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为研究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包括产业集群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等。这些理论有助于理解普洱市茶产业的形成机制、发展规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普洱市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战略理念,这与可持续发展理论高度契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为普洱市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区域经济学关注区域内产业的空间分布、集聚与扩散等现象。
本文通过分析普洱市及各县区茶产业的区位熵和产业集群特征,揭示了普洱市茶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和区域竞争优势。本文采用了区位熵分析、产业发展水平指数、产业结构合理化及高级化指数多种研究方法对普洱市及各县区2008—2019年的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剖析。通过计算普洱市茶产业在全国或全省范围内的区位熵,评估其茶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和相对竞争优势;利用产业发展水平指数衡量普洱市茶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包括产量、产值、技术含量、品牌影响力等多个方面;评估普洱市茶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高级化程度。这些指标有助于了解普洱市茶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和影响力,可以清晰地看到普洱市茶产业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深入了解普洱市茶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普洱市的茶产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竞争优势明显:普洱市茶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其区位熵和产业发展水平指数均处于较高水平。这表明普洱市茶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2)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从时间序列上看,普洱市茶产业的发展水平逐年稳步提升。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
(3)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尽管普洱市茶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但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仍有待提升。各县区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较大,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优化调整。
(4)提升空间巨大:与国内其他主要产茶市相比,普洱市茶产业在产量和产值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表明普洱市茶产业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作者简介
刘 杰(1986-),男,湖南株洲,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茶叶咖啡种植及产业发展;
单治国(1979-),男,山东兖州,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茶叶生产与质量安全。
基金项目:普洱学院重点科研专项规划项目(2020XJGH05),云南省高校普洱茶工程研究中心。
原文载于
《普洱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
END
普院融媒
来源 | 普洱学院学报
排版 | 余佳芮
责编 | 郭春晓
审核 | 王博喜莉
终审 | 李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