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靴子短期落地,节后市场怎么走?| 债圈大家说02.06

财富   2025-02-07 07:09   上海  

1、开年债市前瞻

 

(数据来源:Choice)


招商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 张伟

节前由于央行暂停购买国债+季节性原因+汇率短期压力,资金面边际收紧。考虑到经济和物价还有待恢复,我们预计资金面难以持续收紧。季节性是节前资金面收紧的重要原因,随着节后资金回流至银行体系,资金价格有望回落至合理水平,利率曲线也将转向牛陡。我们认为可以关注短久期信用债、3年-5年二永债、长久期国债和地方债。


申万宏源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 黄伟平

市场最纠结的是资金价格什么时候松,既然春节前市场扛住了资金紧的压力,且资金可能转向均衡偏松+机构降杠杆,2-3月债市可以更为乐观点。
曲线平坦后未必是牛陡,而可能是广谱利率下行推动的利率曲线向下平移,或呈现牛平的节奏。久期策略仍然占优:1)资金面均衡偏松的环境下,久期策略可能优于杠杆策略。2)品种比较:10/30Y国债>二永债>存单>普通信用债>中短久期利率债。10年国债在1季度有望向下击穿前期低点,下行至1.5%-1.6%的区间。


华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 周冠南

目前债市交易较为充分,重新接近1.6%,此前突破1.6%下方时面临央行监管收紧,在短期央行态度难以判断转向的情况下,仍应保持灵活应对。根据传统的债市定价锚,10y国债按OMO+40bp以及1次20bp降息预期提前充分定价,有效下限是1.7%,当前成为负carry环境中定价的上沿;而在目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年内降息较为确定,低利率和负carry环境进一步加剧机构博弈资本利得的交易行为,债市对利空反应钝化,机构采取类似2次降息20bp的终局思维以及持有等涨策略交易的有效下限为1.5%。


2、关税、AI之争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章俊

此轮加征关税对于人民币的冲击将弱于2018年。一方面,由于特朗普前期多次在公开场合宣布要加征关税,市场预期十分充分,汇率从2024年11月以来已经进行了部分定价,短期靴子落地之后,外汇市场压力反而会有所缓解。另一方面,当下人民币面临的环境与2018-2019加征关税时期已显著不同:其一,当下美国仍处于降息周期,而2018年美国处在加息周期;第二,从国内来看,本轮中国财政扩张开启的时间更早,目前中国政府债务成本低于经济增速,政府债务使用效率较高,财政扩张对汇率构成支撑;第三,当前中国的出口部门表现更加强劲,经常账户顺差对于人民币汇率也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


中金公司固收首席分析师 陈建恒

在这些“之争”演绎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全球的风险偏好或将下降,经济前景不确定性或将加大。综合在一起来看,AI的发展可能并不能弥补这些争端带来的效率和需求下降,会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受到抑制。从股票的角度而言,这些贸易摩擦带来不确定性提高和效率下降的同时,也会导致美国面临的“三高”压力加剧,美股如果调整,那么全球股市回调的风险会加大,尤其是欧美股市此前一路上涨,估值偏高,技术层面也存在回调压力。中国股市在全球资金重新平衡和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等逻辑下,压力低于欧美股市。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 周君芝

结合美国底层的长期政策逻辑,我们对未来特朗普2.0持有三个核心判断:

第一,AI作为本轮产业革命核心,AI将决定美国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能走多远,同时也决定了美国资产循环“强美元-强美股-弱美债-强美元虹吸”的持续性。我们或可见到美国在AI投入上持续扩张。

第二,不应低估本轮美国关税的执行力度,但也需注意,关税只是美国对外施加经济影响力的一则工具。关税绝对值的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针对不同国家、不同产业实施差别性关税,从而不同国家不同产业参与全球制造布局的成本不同,进而引导全球产业格局重塑。换言之,关税研究的意义并不在于总量,而在于具体行业,甚至具体企业如何应对关税挑战。

第三,特朗普2.0政策框架对全球的影响主体现在四个方面:

(1)全球通胀分化(滞在非美,胀在美国);(2)全球产业重塑(制造业碎片化、新旧能源再均衡、AI产业加速发展);(3)全球增长分裂(美国与其他非美国家增速裂差加大);(4)美元流动性一反过去20年常态。


3、转债ETF快速增长


中信建投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 曾羽

固收+基金的4季报披露完毕,体现出以下特征:①固收+基金(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的转债仓位整体平稳,但整体基金份额下行,从而导致转债投资金额依然受限。②转债ETF份额延续快速增长趋势,对比交易所公布的公募基金转债持仓数据,公募基金整体持有转债金额在24Q4基本维持稳定,结构上,转债ETF的增量与主动固收+产品的减少量大致相当,均为约百亿的规模。③个券层面,因强赎(正股上行是强赎的前提)带来的调仓效应,导致增持与减持最多个券均为银行类转债。


华西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 田乐蒙

如何理解转债基金规模&仓位双增,且转债ETF规模增长更多?首先,前期转债估值的高性价比是转债基金迎来规模增长的核心动因。其次,对于单纯阶段看好转债性价比机会的非常规投资者而言,出于学习成本和费用考虑,更倾向于申购转债基金而非固收+产品。最后,前期转债市场历史级别性价比叠加转债管理难度较大,诸多投资者可能暂未来得及形成明确的策略,倾向于通过买入转债ETF来获得β收益。同时,这也使得主动转债基金出现较为明显的“马太效应”,部分规模较大的转债基金由于策略&定位更加清晰,得到充分重视,仓位也开始回补此前信用风控带来的缺口。


国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 董德志

转债ETF工具的使用方式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类:1.股市寻底期寻求权益资产曝露,同时降低等待时的下跌风险;2.权益上涨时分享收益;3.减少信用风险曝露;未来随着大余额底仓品种到期退出,对险资、理财等个券入库标准较高、投研人员数量难以支撑个券跟踪的机构而言,转债ETF或将承担起补足保险等配置机构底仓的作用。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Choice数据是东方财富旗下智能金融数据品牌,是国内领先的金融数据服务商。我们致力于为金融投资机构、学术研究机构、政务监管、媒体和专业投资者提供金融投资领域多场景解决方案,以及更高效、更精准的投资决策依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