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法院2024年亮点工作

政务   2025-01-21 11:35   青海  



2024年来,祁连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开展“质效双优”竞赛活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司法服务,强化队伍建设,为祁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司法保障。






聚焦守正创新 

答好公正效率“主题答卷”



提升网上立案效能

一是运用容缺受理机制。对立案所需材料较多,手续或材料有瑕疵的,充分利用容缺受理机制,当事人立案后及时补充提交。安排专人对当天线上立案情况进行梳理、盘点,逐人逐案排查审核,确保无疏漏、无遗漏,保障网上立案率持续提升2024年祁连法院网上立案719件,网上立案率70.9%。

二是努力缩短立案时长。实行在线服务“一网通办”,设立自助立案服务区,完善当场立案、网上立案、容缺受理、自助立案、跨域立案相结合的便民立案机制,实现诉讼服务“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涉营商环境案件当天立案、当天分案,平均立案耗时0天。

三是推动案件网上缴费。大力推进诉讼费网上缴业务,简化缴费流程,完善网上诉讼服务一体化办理,提升涉企涉民纠纷案件缴费效率,为诉讼当事人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的诉讼服务体验。2024年祁连法院网上缴费案件为650件,线上立案、网上缴费率均高达75%



保障电子送达率

在案件立案、诉讼过程中积极引导诉讼参与人优先选择电子送达方式,并向其讲明电子送达的相关法律规定和便捷之处。二十四小时内对当事人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对未接收电子文书的当事人,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告知其查收文书或进行二次送达诉讼材料,确保电子送达的成功率和时效性,真正发挥出了电子送达的‘秒送’功能。2024年祁连法院电子送达率83.6%。



强化审判监督管理


一是强化“四类案件”监管。由一把手”牵头抓,明确立案庭、承办法官、审管办、院庭长四类发现主体,加强源头管控,精准识别、主动汇报,确保对“四类案件”的监管达到权责明晰,公开透明的工作要求。分管领导监管率100%,庭长监管率100%,法官反馈率为100%。

二是提升文书质量。深入推进裁判文书“零创”行动,率先在全州开展裁判文书低级错误评查活动,完善制定了《祁连县人民法院裁判文书制作指引》,明确裁判文书的格式和标准,要求法官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努力做到“辨法析理、胜败皆明”。2024年,祁连法院文书差错率呈现逐月下降态势,位于全州前列。



引入“案外人担保”机制

在民事案件调解过程中,常因债权人怀疑债务人的还款能力而致使调解方案难以促成,在此情况下,若有资产实力的案外人能够为债务人的还款提供担保,将极大地打消债权人的顾虑,督促债务人履行义务,促进案件高效化解。引入“案外人担保机制”,通过法院主持调解,案外人提供担保的形式,有利于更快更好地促成案件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持续推进诉源治理

一是优化诉前调解团队。充分发挥特邀调解员的积极作用,为特邀调解员提供经费保障,选任了4名有调解经验、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退休村干部、退休法官等身份的特邀调解员,成立了专门的诉前调解团队,对适宜调解的案件进行诉前调解,2024年诉前调解案件数为825件(司法确认389件,自动履行268件,和解127件、确认后履行54件),诉前调解成功率达到68.3%,截至目前,祁连法院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稳居全州第一。


二是聚力化解矛盾纠纷。努力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将默勒法庭设为巡回办案、法治宣传、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开展的驻点场所,针对牧区诉争焦点,使婚姻纠纷、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调处成功率保持在60%以上。选派优秀骨干力量融入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制定科学有效的调解措施,快速有效化解矛盾,共解答群众各类咨询70余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16件。最大限度将纠纷止于诉前。


三是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在辖区东西两线设立“巡回审判点”(即峨堡镇、央隆乡巡回审判点),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联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今年以来,共开展巡回审判56次589件。


四是推进法官三进工作。积极融入全县“千岗万哨”基层治理模式,主动参与“无诉讼”村(社区)建设,全院法官及法官助理进入全县7个乡镇网格群,开展法律咨询65次、指导调解纠纷19件,通过线上线下及时关注各类法律问题并指导人民调解有效开展工作,推动基层治理工作不断完善。


五是进一步优化司法环境。将送法进村(社区)作为践行“枫桥经验”、落实司法便民要求的举措之一,多方式多举措对群众进行“问诊式”的法治宣传和纠纷答疑,努力引导群众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共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和志愿服务32场次,接待咨询群众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了诉前阶段,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21




维护胜诉人合法权益


一是扎实开展专项行动。将执行工作上升到“一把手”工程高度来抓,连续开展“涉民生、涉金融”集中执行专项行动,有效防范化解全县系统性金融风险。共执结涉民生、涉金融类案件21件,实际执行到位126.8万元。深入开展“终本出清”专项攻坚行动,执结恢复终本案件58件,共计查封房产土地8宗,拍卖房产土地2宗,查封车辆28台,限制高消费133人次,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1人次,强制拘传56人次,司法拘留5人次,集中公开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批92人次。充分发挥府院联动优势,年底一次性执结长达十年之久的涉某矿业公司系列终本案件7件,执行到位金额1293.80万元有力推动“终本出清”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切实维护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建立执行案款“日提醒”制度。设置执行案款专管员,每日向执行员推送案款到账情况,督促承办人及时、规范发放案款。今年以来,除法定延期发放案款的情形以外,无超期案款留存。

三是推进“执行担保”制度落到实处。通过在在执行过程中引入案外人担保,给被执行人一定期限让其自动履行。若期限届满,被执行人仍未能履行还款义务,则直接执行担保人财产。今年以来,以“执行担保”措施执结的案件12件,均顺利执结完毕,执行到位36.73万元。

四是坚持“立审执”一体联动,减少执行案件增量。对于以诉前调解和民事调解结案的案件,督促被告当庭履行,防止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对于没有能力即时履行的被告,由承办调解员或法官负责督促被告履行给付义务。与去年同期相比,首执案件同比下降4.15%,首次实现负增长首执案件终本率、实际执结率、法定期限内办结率等多项指标均位居全州前列。





聚焦强基固本 

答好队伍建设“忠诚答卷”



坚持强化政治建设筑牢政治忠诚

一是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法院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是抓实党纪学习教育。以突出“关键少数”领学作用、发挥党支部“研学”作用、引导党员干警“自学”作用。党支部组织学习研讨2场次,开展以案促改、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红色研学馆等各类活动6次150余人次。党组书记、党支部书记分别围绕解读解释《条例》为党员干警讲授党课3场次。以严明的党纪抓好审判管理、队伍管理,不断推动审判工作提质增效。



坚持严管厚爱锻造清廉法院队伍

一是持续推进正风肃纪。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把作风建设作为长期任务,加大审务督察和日常监督力度,深入推进、常抓不懈。狠抓赋能减负,贯彻落实中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严控会议数量、时长,纠治文件篇幅过长、照搬照抄、缺乏务实管用举措等问题,持续把为基层减负做深做实。
二是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专项整治等活动,全面抓好警示和纪法教育。严格落实“三个规定”要求。落实如实填报记录工作,做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
三是提升干警综合素质。组织参加上级法院政治轮训及各类培训35期80余人次。完成法院三类人员职级晋升、推荐任命领导岗位等20名,中层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知识层次明显改善,干警干事创业精气神、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

凯歌高奏辞旧岁,豪情满怀迎新春!2024年,祁连法院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锐意创新、砥砺前行,坚实践行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使命。2025年,新的司法篇章已经开启,我们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保持勤勉尽责的本色,深入落实“抓前端、治未病”理念,立足辖区实际,延伸审判职能,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用实际行动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来源:综合办公室

审核:冶梦蝶



祁连法院
法院动态、法制宣传、法律服务
 最新文章