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10岁以后,千万别和孩子较劲,父母会“示弱”,孩子更优秀

教育   2025-02-06 18:03   陕西  









































































































































































































































































































































































来源:高途家庭教育ID: gt-jtju)

 01 

前几天,表姐半夜打电话,哭着跟我说:儿子不跟自己亲了,回家招呼都不打,鞋一换直接就进了自己屋,门一锁谁也不让进!

表姐担心儿子早恋,想和儿子认真谈一下,削了水果端进去,直接被儿子轰了出来。

刚说明来意,儿子就骂她吃饱了撑得没事找事,一反手还摔了水果。

表姐又急又怒:我不管你,你还知道好好学习??以后没出息就等着哭吧?

没想到,儿子一脸讽刺,一字一句像刀子一样扎得她生疼:

“你哪只眼睛看到我没好好学习。再说没出息的是我,跟你有什么关系!”

眼看大战爆发,表姐咽下那些即将脱口而出的尖刻话语,合上房门匆匆离开。

深夜,她躺在床上泣不成声。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过:一个孩童要成为成年人,这个进展,一定是踩着一个成年人的尸体来达成的。

而这个尸体,多半是亲爹亲妈。

这不是真尸体,它是个隐喻,但却真实无比:

一个孩子,只有打败了父母,他才可以踏上自由之路。

而打败父母的这场战斗,注定鲜血淋漓。

 02 

永远别和青春期孩子较劲

有句话说:每个孩子和父母之间,都注定要有一场战争。

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一定是悲剧。

所以,父母千万别和青春期孩子较劲!

跟青春期的孩子较劲,你一定会伤透了心。

北医三院的薄世宁医生,在抖音上分享过一个故事:

说自己接诊了一个高中男生,孩子从5楼跳了下来。

下肢、颈椎的骨头全部粉碎性骨折,引起高位截瘫。血压要靠升压仪,呼吸要靠呼吸机。

往后余生,这个男孩都没法再像同龄人一样奔跑、跳跃了。

后来,医生问孩子为什么要跳呢?孩子说:学习不好。

母子两人,就因为学习,在家发生冲突,二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结果,男孩打开窗户,从五楼一跃而下。

而这样的悲剧,早已不是第一次。

武汉一名初三男生,被班主任抓到玩扑克牌,妈妈在教学楼里训斥孩子,并抽了两耳光。

之后,妈妈离开,男孩沉默地站了两分钟,转身爬上栏杆跳楼身亡。

实际上,现在的孩子,从9岁起(现在娃普遍比较早熟),基本上就进入了叛逆期。随之而来的就是“心理断乳期”。

他不会有意跟你过不去,但他一定要表明:我是独立的,有个性的、有尊严、要面子的,我什么事情都听你的,我多没面子。

另外,心理学研究认为,青春期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是谁,他需要去完成自我的认同。

可这个自我认同是怎么完成的呢?很大一部分就是去战胜父母。

青春期的孩子,从父母身上获得自我认同的方式,不再是受到父母的表扬。

他们需要从语言上胜过父母,甚至从身体斗争上胜过父母,表明他比父母更强。

所以,青春期的孩子,总是看起来格外叛逆又难搞,宛如一个火药包。

这时候,父母的态度至关重要。

当然,你可以比孩子强,但孩子发现拼不过你,抑郁了、跳楼了、离家出走了,怎么样都可能。

你也可以适当让步,让孩子体会到什么是赢。

孩子赢了,皆大欢喜。

 03 

父母会示弱,孩子更优秀
《解码青春期》所说:“当一个孩子不断挑衅父母,不断去试探父母底线的时候,其实他就是想看看父母爱不爱自己。”
想明白了这句话,再回过头去看,你就会发现:青春期孩子对父母的需要,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那为人父母,我们到底该如何去面对那个浑身是刺,随时会炸的青春期孩子呢?
1、学会示弱
李玫瑾教授在《圆桌派》上说,就一针见血地指出:12岁之后,父母要学会示弱。
小时候,孩子的世界里父母最大,他会心甘情愿地跟着父母的脚步走。
可当孩子慢慢长大,他见识到的世界越来越大,他的个性就会越来越强,主见也越来越多。
此时,如果父母依然用身份和权威,拽着孩子走,拼命施压,矛盾势必汹涌而来!
电视剧《小欢喜》中,季胜利和儿子季杨杨分别多年。父子关系淡漠,两人一见面就吵,水火不容。
在季杨杨眼中,在自己需要时父亲从未出现过,对父亲高高在上的管教只有不满和不屑。
后来,季胜利开始学会了示弱,去了解儿子的喜好,请儿子教自己开卡丁车……
最终,他用示弱的方式,慢慢走进了儿子的世界。
另外,父母的示弱,也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激励孩子做得更好。
父母越厉害,越要学会收拢翅膀。
因为我们成人的厉害,会变成遮挡孩子发展的天花板。
2、学会闭嘴
作家六六,谈起自己青春期儿子,直接坦言:
青春期小孩,避免彼此嫌恶的唯一办法,就是我闭嘴。
十几岁的孩子,会对不请自来的说教和建议,感到异常的愤怒和怨恨。
比如你说,这个事儿你不应该这么做,怎样怎样会更好。
他一定给你怼回去:你说这个事情是错的,请问你验证过吗?
你说:妈妈是血泪验证过的。
那孩子一定会继续:凭什么你验证过不行,就表示我也不行?
可能他回去马上就知道他这么做真的是不对,但他一定不会承认。
如果你继续唠叨:“就是不对,你为什么不承认”。
你们吵到最后,他肯定对你不恭敬。
千万别忘了,青春期的孩子,是要完成自我认知的,他要的就是“我要活成自己的样子,不是活成别人的影子”。
不停的唠叨,在很多时候都带着否定的意味,对青春期孩子来说是致命的。
对于非原则性的问题,闭上嘴巴,控制情绪,放手让孩子尝试就好。
3、用心陪伴
对青春期孩子来说,最好的爱就是陪伴。无需太多的言语,但要让他感受到,爱和支持,永远都在那里。
一个朋友,回忆自己最叛逆的时候,她说早忘记了当时的那些和父母的争吵。
只记得,母亲总是轻轻地放一杯牛奶在她的桌子上,然后悄悄地走出去,她抬头看到的常常是母亲悄无声息的背影。
时至今日,母亲已经过世,当她每次想到母亲的背影,都会感动到落泪。
薄世宁医生就在视频的最后劝诫家长:
“在孩子的青春期,比逼着他天天学习更重要的,是家长能够多陪陪孩子,多和他聊聊天,多和他一起分享一些事情。
因为你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期,就永远也回不来了。”
教育孩子一定要情感在前,管教在后。
情感哪里来?就是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长出来的。
 04 
青春期尽管麻烦不断,却是孩子走向独立必须经历的阵痛。
所以,我们一再强调,面对青春期危机的时候:
父母,永远要和孩子站一个战线上,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而不是,和问题站在一起,来解决孩子!
要像尊重成人一样,去尊重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

来源:高途家庭教育ID: gt-jtju),转载请联系原号。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学生听书

每天免费收听国学经典诵读、

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听书

中学生听书
中小学生有声读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