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丹道“性命双修”的秘密原理

健康   2024-10-01 12:53   湖南  






崇尚医道●悬壶济世



1、人无“后天”之强健体质,焉有“先天”之精气?没有“金刚之体魄”,如何修炼证仙之“婴儿””?此理易明也。修真之法,有“性命双修”者,有仅“修命”者,有仅“修性”者,依其“得诀多寡之不同”而有差异。上乘之法乃道家“性命双修”之法,中乘之法乃“修性”之法,修命之法乃“下乘之术”。

2、仅“修命”者,未得真诀,不悟大道,枯坐顽强,日守干锅,假烹假炼,不辨水源清浊,不明采药法度,长期神入气穴,死守不退,神被气包,结成“死丹”一颗。求祛疾延年则可,最多炼至一“鬼仙”而已。民间“得一诀、得一法而修者”,大都属于此类情况。

有“专炼性而不炼命”者,这类修持者得诀不全,即使“修性”亦是性的“浅层次”,修持者静坐有时,究道讲经,穿透世事,涤去人心,复见天心,默证道心,再则存心养性。其修为只是涵养元性,误以为“性光闪现”就是“明心见性”,而不知“收光培神”,不知“调炼元神”,不知“以性入命”“性命双修”。修真之学,实乃“性命双修、神形兼修”之学。如求“修真”大旨趣而归于“正觉”,则必须走“性命双修”之坦途。

上面所举的两种修习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半偏残缺之法,不足取也。

3、“性命双修”之法就是“炼己”和“不漏”的修炼方法。

“炼己”就是“明心见性”,何为“性”?“神”即是“性”,“气”即是“命”。“心”之根为“性”,“性”之根为“神”,“神”寓于“心”,其实“三者为一”,其卦象为“离卦”,其方位属南,其五行属火,火中真液为水。修“明心见性”乃“修真”的第一步功夫。

修命的功夫,就是“不漏”。“不漏”有层次,首先修炼“精不漏”,继而达到“眼、耳、鼻、舌、身均不漏”,而达到“漏尽通”的境界。命即肾也,精也,炼形化精,炼精化气,以“后天”补“先天”之元气。其卦象为坎,其方位为北,其五行属水,水中真元为火,丹材全赖于此。所谓不漏,断淫根也。淫根并非一断就可万事毕,其不御女色,而自起遗精者,就需以法化之。淫心、淫根、淫身三者均须断绝,才能修到“不漏”。不与妻室同房,不过断“淫身”而已,其淫心、淫根犹未断绝也,特别是“淫心”难断。 

从来修真,只此“色”字难断。丹经所谓“断却淫根即是仙”、“不漏即神仙”也。“色”之一字最是难去,愈拒绝而愈深陷其中,“一息犹存,此念不灭”。经云:“食色,性也”。无“色”则路断人稀,种族无法繁衍。“色”之一字,诚为“有之不好,无之亦不好”,“有此不易戒,无此难修道”。“生我之门,死我之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均终于此门户也。盖由“色”生“爱”,由“爱”生“情”,由“情”生“淫”,由“淫”生“棺材”,此乃相连而来。由“情精”顺行生子,传宗接代;由“元精”化为“真气”,育神成仙。常人以“精顺行”与妇人交合而生子,精竭归黄泉,而修道者乃是将此精断绝,不与妇人交合、不漏出阳关,而将此精“尽化元精”,逆行归入已身,龙虎会合而结“圣胎”。其顺行生子者,乃是自己死后,有子孙代其而生;其逆行成仙者,乃不需他人“代我而生”,而是“我代我生”,金身不朽,与大道共存。此乃庄子“生生者不生,杀生者不死”之奥义也。

4、“南派”修真,倡先“尽人道”,后进“仙道”,中年入道,“性”定“欲”平,将“人情”化为“道情”,经“接命法”清修,补漏修爻,入道不难。晚年入道,元气衰败,旧社会为求速效,多采用“栽接法”,今人难有此条件,仍以“接命法”修补为佳,虽稍多费时日,但亦稳妥。“求人不如求己”,免招非议,且“双修栽接”之诀,虽极简不繁,亦难笔之于纸。

青少年入道,以“修性”为主兼及“修命”为佳。青少年世事少经,修真大都是一时性情使然,或偶因失意失志而一时为之,并未“克穿世事”,如修命断精,则恐日后回头之苦也。“不断精修不漏,则难修真实之髓道通”,髓道不通,则难登金仙之殿堂,今人大都以“意通、经络通”误认“周天通”,此大谬矣。无矢志入道者,则难习此法;不习此法,亦难入“性命双修”上佳境界,可不慎乎?  

 “性”修死,“命”修活。死者,乃“凡心死”、“欲心死”也,“心死神活”,道枢掌握也。活者,乃“元精活、元气活”也,“肾固不漏元精活,炼丹药材自家多”也。所谓“降龙伏虎”者,“龙”即指“性”,乃“识性、欲性”也;“虎”即指“命”,乃“肾水、浊精”也。“心定龙归海,情忘虎隐山”。

5、研读丹经,必须注意其深刻的内涵,把握住“阴阳学”贯穿始终。道家学说始终将“可见”和“不可见”的物质囊括于一起论述,研究时切不可“顾此失彼”,只注意到“可见之物”,则丢失了高级的、根本的、实质性的“不可见”本原性物质。

 “执两用中,整体把握”就是原则方法。如果不注意掌握研究方法,则难得丹道和法术的精髓,“理”通“法”随,不如此,则难入修真之门。

6、《易·系辞》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是了性了命。”修真必需穷究“性命之理”,“性命之理”通彻,方能了得“性命”。若“性命之理”不明,认不得“性是何物”,而欲“了性、了命”,岂不是“盲修瞎炼”?修真人必须以生死为大事,然后“穷理性命”之源根,若“一毫道理穷究不彻,则一毫性命做不稳”,知一分,做一分,知的十分,做的十分。

古来祖师大慈大悲,丹经子书,千百比喻,流传世间,欲人人成道,个个了真。其中药物、火候、作用、法则,无不具备。可惜后世学人,或自作聪明,或糊涂冥顽,不自辨识,不费苦功修研,偶有一得,便大肆发挥,胡吹乱造,自创学说,害人误己。亦有人“自己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酸不可耐”,自己没有达到神修境界,便说别人都是假,“古人全是非”。要不就一顶“封建迷信”的大帽子向你罩来,看你能耐我何,如此种种不亦悲乎?纵观当今知名人物中,穷理者众乎?名噪一时的张香玉大师,以“性功”著称于世,为气功热潮作出了较大贡献,功不可没。惜乎“命功”不足,无理论支撑,“过言玄境”,昙花一现,令人感叹。“穷理,尽性、了命”,实乃修真之必由之正路和坦途,劝君勿满足于一法、一技之得,勿仅沉溺于“功法”之中,而应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穷理、尽性、了命,自握“智珠”,则不难进入修真之大门。

7、识心,即“主观意识”,乃是进入修真之门的最大障碍。所谓“明心”,就是要修真人明白这一点,并且修德积善、陶冶性情、修持炼己、涤去凡心,复见“元神真性”。

张紫阳祖师诀云:“盖心者,君之位也,以无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元神之性耳,以有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欲念之性耳。有为者,日用之心,无为者,金丹之用心也。以有为返乎无为,然后以无为而莅正事,金丹之入门也。

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者,气质之性也。元神者,先天之性也。将生之际,元性始入,父母以情而育我体,故气质之性每遇物而生情焉,今则徐徐铲除,主于气质尽,而本元始见。本元见,而后可以用事。”

学人但能护“元神”,则“超生阴阳外,不在三界中”,此见性方可,所谓“本来面目”也。修真之要诀,总纲在制服“凡心、识神、主观意识”。纲举目张,继以“静”之一字为敲门砖,“能静,则金丹可坐致也”。此两点实乃修真入门之要诀。

精、气、神之所以能为我所使用,是因为“心静极则生动”,元精动时,海底自开,“元精”自升直入“气穴”,如一着急,则不升矣,铁门闭矣。“元气”动时,其气自运于天地之间,上不过心,下不过阴,愈久愈足,如一着“意”,其“气”自伏,难觅难寻。“元神”动时,无需指挥,自然由“神气穴”中上升至“心窍”,心中一悸,砰然冲出体外,初时不知其从何而出,从何而入。

8、何谓“见性”?吕祖《太乙金华宗旨》曰:“天地视人如蜉蝣,大道视天地亦泡影,惟元神真性,则超元会而上之,其精气则随天地而败坏矣,然有元神在,即无极也,生天生地,皆由此矣。”

所谓“性”,指“真性”,就是“元神”,就是“本来面目”,若见“元神”,必须先见“性光”,此光乃“真性之光”,是见“真性元神”的基础物质。“元神”乃是“元精、元气、元性”的聚合,“性光”乃“精、气、神”的升华显露,“无光则难觅真性元神”。

   “性光”,有“采观法、送聚法、回照法”等方法凝炼。“采观法”就是“外采入内,见则观之”。光之不足,送入太虚,聚取宇宙之灵能。“回照法”,亦为“回光内照凝练五行,洗魂炼魄以培元神”。

丹道以“精水、神火、意土”为“无上之宝”。“精水”就是指“先天真一之气”,“神火”就是指“性光”,“意土”则为“中宫之地”,就是脐轮后面“虚无一穴”。修炼即以“精水”为基本物质和基础,以“意土”为体,以“神火”为用。

“回光”照于丹田气穴,则五行攒簇,肝所藏之“魂”,心所藏之“神”,肺所藏之“魄”,肾所藏之“志”,脾所藏之“意”,在“真意性光”的统一号令下,凝聚一团,达到“炼魂、制魄、断识、全神”的“炼丹效应”。炼尽阴滓,以返纯乾,消魄全魂,消“阴”制“魄”,以取“阴精”,则“元神阳气”充足,易出窍矣。“元神”之出窍,“光弱者”难以自见,此乃“阴重质量不纯”之故,“光足而全者,历历分明”,可“内观”到“元神”在体内的形成、成长、出窍等全过程。 

必须注意的是“元神”并非“玉神、圣神”,亦不是“金身”,不可混为一谈。“元神”乃“魂中阳精”与“魄中阴精”相合产生的“全新自我信息生命体”,它是修真者成就修真大业的真我。

见“性”之法,有“内炼法”,也有“符咒法”,道家以“内炼”为主,符咒为辅。

“元神”初出,与“识神”并不同步协调,难以控制,也不必控制,时时加持“慈悲心”即可。以“观”为主,所见所到,一定要“重德”,注意“筛选信息”。不必害怕,非此“假死一场”,则难入道门。明心见性,必须明“真我”,“真我”即“元神”,“元神”一出,真可谓“胜券在握”,得诀实修,仙业可望矣。

9、要达到“明心见性”,应先知“收心法”,再言“练静功”。

 “定”其心神,方可言“修真”,“定”则静,“静”则“生”,不但要静中能静,必须做到“动中也能静”。闹处“炼神”,静中“炼气”。所谓“心动”,并非“心真动”,实是“意念动”。所谓“神驰”,并非“元神外驰”,实指“识神外驰”,“识神、意念”乃一物,而“损精耗气”。“意念”的欲望多,识神和意念乃一物,能去此贼,则“真性圆明”。

“不欲”何贪?不贪无求,心如虚空,烦恼妄想,皆不为累,再加“炼气”,则“明心见性”可致。白玉蟾宗师云:“参玄宗不难得手,难从性宗参入,如从此入,便得渊源,倘行错路径,则如虚空寻迹,披水觅路。”白师乃“南宗”五祖之一,此一言切中“性命双修、由性入命”的要害处,谁云“南宗”修“命”不修“性”?

“由性入命”,“心”宜虚空,“神”宜安定,能使心不动,便可立“丹基”。以“养心”为主,心“动”神疲,心“定”神闲,“疲”则道隐,“闲”则道生,胸次浩浩,乃可载道。

“收心”当知“俭”之道:俭于“目”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气”,俭于“事”可以养“心”,俭于“欲”可以养“精”,俭于“心”可以出生死,是“俭”为“万化之柄”。俭于“心”乃修真了道的大关键。

10、“制心”当明“内、外三关”。 

“内三关”,“性”不迁“情”,“气”不化“精”,“神”不外驰;“外三关”,耳不淫听,目不妄视,口不欺心。 

修道之心应如“金玉之坚”,只有这样始能度一切烦恼、一切困难,而全身心归于大道。  

修真人应“慈悲为本”,修德、守德为基,道功为根。

酒、色、财、气均需“戒绝”,古人谓“酒色财气,乃水火刀兵”,是修道人的“四大魔关”,不能降此“四魔”,则无需修仙。须知“房屋是量人的斗,娇妻是渡客的船,财帛乃流通之物,儿女是眼前的冤”。修真者不可贪钱财,自足安贫知乐。

随喜转发,功德无量




活着,就是最大的福气;

快乐,就是人生的目的。

余生很贵,珍惜时光,让自己活得从容和淡然;

生命很美,活出诗意和精彩。

人生路上,有健康快乐相伴,就是完满。


       ——【雅句】






    让智慧和慈悲永不止息!

  



崇尚医道 ☯ 悬壶济世

尚道堂
宗以崇尚道德,文化兴上;旨在悬壶济世,广利大众。重在服务生命之美!融工商、文化、教育、道医、养生、农林为一炉,集官、产、媒、学、资为一体,塑造品牌,创新模式,推崇道德。愿中华崛起,道德振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