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高途家庭教育(ID: gt-jtju)
01
前几天,表姐半夜打电话,哭着跟我说:儿子不跟自己亲了,回家招呼都不打,鞋一换直接就进了自己屋,门一锁谁也不让进!
表姐担心儿子早恋,想和儿子认真谈一下,削了水果端进去,直接被儿子轰了出来。
刚说明来意,儿子就骂她吃饱了撑得没事找事,一反手还摔了水果。
表姐又急又怒:我不管你,你还知道好好学习??以后没出息就等着哭吧?
没想到,儿子一脸讽刺,一字一句像刀子一样扎得她生疼:
“你哪只眼睛看到我没好好学习。再说没出息的是我,跟你有什么关系!”
眼看大战爆发,表姐咽下那些即将脱口而出的尖刻话语,合上房门匆匆离开。
深夜,她躺在床上泣不成声。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过:一个孩童要成为成年人,这个进展,一定是踩着一个成年人的尸体来达成的。
而这个尸体,多半是亲爹亲妈。
这不是真尸体,它是个隐喻,但却真实无比:
一个孩子,只有打败了父母,他才可以踏上自由之路。
而打败父母的这场战斗,注定鲜血淋漓。
02
永远别和青春期孩子较劲
有句话说:每个孩子和父母之间,都注定要有一场战争。
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一定是悲剧。
所以,父母千万别和青春期孩子较劲!
跟青春期的孩子较劲,你一定会伤透了心。
北医三院的薄世宁医生,在抖音上分享过一个故事:
说自己接诊了一个高中男生,孩子从5楼跳了下来。
下肢、颈椎的骨头全部粉碎性骨折,引起高位截瘫。血压要靠升压仪,呼吸要靠呼吸机。
往后余生,这个男孩都没法再像同龄人一样奔跑、跳跃了。
后来,医生问孩子为什么要跳呢?孩子说:学习不好。
母子两人,就因为学习,在家发生冲突,二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结果,男孩打开窗户,从五楼一跃而下。
而这样的悲剧,早已不是第一次。
武汉一名初三男生,被班主任抓到玩扑克牌,妈妈在教学楼里训斥孩子,并抽了两耳光。
之后,妈妈离开,男孩沉默地站了两分钟,转身爬上栏杆跳楼身亡。
实际上,现在的孩子,从9岁起(现在娃普遍比较早熟),基本上就进入了叛逆期。随之而来的就是“心理断乳期”。
他不会有意跟你过不去,但他一定要表明:我是独立的,有个性的、有尊严、要面子的,我什么事情都听你的,我多没面子。
另外,心理学研究认为,青春期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是谁,他需要去完成自我的认同。
可这个自我认同是怎么完成的呢?很大一部分就是去战胜父母。
青春期的孩子,从父母身上获得自我认同的方式,不再是受到父母的表扬。
他们需要从语言上胜过父母,甚至从身体斗争上胜过父母,表明他比父母更强。
所以,青春期的孩子,总是看起来格外叛逆又难搞,宛如一个火药包。
这时候,父母的态度至关重要。
当然,你可以比孩子强,但孩子发现拼不过你,抑郁了、跳楼了、离家出走了,怎么样都可能。
你也可以适当让步,让孩子体会到什么是赢。
孩子赢了,皆大欢喜。
03
来源:高途家庭教育(ID: gt-jtju),转载请联系原号。
![]()
近期好文推荐
近期好文推荐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学生听书
每天免费收听国学经典诵读、
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