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我对自己那点可怜的词汇量感到羞愧

文摘   文化   2023-04-21 17:30   北京  







梁实秋

《于是生活像极了生活》


梁实秋——这个名字早有耳闻,在图书馆偶遇了这本《于是生活像极了生活》,如获珍宝,立刻借来一读。

梁实秋先生的文章,有时生动有趣,有时简单实用,通读下来,受益良多。

增加了我的汉语词汇量



读这本书时最好备着新华词典,因为文章里生词和生字非常多,基本每篇文章里都有两三个生字或生词。读的同时也感慨梁老先生的词汇量如此之大,让我感到惭愧。还好现在有电子词典,举手之间就能查到生字的读音及释义,也大大地增加了我的汉语词汇量。

这里的生词或生字,你认识几个?如:恫吓、麇集、擢升、褦襶、婚媾、迍邅、舆、榘、闼、霰、觏、榇、厝、雩、魃、褫、赀……

每个生词既然和我们碰面,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应该认识一下,努力记住它,无论下次是否还认识它,但现在必须坦诚相待。


美味的香气从纸上扑面而来



读到几篇关于“食味”的文章,一字一文,娓娓道来,让人看着眼馋,加之想象,竟觉得那香气从纸上冒了出来。文中还有简单而又详实的做法,看完有立刻想去尝试制作的冲动……

我没吃过这样的韭菜篓,读着就很有食欲——“面发得好,洁白无疵,捏法特佳,细褶匀称。蒸出来盛在盘子里一个个地高壮耸立,像是竹篓似的骨立挺拔。馅是韭菜叶去掉,只取细嫩部分细切,拌上切碎了的生板油丁。蒸好之后,脂油半融半呈晶莹的碎渣,使得韭菜变得软润合度……”

像这样的韭菜篓端上一盘,如梁先生所说,你纵然已有饱意,也不能不取食一两个。更何况我都没吃过……

生活中的小事描述得如此生动



一篇《让座》中的一场景,“我尚未完全立起,那老太太早一眼瞥见,作饿虎扑吃状,直扑过来,并且伸出胳臂把我一拨,我险些儿跌到别人的身上去……”这画面感太强,读得竟笑出声来。


我们时常挤地铁,碰到过类似的场景,但绝写不出这样生动有趣的文字。


边读书边自省



读书,和作者一起感受当下的同时,也会反思自己。

关于《看报》:“每天看报有瘾。早晨起来,盥洗完毕,就想摊开报纸看看。假使没有报纸看,这一天的秩序就会大乱,浑身不自在。而且一定要热烘烘的刚从报馆出炉的当天的报纸看了才过瘾。报刊上各种大大小小的贪赃枉法的事件、形形色色的社会新闻,以及五花八门的副刊,都令人开胃醒脾,耳目一新。看完报纸便可心安理得地去做一天该做的事。”

我们早已忘记了读报的感觉。随着手机的普及,虽然新闻唾手可得,但却没了新奇的感觉,看新闻只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且没有耐心看长篇大论的文章,随便翻看一二,应付了事。应付谁呢?应付自己宝贵而又无聊的时光,真是作孽呀。

我们多久没读过纸质报纸了?


关于《利用零碎时间》:“常常听人说,他想读一点书,苦于没有时间。我不太同情这种说法。不管他有多忙,他总不至于忙得一点时间都抽不出来。一天当中如果抽出一小时来读书,一年就有三百六十五小时,十年就有三千六百五十小时,积少成多,无论研究什么都会有惊人的成绩。

我们确实属于那种“想读一点书苦于没时间 ”的人,如果我们把刷手机的时间用来读书,那可不只是一小时的读书时间。好像人人都懂这个道理,但是有几个能做得到呢?下次试着想拿起手机的时候告诉自己,请拿起书!

END

生活哲学
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有它的哲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