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晓松,本名陈晓松。男,汉族。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人,现居上海。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写作学会会员、《诗黎明》主编、张家界国际旅游诗歌协会副主席、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文专委副秘书长、“全民健身,诗意生活”全国诗歌大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作品散发于《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上海诗人》《中国诗歌》《延河诗歌特刊》《作家天地》《椰城》《红豆》《辽河》《时代文学》等。有诗歌入选《中国诗歌精品大观》《中国诗歌精选300首》《中国网络诗歌史编》《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20卷》《中国诗瞭望2021》等选刊。曾获《大别山诗刊》桃花诗会三等奖、《诗选刊》杂志端午诗会优秀奖、全球华人文学创作大赛二等奖、《紫江诗刊》年度诗人奖、宿松县政府文艺奖、中国网络诗歌2020年度最佳诗歌奖、2023·第六届十佳“当代诗人”奖。著有诗集《掌纹》(上海文艺出版社)。
用生命意识和悲悯情怀体现人性的高度
——浅析秋灯吟草诗歌《与秋,私语》
文/晓松
我一直倔强地认为,诗人之所以写诗,一定是现实与内心产生了某种距离,而诗歌正好为这种心理裂变,找到一个愤懑的理由,或者精神逃亡的出口。我想秋灯兄写《与秋,私语》,也一定不会出乎这个理由的。
哲学家柏拉图,把世界划分为感性世界和理念世界,而海德格尔则认为,现实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因此,我们对于存在的理解是以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人为基础来理解的(《华兹华斯化身诗学研究》)。但我主观地认为,诗歌应该是以现实世界为基础,诗人通过情感升华,及其艺术加工,建造一个柏拉图式的理念世界,而作者正是联系或沟通现实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媒介或者桥梁,从而让诗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理念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自然与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写诗,就是用自己的灵魂验证自然灵魂的过程。读秋灯兄的 《与秋,私语》,让我深深体会到,这不仅仅是他自己与灵魂的对话,更是诗人的灵魂与自然灵魂的倾诉与相互统一。
《与秋,私语》之下的几个主题,看似是单独、孤立的,其实是在一个大框架下,相互关联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里,我看到了诗性,即是人性的具体表现。你看:
“秋,应该走向成熟
天空供出澄明、碧蓝
我该——
交出沉重心事,呼应
日渐消退的发迹”
从诗中不难看出,“我”与命运相触之后,内心的抵制、倾斜,到想躲避、逃亡,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为沉重,所以倾斜,需要交出内心的沉重,呼应日渐消瘦的发迹。这正好写出了 “我”在现实面前主动退却,从曾经的光环里退出来,与心里巨大落差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让人性短暂迷失,或者伪颠覆,恰恰呼应了诗歌的主题。然而,作者从短暂迷失,到想要逃亡,以及最后的释怀,经过了相当痛苦的淬炼过程。
从《逃亡》中
“……
依然是我孤影,以及
月光的碎裂
蝉是修行者
聒臊的时间,从口中排挤
逃离人世的水份,无法
赊回,西窗下
一帘静默”
到《释怀、或者醉》里
“整个凋零,只够写首诗
蚊子,忙于毁掉所有罪证
玻璃用透明的现实
诱捕蝴蝶,却止步了他梦的
抵达
南归的燕翎
剪出轮廓,秋天,开始骨感
许多伤怀,慢慢分行
杯子斟满月亮
微醺了——
蚂蚁的卑微”
作者从宏观世界的演变,到微观事物本质的反思与内省,从逃离人世的水分,到回归西窗的静默;从毁灭罪证,到玻璃反衬出梦的破灭;从月光的碎裂,到蚂蚁的卑微,一点一滴,不仅以隐喻或者借喻的手法,写出了人在自然界和客观命运面前的卑微与渺小,而且以朴质、隐忍的情感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生命意识和悲悯情怀。
读秋灯的诗歌,总能看出他拥有相当的敏感度和细腻的情感,并且具有独特的视角和宽润、深刻的内心感悟。纪伯伦曾经说过:“你和你的世界,只不过是无边无际的大海边上无尽沙滩上的一粒沙子。”、“我就是无垠的海,大千世界只不过是我岸边的几粒沙子。”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在诗人的心中,必须有一个哲理性的小空间,这里包涵着作者的敏感性和对事物不同的看法。诗人秋灯就是通过客观世界中即将消亡的事物,承载他的主观意识和心灵感受。
例如:“收割疼痛,这个季节
加快了追赶。如果某些念想
在一条河流上搁浅
我们千万不可说出
——枯萎”
诗人通过诗中对一条河流搁浅这个细节的诗意呈现,用高度敏感的思维视角和想象,把空间和时间无限放大,让我想到了从春的繁荣,到秋的落寞,想到万物最终的枯荣。但真正枯萎的不是世间万物,而是诗人以及诗人所要展现某个人内心欲罢不能的某些念想,或者是对诗中“我”坎坷命运走向的发展趋势的自我弱化和低估。
行文至此,我看到一个失魂的痛者,在内外因素的夹击下,内心矛盾的呈现和反思。而《咖啡》这个主题或者意象的出现,让我稍有突兀之感。我在想,咖啡本身既醇香又苦涩,这不正是人生起伏的真实写照吗?作者在行文中,把《咖啡》放在这里,一定有他的用意或想要表达的深刻内涵。这么安排,正好体现了他内心争斗的矛盾状态,以对从过去生活状态中站起来,对未来美好生活渴望的真实反应,验证了客观世界的某种存在,改变了诗人或者“我”的主观感受,从而迫使自己做出了最后的改变。这样,就有顺其自然地有了下面的《清空》这个主题,也体现出了诗人的自我价值。而诗人的价值所在,就在于他用独特、珍珠般的语言建立了某种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是作为文学价值的一部分,更是作者自我的价值,以及作者本人的思考映射到空间、时间和人类情感上的价值。
我这样理解,《清空》是作者的最终改变的前提。要想改变,必须与过去彻底告别,清空自己。这是铭记,更是遗忘。然而,无论改变或者告别,最后的呈现都要回归到人性上,回归客观世界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层面上来。他用生命意识刻画悲悯情怀,用悲悯情怀反衬生命意识,从广义上说,这就是普世之爱,既有小爱,也有大爱;既要爱别人,更要爱自己。我想,这也许诗人秋灯写这个诗组的终极目的。
2014、08、14 初稿
附原作:
与秋,私语(组诗)
诗/秋灯吟草
(一)倾斜
一场震裂,在南国上演悲剧
泥石流成了八月的台词
秋,应该走向成熟
天空供出澄明、碧蓝
我该——
交出沉重心事,呼应
日渐消退的发迹
(二) 逃亡
叶子按耐不住激动
无法拒绝风。秋天在枝头搖晃
转瞬,只剩一些关键词
日子矮下去,天空就变得高远
这中间无法填满的情节
依然是我孤影,以及
月光的碎裂
蝉是修行者
聒臊的时间,从口中排挤
逃离人世的水份,无法
赊回,西窗下
一帘静默
(三)释怀、或者醉
整个凋零,只够写首诗
蚊子,忙于毁掉所有罪证
玻璃用透明的现实
诱捕蝴蝶,却止步了他梦的
抵达
南归的燕翎
剪出轮廓,秋天,开始骨感
许多伤怀,慢慢分行
杯子斟满月亮
微醺了——
蚂蚁的卑微
(四)枯萎
收割疼痛,这个季节
加快了追赶。如果某些念想
在一条河流上搁浅
我们千万不可说出
——枯萎
(五)咖啡
咖啡是个中立者
他不单方面描述苦难
事过之后, 舌尖冒出些甜
像极了这个秋天收割的一亩疼痛
——压弯思念
(六)清空
你所赘述的细节,凹陷于
中年的天空。那枚枫叶过于夸张
羞红了半江水域
用来——相约一场
虚无的爱恋
图片来自网络
《诗黎明》团队荣誉出品
欢迎关注《诗黎明》
《诗黎明》投稿须知
1、投稿邮箱:yxslf2006@163.com 。每人3——6首诗歌(a、以附件形式投稿,正题注明投稿《诗黎明》,不以附件形式不予受理 。b、必须有简介和照片,照片不得放在word文档中。c、诗歌内容不得涉及政治和版权争议)。
2、来稿必须是原创首发,未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作品。
3、稿费由赞赏分配。赞赏20元以上(包括20元)才予结算,赞赏的60%给作者,40%用于平台的维护和宣传。诗群展示、特刊、特辑等栏目因人数众多无法分配,所得打赏用于平台的维护、宣传和稿件的编辑、制作。
4、领取稿费请加晓松(守望黎明)微信号:453165716或chenxs88,三周之内不领者视为自动放弃。
5、凡关注诗黎明公众号者,同等质量情况下,作品优先推送。
主编:晓松
副主编:呆虎 隐士公 子范
统筹策划:呃自嘎 诗歌鉴赏:暂缺
技术支持:坚冰 宣传推广:肖丁丁 子范 浅画
编辑团队:呃自嘎 呆虎 梅亭 子范 汪艺 七禾页 紫苏 吴祥龙 西少副
本期编辑:吴祥龙
栏目设置
1、个人诗选 2、铿锵五人行 3、社团及地方诗群 4、佳作鉴赏 5、同题诗 6、群诗选粹
7、信息之窗
《诗黎明》组稿委员会
晓松 一度 刘腊华 沙从兵 刘东宏 李潇 肖丁丁 梅亭
施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