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高值耗材集采96%企业中选!医保局称发挥了医保战略购买和结构调整功能

财富   2024-12-20 13:08   北京  


12月19日,最新一轮高值医用耗材国家带量采购结束,涉及人工耳蜗和外周血管支架两类医疗器械产品。据悉,这些产品之前价格都在数万元、甚至十万元以上。现场国内外企业都有参加报价,其中5家人工耳蜗申报企业全部中选,外周血管支架24家企业报价、23家有产品中选,企业中选率达到了96%、产品中选率超过90%。

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司长丁一磊指出,本次耗材中选价格总体符合预期。国家医保局探索推进医保基金与企业的直接结算,提高医用耗材采购资金回款率,惠及广大医药企业。


外资企业拉开阵势抢报最低价

记者注意到,本次集采中,人工耳蜗产品的降价最大,平均价格从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拉开大幅降价序曲的不是国内企业,而是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在现场报出了全场最低价,这让所有的人出乎意料。

奥地利美迪乐医疗公司人工耳蜗报价4.6万元,国产品牌诺尔康公司报价5.1万元。外周血管支架品类中,美国康蒂思公司的产品报价2280元/个,雅培公司的下肢动脉支架和非下肢动脉支架报价2793元/个,都大大低于国产品牌的报价。

记者注意到,在所有4个组别(人工耳蜗及3个外周血管支架组)均由头部外资企业以第一名中选。美迪乐医疗、美国领先仿生、澳大利亚科利耳、美国康蒂思、柯惠、雅培、波士顿科学、德国百多力等全球知名外资企业的产品中选。

“人工耳蜗的5家企业全部中选,最低价是临床用量最大的进口产品。外周血管支架类产品中的主流产品全部中选。最低价全来自于进口产品,这体现了外资企业支持中国医疗健康保障事业。”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保研究院院长助理蒋昌松说。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江滨表示,美迪乐等外企积极配合集采,低价中选后可以很好地稳定现有的市场份额,也能尊重原有的临床习惯,对企业未来新品种的引入和多元化运作也有帮助。

降价——二次报价“复活”中标

与过去不同的是,这次集采调整了规则,加大了企业的降价压力,但也给予企业二次报价的机会。为引导更多企业中选,兼顾患者使用需求,本次集采增设了“复活”机会。

过去,企业没有中标就没有希望了。这次国家医保局在中选规则上进行了细分,按照“入围中选”、“入围未中选”、“复活中选”三种规则确定中选企业。这不仅提升了价格竞争的强度,还保障了市场供应能力。

“规则一未中选企业,可按照规则二、规则三再次报价中选,其中规则三为复活规则,让想中标、有诚意的企业中选。”江滨说。

一家企业工作人员在现场告诉记者,自己不太熟悉这个规则,看来想要市场还是需要降价。

澳科利耳公司是全球人工耳蜗的领先企业。在第一轮报价中,公司报价5.7万元。但开标后显示该公司报价太高,没有中标没有入围。一小时后进行第二轮报价,该公司报价5.5万元,产品中标。

先健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生产外周血管上市企业。该公司在下肢动脉支架第一次报价时为5865元,也没有中标、没有入围;第二次报价时降价至3282元中标。

图为招标现场。记者 曾亮亮 摄

记者注意到,在首轮报价结果公布后,多家未中标的企业充分考虑后,选择了第二次报价。在二次报价结果中,人工耳蜗企业诺尔康、澳科利耳公司通过降价中标;外周血管支架品类中,波科、巴德医疗、先健科技、心脉医疗等公司部分产品降价纳入集采。

发挥了医保战略购买、结构调整功能

现场多位专家表示,“10万卖1个和1万卖10个,效果是一样的”,外资企业以价换量。对国产企业来说,集采保证了他们的原有存量,销售费用还大大节省,集采至少能给企业省50%-60%的营销成本。

“产品中选后可直供全国医疗机构,摆脱渠道销售旧模式,释放新动力,助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国家医保局相关人士表示,集采发挥医保战略购买的总量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功能,为更多新药、新耗材、新诊疗项目进入临床应用创造条件,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培育医药发展新动能。

上述相关人士总结说,本次集采坚持稳中求进,聚焦“稳预期、稳临床、优供给、促增长”多重目标。

一是稳预期,本次采购周期为3年,通过3年稳定的采购量帮助中选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市场预期。

二是稳临床,临床常用内外资主流品牌基本中选,稳定临床使用。

三是优供给,对功能较强、使用更方便的新一代产品按一定比例适当加价,支持创新产品进入临床。

四是促增长,随着人工耳蜗和外周血管支架虚高价格空间去除,将提升临床可及性,有效推动听障人群等患者需求释放,促进行业发展增长。

据悉,国家医保局要求,2025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前后落地人工耳蜗中选结果;外周血管介入类耗材因其型号多、长短及粗细各类组合多、备货周期长,拟于2025年5月落地实施中选结果。

同时,医保部门将推进医药机构与集采中选企业在医保信息平台上的统一结算,在此基础上,探索推进医保基金与企业的直接结算,提高医用耗材采购资金回款率,惠及广大医药企业。




记者:曾亮亮 张建新 关佳浩 邓林如
来源:经济参考网

推 荐 阅 读



经济参考报
《经济参考报》是新华社主管主办的重点报刊,《经济参考报》突出高端财经以及参考性,追踪重大热点财经新闻、透视和解读重大政策、重大事件和重大趋势,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权威、实用、高水准、高价值的思想和决策参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