洗涤方案先后被否定,最后采用了辗剁式方案,反复辗下花岗岩表面藏垢的分层,以物理手段恢复石材本貌。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是1924年建成的哥伦比亚俱乐部,近代政坛名人孙科住宅也在这里,整个园区内历史建筑多达40余栋。新中国成立后,园区划归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以下简称“上生所”)使用。2016年,上生所被整体迁往奉贤,园区则进行历史风貌保护和功能更新,孙科住宅被重新打造为一家著名书店,成为年轻人打卡的网红潮地。

位于上海延安西路1262号的上生新所

科技赋能

如今,上海风貌区建设已拥抱虚拟现实时代。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与清华大学张利教授团队接触,通过三维仿真模拟在线技术,预设风貌区改建方案的三维场景。他们还会邀请社会公众戴上VR眼镜,在三维虚拟场景中“漫步”,观众的脚步和视线停留数据则将被记录下来,作为改造提升的参考。

王浜介绍,衡复风貌区特别强调统一视觉观感和构筑和谐天际线。建成于1996年12月的上海图书馆新馆,在设计过程中特别缩减了两幢主楼的宽度,并通过体块切割,突出竖线条,使其在风貌区内不显突兀。

“上海图书馆的主楼怎样切割、要‘瘦’多少才在衡复风貌区内显得最和谐?过去,这样的问题只能依靠规划师和建筑师的专业能力做预判。如今有了虚拟现实新技术,就可以对多个改造方案进行校核、比选和优化,还可以收集海量数据,更精准地了解公众的直觉反应。”王浜说。

1916年,英国人玛丽·宁德·盖姆韦尔(Mary Ninde Gamewell)在《中国之门:上海景象》一书中,曾经非常担心上海会丢掉历史:“整个城市一直处于持续的变化中,日复一日,老的建筑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现代的建筑,人们不由担心,许多古老的地标将很快消失。”

但100多年后,回头看来,她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更新永恒,保护永恒。对于上海,风貌区保护不仅传承了历史文化,也推动了城市和经济发展。”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历史建筑“活起来”》专题系列稿件
历史建筑,保护提速
北京 :复苏百年茶社
上海 :让建筑可读
宋兴文“救”楼记
活化历史建筑要适应时代所需



欢迎点击“在看”,获取更多新闻~↓↓↓

瞭望东方周刊
深耕幸福之道 读懂城人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