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槿妈妈 · 主播:吉米
来源: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
孩子一生最可靠且必走的一条路,就是以纪律为准绳,用规矩筑方圆。
♬点击上方可收听主播吉米朗读音频
大年初三,是我们的家庭大聚会。
本该是热闹团聚的日子,却在饭桌上因为一件事搅了吃饭的兴致。
表姐一家今年回老家过年,他们一家刚进门的时候,表姐让10岁的儿子昊昊给长辈拜年,结果昊昊一句祝福语都没有,只是伸手要红包嘴里嚷着:
“红包拿来,红包拿来。”
“妈妈,你骗人,这里没有大红包,早知道我不跟你来了,我要回去看电视。”
01
没有规矩的家庭,比贫穷更可怕
《正面管教》一书中写道:
“对孩子来说,没有规矩的爱就像是裹着砒霜的糖衣。”
深以为然。
很多家长小时候选择了无条件放纵孩子,让爱凌驾于规矩之上,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在孩子成长路上埋下了一个“无声的雷”。
等到雷爆的那天,买单的是父母,遭殃的是孩子。
曾看过一个新闻,令人唏嘘。
义乌一个7岁的小男孩独立乘坐电梯时,往电梯控制主板的位置上撒尿,导致电梯停止运行,停在7楼-8楼之间,电梯门处于半开状态,无法闭合。
几分钟后,男孩随着电梯一起坠停,导致颅脑严重损伤,生命垂危。
有时候,规矩看似是束缚,实则是一种保护,孩子只有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才能远离危险。
如果说规矩是一台机器,那么家长则是维护机器平稳运转的工程师,正确的程序就像一条条家规,引导孩子注销一个又一个的恶习。
俞敏洪老师曾在演讲中提到一件事。
他的儿子以前吃完饭,擦过嘴巴和鼻涕的纸就扔在地上,孩子不听说教和劝阻,反而故意再来一次。
见状,俞老师的老婆说:“你给捡回来不就得了”,俞老师没同意。
于是大冬天的把儿子直接关在门外,孩子因为害怕,过了没一会就敲门了。
俞老师问儿子回来干嘛,孩子说捡纸,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往地上扔纸,规矩了许多。
讲完故事后,俞老师提醒各位家长:
给孩子定规矩,规矩的严厉性和合理性,都必须考虑。
只有从小树立规则意识,才能避免孩子将来吃大亏。
生活中总有一些家长觉得有些规矩就是小题大做,但一次的放纵就是在向孩子释放“你没错”的信号。
父母的每一次退让、溺爱和包庇,对孩子来说都是危险的红灯警示。
长此以往,等孩子失了敬畏心,一切失控后,你再想管就管不住了。
要知道,3-12岁是孩子性格、品行塑造的黄金时期,此后的教育后果,都是早起教育埋下种子结出的果实。
古语有言: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严明的法度是一个国家兴亡的关键,良好的家规是一个家庭兴衰的根本。
家规决定孩子的教养,家风成就孩子的未来。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说:
“三岁之前有恩与他,三到六岁立威与他,威就是规矩。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父母爱而不纵,养出的孩子自然守规矩,明是非,如此一来方能行正道,成大事。
没有规矩的家庭,比贫穷更可怕;传承家规的家庭,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小男孩爱玩嘛,虎头虎脑的,调皮点才神气。”
“一个人十三四岁的夏天,在路上捡到一支真枪。 因为年少无知,天不怕地不怕,他扣下扳机。没有人死,也没有人受伤。 他认为自己开了空枪,后来在他三十岁或者更老,走在路上听到背后有隐隐约约的风声,他停下来转过身去,子弹正中眉心。”
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严守规矩、奖惩分明、有管有教
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里就这样告诫过后人: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 古董有形,传承无质,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渗到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 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甚至成为他们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
点亮文末【在看】,愿所有父母都能做好孩子人生的向导,立好规矩,率先垂范,共同描绘锦绣未来!
作者:木槿妈妈。本文首发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中小学免费有声平台,听海量国学经典诵读、中小学必背古诗词,百万父母的教育宝典,欢迎关注我们。
近期好文推荐
近期好文推荐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学生听书
每天免费收听国学经典诵读、
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