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算力需求的黎明已经到来。AI爆发两年以来,海外通过前期的算力积累和模型建设,开启了AI的商业循环之路,这对于国内的互联网巨头来说,意味着大规模部署AI业务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今年以来,国内“豆包”、“可灵”等优秀模型也开始商业化尝试,随着头部模型厂商开始走向放量与商业循环,我们认为,对于中国互联网行业蛋糕的再一轮切分即将到来,而在本轮竞争之中,算力的建设,尤其是自主可控的算力建设,将是一切的先决条件。
GPGPU还是ASIC-先解决能用的问题。近期,博通在业绩电话会上描述了未来ASIC芯片的宏伟蓝图,但对于国产算力来说,我们判断,“能用与易用”的GPGPU将是未来几年的主旋律。相较于GPGPU,当下的AIASIC主流路线虽然纸面效率较高,但是在编译器,生态软件上与国内客户需求的适配度较低。从当下来看,随着国内以“豆包”为代表的大模型应用加速放量,各厂商需要的是能够快速部署,抢占业务入口与用户的通用型算力,也就是GPGPU。同时对于以运营商,地方智算的建设者来说,通用算力代表着更好的用户接受度与投资回报率。长期来看,随着中国AI模型的竞争格局逐渐清晰,头部玩家的业务颗粒度逐渐变大,AIASIC也将在中国找到合适的渗透场景。
中国AI通信,路在何方?随着中国算力加速放量,自主可控的AI通信能力建设也迫在眉睫,我们认为,建设中国AI通信,同海外一样,分为“Scale-Out”与“Scale-Up”两个部分。对于以交换机,以太网为主导的“Scale-Out”网络,核心是具备从芯片到整机自主可控的交换机体系。而对于过去更加封闭和专用的“Scale-Up”网络,我们不应走英伟达NV-Link体系的老路,而是应当学习海外以博通、AMD为主导的“UA-Link”联盟的经验,以及博通提倡的从封装开始的算核标准化互联服务,凭借过往中国电信巨头的网络经验和国产交换机芯片,封装技术的革新,组成适用于所有国产算力的自主版“UA-Link”和算核封装标准。
基建与制造:中国算力的底气!AI算力建设发展至今,已经跳脱了单芯片计算能力的范畴,逐渐演变成从能源,通信到集群的系统性工程。如同航母一样,是对于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考量。虽然在地缘政治下,中国的芯片制程和单芯片能力受到限制。但我们认为,在国产算力建设过程中,我们的基建与电子制造能力将是中国算力最重要的底牌之一。从两方面来看,首先是电子制造能力,中国的数通光模块企业在多轮速率迭代周期中逐渐建立了竞争优势。同时随着连接方案多样化,中国的铜模组,光纤光缆,长距离光模块等也将为AI建设添砖加瓦。第二方面,中国拥有全球最先进的电网设施和充足的电力供应,当下美国AI建设受困于电网容量,不得不寻求如DCI,天然气,小型核电等方式,但中国良好的电力基础,将使得国内在IDC扩容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来源:国盛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